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及其条件
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物质必须为可燃物,具有可燃性;
需要与氧气(空气)接触;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为该物质的着火点;着火点为该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灭火中,不能表达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应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自燃:一些可燃物在空气中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聚越多,温度就会越来越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就会发生自燃现象;如白磷一般保存在水中。
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灭火与燃烧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灭火时,只需要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条件 灭火原理 应用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分离 关闭天然气阀门,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
与氧气(空气)接触 隔绝空气/氧气 油锅起火盖上锅盖,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温度达到着火点 使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 用水浇灭,嘴吹蜡烛
灭火的注意事项
电器或者电线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着火时,不可用水灭火,应选用二氧化碳灭火;
油和气引起的失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油和气的密度比水小,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当室内天然气、液化气、煤气泄漏时,室内会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中不能打电话或者打开换气扇,防止产生电火花引发爆炸,此时应先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前提下,查找原因;
注: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但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例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都属于物理变化;
房屋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否则会增加氧气含量,使火势更凶猛;
(例)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C
(例)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B.?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答案:C
火灾自救及逃生攻略
迅速找到安全通道,不要乘坐电梯;
火灾时,上层空气中含量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
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使人窒息,因此最好用温毛巾捂住口鼻;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逆风逃跑,顺风更容易被火烧伤,发生危险;
(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B.?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答案:D
(例)下列有关燃烧叙述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B.?用水来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只要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在水中也可以燃烧
D.?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答案:C
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内在因素:可燃物自身的性质;
外在因素: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蜂窝煤) ②氧气的浓度(例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既有放热现象,又有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一切燃烧反应;
吸热现象: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木炭还原二氧化碳;
化石燃料的利用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特点:
(1)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
(2)都具有可燃性,化石燃料一般不是直接作为燃料来使用,会造成能源浪费,也会造成污染;
煤焦炭,煤焦油,煤气;
石油汽油、煤油、柴油
天然气:存在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沼气:瓦斯,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点燃时,产生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热;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产生空气污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汽车燃烧柴油、汽油后生成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乙醇:(酒精)
氢气:最清洁的理想能源,但因为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不能广泛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