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1.认识“耕、翼”等4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2课时
关于寓言故事的相关故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认读字词。
1.同学们,寓言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用简练的语句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能从《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学习课文,找一找答案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
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文言文寓言,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守株待兔的。
(1)板书课题。
(2)提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师随机正音。
预设: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后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得快?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6.学习第五句。
(1)他一直这样等,有什么收获吗?
(2)课文中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读出节奏感。
二、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2.兔子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三、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背诵课文。
2.拓展阅读《南辕北辙》。
四、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守株待兔
捡?等?空
一无所获
这篇文言文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语句进行理解,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串起整个故事,形成整体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时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对寓意也有了清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