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
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咏梅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咏梅
词的题目
词的题目
苏轼: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水。66666~
苏洵 苏辙 苏小妹
黄庭坚 佛印
阿兄门外邀双月
小妹窗前捉半風
秃驴何在?东坡吃草!
水流东坡诗 狗啃河上骨
苏洵
苏辙
苏小妹
阿兄门外邀双月
小妹窗前捉半風
黄庭坚
佛印
水流东坡诗
狗啃河上骨
秃驴何在?
东坡吃草!
新课导入
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
【乌台诗案】
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品析诗文
上阕写深夜院中所见,选择残缺之月,稀疏梧桐,滴漏,人静、幽人、孤鸿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凄 的氛围,为幽人、孤鸿 的出场作铺垫。
“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
其实是词人 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
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
凄冷、寂寞
幽人、孤鸿
内心孤独凄清寂寞的反映
残缺之月
稀疏梧桐
漏断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
2.“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
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
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课堂小结
柳宗元被贬:
愤懑、孤凄、悲凉、哀伤自怜始终
苏东坡被贬:
初愤懑、孤凄、悲凉、孤高自许
后《记天承寺夜游》里还表现出豁达乐观
愤懑、
孤凄
、悲凉
哀伤自怜始终
愤懑
孤凄
悲凉
孤高自许
后《记天承寺夜游》里还表现出豁达乐观
贬官都是“粪姑娘”?
卜算子·咏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知人论世
赏析词意
1.这首词上阙写环境,写这些环境有什么作用?
上阙
意象
梅
驿外断桥
黄昏
风、雨
梅
驿外断桥
黄昏
风、雨
(野梅)孤独、寂寞
荒凉、破败
惆怅、萧瑟
凄凉、惨淡
烘托
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
2.这首词下阙写品格,体现哪些品格?由梅到人,到精神品质,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孤傲高洁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矢志不渝
梅
人
托物言志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环 境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品 格
(凄凉的境遇、愁苦之情)
喻陆游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的政治打击。
陆游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
陆游即便粉身碎骨也还要坚持四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当权的投降派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