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河中石兽》课件 (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河中石兽》课件 (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6 15:29: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5张PPT)


河中石兽
纪 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达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同学们,这个楚国人按照这种方法能找到自己的剑吗?(不能!)他要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剑呢?(马上从剑掉下去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那如果是一尊很大的石兽掉到水里,过了十多年后,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这尊石兽呢?(石兽掉下去的地方?下游?上游?)如果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就一起来认真学习《河中石兽》这篇文章吧!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名片
背景链接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纪昀因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他于沿途积极与当地人交流,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奇闻逸事,写了不少作品,后整理成册,即为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河中石兽》即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文体知识
gān

zhào


fèi
yān
niè
xué



河干



铁钯
木杮


坎穴
溯流
臆断

字词正音
字词检查
渐沉渐深耳( )
尔辈不能究物理( )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今义:听觉器官,耳朵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门学科
字词检查
古今异义
阅十余岁( )
是非木杮( )
盖石性坚重( )
但知其一( )
古义:经过,经历 今义:阅读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词,是
古义:连词,表原因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字词检查
古今异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其反激之力( )
一老河兵闻之( )
介词,被
动词,成为
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结构助词,的
求之地中( )
代词,指石兽
以为顺流下矣( )
众服为确论( )
动词,认为是
同“以”组成一个词,认为
字词检查
一词多义


如是再啮( )


是非木杮( )
介词,像
指示代词,这(做主语)
如是再啮( )
代词,这样
如其言( )
介词,按照,依照
字词检查
一词多义
棹数小舟(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名词作动词,划(船)
动词作名词,洪水
字词检查
词类活用
省略句
一讲学家设帐( )寺中( )
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在”
求之( )地中( )
省略介词“于”,相当于“向”
如其言,果得( )于数里外( )
省略宾语“之”



字词检查
文言句式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为……,表被动,译为“被”
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
介宾短语后置,应为“当于上流求之”
字词检查
文言句式
整体感知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阅读课文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整体感知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 兽并

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
十余里无迹。
靠近
河岸
倒塌
一起
经过,经历

募集
寻找
终了,最后
船桨,这里名作动,划船


“于此”,在这里
认为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整体感知
译: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中,(门前)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有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整体感知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 之笑曰:“尔辈不能究
物理,是非 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 为 确论。
讲馆教书
听说
代这件事
你们
探究
事物的道理
不是
怎么


埋没
颠倒,错乱
动作名,指洪水
代石兽
罢了
信服

认为
正确的言论
寻找
整体感知
译: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削下来的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坚硬沉重,沙的特点是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子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很信服,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言论。
整体感知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代讲学家的话
大凡、凡是
大概因为

成为
坑穴

它的

代石兽

侵蚀、冲刷
像这样
停止
于是
逆流
整体感知
译: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大概因为石兽的特点是坚硬沉重,河沙的特点是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洞。(沙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
整体感知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本来
依照
他的
既然这样,那么

主观地判断

······的情况
整体感知
译: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颠倒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整体感知
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第1段先写石兽落水,再写十多年后寺僧准备打捞。第2段写讲学家的分析。第3段写一老河兵的分析,以及结果。最后作者由此感叹。
精读细研
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第二种

顺流而下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失败
原地水中
不可得
无迹

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精读细研
比较
理由
寺僧 以为顺流下矣
讲学家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老河兵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精读细研
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第一、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
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精读细研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
寺僧:——只注意到水流,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只注意到了石性和沙性(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将石性、沙性、水流等因素全面综合起来考虑。
精读细研
示意图
精读细研
讲学家的“笑”:包含了他对寺僧的嘲讽和自以为是,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好为人师的心态;
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他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文中分别写了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刻画出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精读细研
寺僧:考虑不周,要么原地打捞,要么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精读细研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
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精读细研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及多年后寺僧在
原地和下游寻找的经过;
第二层:写讲学家的看法,他认为石头埋在
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写老河兵认为应当去上游找寻的理
由及果然寻得的结果。
第四层:由事到理,提出遇事不能主观臆断
的道理。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精读细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作出判断。
精读细研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这篇文言笔记小说,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说明了遇事不可主观臆断,要深入实践,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究,强调实践出真知。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如第1段打捞石兽,连“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
2.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层层铺垫。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岂止众人,连读者也几乎以为这就是定论了,谁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这才揭晓。
3.寓理于事,立意高远。作者的兴趣所在,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
河中石兽
事物具有特殊性
不能据理臆断
(1)石兽沉河十余年,僧求石兽原处、下游,无迹
(2)讲学家认为石兽不能被冲走,只能越埋越深
(3)老河兵认为水流冲击石兽会使其翻转,在上游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解析】 前三项均为代词,最后一项为助词“的”。
D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果得/于/数里外 D.然则/天下之事

【解析】 C项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果/得于/数里外。
C
随堂检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随堂检测
提升进阶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农夫与行者 道旁有甫田,农夫耕之,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田且甫矣,数息而后一锄,将终岁无能为乎!”农夫闻之,招行者曰:“余将老于农矣予,而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道乎?”行者于是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而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徐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者于是解衣下田(过路的人) B.而气竭汗雨(尽、完) C.徐谓农夫曰(告诉) D.行者服而退(退出)

D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A项句意为:过路人于是就脱下衣服走到田里。解释正确。B项句意为:力气用完了,汗如雨下。解释正确。C项句意为:慢慢地对农夫说。解释正确。D项句意为:过路人心服口服地离去了。“退”应是“离去”的意思。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非 耕 难 乃 子 之 术 误 矣 人 之 处 事 亦 然 欲 速 则 不 达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将老于农矣予,而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道乎?

5.结合文章内容,你认为行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一辈子种地,快要老死在这上面了,可是到如今也不知道怎样耕地,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给我吗?
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示例:行者是一个眼高手低、缺少实践经验的人。(意思对即可)
提升进阶
提升进阶
【参考译文】 农夫与行者 道路旁边有一大块田,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以后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看见了就说:“你这个农夫真是太懒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就是到了年终也干不完呀!”农夫听了,扬手招呼过路的人说:“我一辈子种地,快要老死在这上面了,可是到如今也不知道怎样耕地,你可以把耕地的方法示范给我吗?”过路人于是就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没有多长时间,他力气用完了,汗如雨下,气喘吁吁,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向前倒在田里。(他)慢慢地对农夫说:“我从今以后知道耕地的困难啦!”农夫说:“不是耕地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过路人心服口服地离去了。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并能准确地翻译原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