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
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名称 溶质 溶剂
石灰水 氢氧化钙Ca(OH)2 水H2O
盐酸 氯化氢HCl 水H2O
碘酒 碘I2 酒精C2H5OH
(4)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5)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例)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70mL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答案:碘;酒精;白磷;二硫化碳;硫酸铜;水;酒精;水
(例)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
答案:B
(6)溶液的用途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在实验室或者化工生产中,常常把能够发生反应的固体配置成溶液来使用;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如动植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的;
3、医疗上使用的多种注射液都是溶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7)注意事项:
1、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2、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说明物质分子之间有间隔)
3、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是透明的,注意透明和无色是两个概念。
4、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5、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为水溶液;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剂,例如汽油溶解油脂,酒精溶解碘;
6、溶液不一定都为液体
(例)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溶液一定都是液体
答案:A
(例)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A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时,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因此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如;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如;
(例)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形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
?生石灰????????????????????????????B.?硝酸铵????????????????????????????C.?活性炭????????????????????????????D.?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B
三、乳化现象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悬浊液静置后沉淀)
(3)乳化现象
洗涤剂能够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能够水水流动,衣服、餐具上的油污能够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冲洗掉,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中常见的洗涤剂:肥皂、洗洁精等;
(例)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
答案:A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例)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______.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液的浓度?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答案:(1)甲(2)②④
固体的溶解度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固态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含义
已知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其含义是指该物质在该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通过溶解度,可得到在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即: 溶质:溶剂:溶液= 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g);
影响固态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如20℃时,的溶解度为31.6g,而的溶解度为36g,造成溶解度不同的原因就是与两种溶质自身性质的不同;
外部因素:温度。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概念已经规定了溶剂的质量为100g,所以只与温度有关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达到溶解的最大限度;受温度影响,必须指明温度;
浓溶液与稀溶液: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量的多少;与温度无关;
联系:①溶液的饱和与否与溶液的浓与稀没有必然的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饱和,稀溶液不一定不饱和;
②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同种溶剂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注意事项
(1)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的,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物质A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A,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比如B等等。
(2)区分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标准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溶液中,饱和溶液最浓。
(3)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转化要注意氢氧化钙的特殊性。
(例)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D
5、溶解性与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g(20℃)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分类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举例 、 、
6、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情况。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此时的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
溶解度;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例)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填“甲”或“乙”);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__?(填“M”或“N”);
答案:(1)甲;不饱和(2)N
(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填“A”或“B”);
(2)T1℃时C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3)T2℃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T2℃时将4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答案:(1)B(2)43g(3)A>B>C(4)饱和
结晶
结晶的概念
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做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结晶的方法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态物质;如(海水晒盐的原理);在尽量不改变温度的前提下, 通过蒸发溶剂,是固态物质结晶;
冷却热饱和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态物质,如;通过改变温度,是固态物质溶解度迅速下降,从而析出大量晶体;
结晶法分离混合物
结晶法常用语分离或提纯可溶性固体混合物,如图所示,甲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①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法提纯得到甲;
②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乙;
(例)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
答案:B
四、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
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气体体积,叫做这种气体的溶解度;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1)内因:气体本身的性质;
(2)外因:
温度: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例如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压强: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例如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例)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出水面呼吸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答案:C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概念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x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x 100%
(例)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B.?图乙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丙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B
(例)某一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在下列操作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A.?降温,使其达到饱和??????????????????????????????????????????B.?温度不变,加入10克水
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D.?温度不变,加入食盐晶体使其达到饱和
答案:A
(例)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答案:D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固体配置溶液(以配置氯化钠溶液为例)
计算:计算所需溶质NaCl和溶剂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计算出溶剂的体积;
称量: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溶质的质量;
量取:使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溶解:把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得氯化钠充分溶解;
装瓶保存:把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明药品名称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朝外;
用浓溶液配置稀溶液
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和水的体积;
量取:用合适的量筒量取浓溶液和水的体积;
混匀:将量取的浓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使溶液均匀混合;
装瓶保存:把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明药品名称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朝外;
(例)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80g???????????????????????????????????B.?100g???????????????????????????????????C.?200g???????????????????????????????????D.?280g
答案:C
(例)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答案:D
(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 A放入100g水中形成150g A的饱和溶液
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答案:D
(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下列图像关系最接近事实的是(?? )
A.???????????B.? C. D.
答案: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