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影响:“遣唐使”到中国。他们把中国的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者、僧人、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观看阿倍仲麻吕的故事)(一)日本主动向中国学习——遣唐使什么是遣唐使?随行的留学生,如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归航受阻,留唐官至秘书监。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遣唐使的代表---阿倍仲麻吕遣唐使的影响一、遣唐使
方 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影 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目 的: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时 间:唐朝时期唐朝和日本的位置关系大唐东海太平洋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前后有19次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遣唐使印(一)唐朝对日本制度的影响(二)唐朝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唐 长安日本 奈良(三)唐朝对日本文字的影响平假名:由汉字草书演变而成。
片假名:由汉字楷书的偏旁演变而成。
真 名: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四)唐朝对日本服饰的影响(五)唐朝对日本货币的影响唐朝的“开元通宝”日本的“和同开珎”六次东渡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被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第一次唐玄宗时期(742年)第3次因官府出面阻拦,第四次因弟子的好心阻拦。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船出长江口,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第二次(743年)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第五次(748年)第三、四次第六次(753年)754年,终于到达日本。时年66岁。763年,逝世,安葬在唐招提寺。鉴真坐像鉴真坐像(一)日本主动向中国学习——遣唐使(二)中国主动帮助日本,传播文化——鉴真东渡鉴真东渡路线图二、鉴真东渡鉴真贡献1.地位:
2.贡献:
二、鉴真东渡鉴真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1)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主持兴建的,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强胜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流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真假玄奘玄奘之路数字玄奘谈谈你所了解的唐僧玄奘,俗名陈炜,13岁出家,他认真研究佛经后,发现佛经中许多说法不一,于是决定前往西域,求取真经。数字玄奘真假玄奘玄奘之路真假玄奘玄奘之路数字玄奘西游 19 年
带回 600 多部佛经
翻译 1300 多卷经书
写成1部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记》
记录 100 多个国家的情况
玄奘贡献(1)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携带一大批珍贵佛学典籍回到长安。
(2)《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走出去引进来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形式多样化遣唐使:官方行为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民间行为形式多样化想一想从鉴真、玄奘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的精神品质?
坚持不懈理想坚定不畏困难……能力提升:基础条件三、玄奘西游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繁多的原因1. 国家安定统一,政治制度先进。
2.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3. 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4. 对外交通发达。
5. 科技文化领先世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遣唐使经过:6次东渡,754年抵达日本时间:唐玄宗时期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时间:唐太宗时期经过:到达天竺,带回佛经影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时间:唐朝时方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以史为鉴1. 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2. 提升自我,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3. 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传播中华先进文化,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 唐朝时,大食(阿拉伯)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40多次。大食商人来中国,贩卖珠宝、香料和药材等。不少在唐朝定居,他们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当时长安、广州等地都修有清真寺。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