5.19《兰亭集 序》教案(沪教版第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9《兰亭集 序》教案(沪教版第六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8 19: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十一、《〈兰亭集〉序》
上海市复旦中学 苏 箐
教学目标:
1、了解序文的特点和文章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习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进一步掌握其基本概念及运用。
2、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说明:
《〈兰亭集〉序》是千古传诵的美文。其美在书法,在行文,在意韵,在情感。学习本文,既要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必要的文言知识,又要能让学生体会其中之美,这决定了本文教学目标必须文道兼顾。作为文言文,语文疏通是必要的,但已经到了高三阶段,更要注重学生自我联想,比较,质疑能力的培养,这在教学目标中必须有所体现。本文属于写景抒怀之作,作者以极简省的笔墨,创设一种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以及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空灵的意境,这要求我们从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进而体会本文“写景”之美。再则,文章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进而阐述了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充满了“哲理” 之美,这也是本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语言、思想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把握好以上三个方面,才能真正教好这篇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景”、“情”、“理”三者关系,认识作者如何把它们有机组合在一起的。
2、难点: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悲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说明
本文虽然是书序,但作者并不是只是简单地介绍成集的原因,而是在文章中倾注了极强的个人意识,王羲之把自我对于人生、时政、生死的感叹都融合在这文本中,这也造成了历来对于文章的第二、第三两节所表现思想的多义解读。因而在教学中,要立足于文本,从文章的“景”、“情”、“理”入手,结合作者当时的生存背景和思想意识,对文本作出尽量合理的解读,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这是此文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文本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疏通 1、结合预习,把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整理出来分成四组。同时学生也分成四组,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和阐述。建议:第一组:序言知识、兰亭、兰亭宴集、《〈兰亭集〉序》、王羲之等一些文化概念以及写作背景;第二组:第一节中重点的文言知识,天干、地支记年的方法,“修禊”、“流觞曲水”等文化常识;第三组:第二节中重点的文言知识,以及第二节中引用的《论语》、《庄子》;第四组:第三节中重点的文言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先是组内交流,再是组与组之间的交流。3、设计巩固性练习,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1、要求各组成员都自主完成分到的内容,然后进行组内交流,精简,提炼出主要内容。2、进行组于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达到疏通文本的基本要求。3、通过老师的巩固练习,检测自主学习的成果。 作为高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通过知识点的的细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进行学习。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这对于他们的语文能力提升是有帮助的。
把握本文“景”与“情”之间的联系 通读第一节,讨论以下的问题:1、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2、在第一节里写了哪些的“景”?这些景蕴涵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节末写到“信可乐也”。本节中“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默读第一节,分小组讨论,派代表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来发表意见。1、(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事由:“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6)感受:“信可乐也。” 2、文中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作者用极少的笔墨,极写山高、林茂、竹修长,水清、流激、映兰亭的和谐之美。魏晋时期,思想界崇尚老庄,高谈玄理,在山水描写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清淡空灵的意象美。3、1)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聚会地点的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聚会时的活动高雅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聚会时天气舒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分组讨论,以期达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3个问题设计围绕着让学生理解本文“景”与“情”之间的联系展开
体会作者“情”的变化线索 (此环节的教学方式,可以沿用第2环节中的讨论方式,也可以用自由发言的方式。)1、第一节末作者的情绪是“乐”,在第二、三节里作者的情绪有何变化?2、作者这种情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默读第二、三节,圈画关键句子。1、乐—痛—悲—感2、从文本分析:作者写景记事,意在抒情。人在自然美景面前产生生理上的一种快感,是一种比较浅的感官享受,所以作者感到“信可乐也”。但人之相与,欣然所遇,事过境迁,感慨万千。由此及彼,不难想象,人之一生,修短随化,终归于尽。面对无奈的死生,孰不觉其痛哉!这种生命的感悟,表面看来与前文之乐截然相反,其实,这正是由耳目之乐联想到了人世间的一切快乐以及快乐后的深沉感慨。第三段先言“悲”,后抒“感”。“悲”不是简单地对前面“死生亦大矣”的痛感的强调,而是对人类永远无法超越的认识上的局限性而感到悲伤。具体说两层意思: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兴感之由与自己能如同符契一般相吻合,因此只能临文嗟悼,叹息不已;明知古人崇尚的老庄思想中视生死为同一是荒诞和虚幻的,可后人依然会和今人有同样的感慨。 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以及情绪变化的合理性,为文章主旨的理解打好基础。
理解“情”中蕴涵的“理” 理解第二、三节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讨论:为什么作者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在本文中的生死观是消极还是积极的? 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了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虚妄的。文章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如,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作者虽然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在理解“景”、“情”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理趣”之美间。
拓展理解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结合课文及上述评价谈谈你对生、死的看法。 朗读第二、三节 思考、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拓展文本解读的空间,与以前学过的阐述生、死的文章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作业 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基本内容把第一段改写成300字左右的散文,注意景,情的一致,意境的突显。 课后成文,在小组间交流 学写结合,进一步理解文本。
思路点拨:
这篇文章还可以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文章的文字之美中。本文第一节体现记叙文字言简意赅,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第二、三节则品味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特点。如果改变其中的词语就起不到这样的效果,从而品味作者的文字之美。
练习: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扇轻航。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像,安复觉彭殇。
——谢安《兰亭诗》
把谢安这首《兰亭诗》和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王羲之的《兰亭诗》做比较,分析其异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