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6 14: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内容,与诗人产生共鸣,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把握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
增加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交流本单元诗歌的特点,指名分享。
教师点拨:本单元现代诗的特点主要有:形式自由;内涵开放;重意象经营;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内容上要求具体形象;思想上多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识字加油站
你了解下面这些古代文人吗?和同学交流。
     
  
 
教师点拨: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春望》《三吏》《三别》等名作。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师说》等。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范仲淹(989—1052),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代表诗作有《己亥杂诗》等,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教师点拨:在描写时,一定要注意颜色的直观形象性,让人读句子能够立马浮现它的样子。切忌写得空洞虚无。
答案示例:翻腾着的紫红的朝霞,半掩在白杨树的大路后面,向着苏醒的大地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逐渐拨开耀眼的云彩,太阳像火球一般出现了,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树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个大地上。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教师点拨:加点的部分为名词性短语,用在句中可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答案示例:挺拔的五官;有型的身材;正直的三观。
四、日积月累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教师点拨:对诗歌音乐性的观点,中文诗用韵显示出节奏。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教师点拨:艾青不仅长期从事文学实践,还根据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写了《诗论》及其他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的见解,作为现代的杰出诗人,艾青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对同时代以及后起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
教师点拨:华兹华斯强调诗的本质——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