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1.认识“呈、雕”等八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住在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里:这里的温度和空气正好适合生命的需要;这里四季循环,生命周而复始;这里,每一天都有不计其数的美向我们展示出来;这里的事物尽情释放自己的美丽,然后消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们奇妙的世界》,去用心体会世界的美好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小组内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出示生字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呈、润、乘”,前鼻音“幻、剑”,后鼻音“芒、通、型”。
(2)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①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②反馈学生自主书写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③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④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乘、诱”进行范写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学生全班交流。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看看我们的世界有多么奇妙。(板书:我们奇妙的世界)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课文2—8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2—8自然段,思考:
(1)画出总起句。(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都是我们平常见过,是很普通的事物。)
(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
2.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4.填空,再回答问题:(出示)
(1)有时,云彩在( )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 )一样,呈现出( )形状,告诉我们许多美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
(云彩有的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说像羊在低头吃草……)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 ),( )我们的脸。(出示)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浅水洼的有趣、奇妙)
(二)自由读课文9—16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第9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
(有春天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日、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让我们感到奇妙。)
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颜色、形态)
5.全班交流。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7.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出示)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找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预设:“它们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把“水柱”比作“锋利的刀剑”。
预设:“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把“小水滴”比作“珍珠”。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升华)和意思(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2.结合课后第2题设问:这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照应)
3.教师点拨写法: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四)小结:你觉得这篇文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气温下降,绿色的树叶会变成金黄色的,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出现彩虹;水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颜色;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可以散射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其实,只要我们多注意周围的环境,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么美妙,多么奇妙。
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中:太阳、云彩、雨点、星星
大地上:一年四季景色变幻
奇妙的事物,用心去寻找
热爱生活 寻找美、享受美
整节课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老师只是一个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就要有选择地读和讲。本课教学中注意引导了学生抓住重点句段阅读。较难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探讨,同时教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