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猫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猫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6 14:1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屏、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默读课文,预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赏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以及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以及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动时顽劣难管,静时温柔可亲。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爱猫如子,常常在闲暇之余以养猫为乐。在他的笔下,猫既古怪又老实,既温柔可亲又调皮捣蛋。然而,不管怎样,其可爱始终不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老舍先生养猫的乐趣吧!(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遭”和后鼻音“屏、蹭、腔、殃”。
2.学生在课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蛇、盆”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屏、蹭、解”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忧、虑、贪、职、稿、腔、闷、遭、殃”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勃”等字时,可以借助读音来区分。
形近字歌示例:
忧:犹豫不再有,开心无忧愁。做事无干扰,为人很优秀。
贪:心里常怀念,夜里难合眼。贪杯误了事,含泪衾枕眠。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忧”左部“忄”中竖为垂露竖,右部“尤”撇长。
“虑”是半包围结构,写“虍 ”时一定要包住“心”。
“贪”上小下大,上面“今”的撇捺盖住下面的“贝”。
“职”左窄右宽,左部横画间距均匀,稍斜。
“屏”上部“尸”撇要长,下部“并”横上短下长。
“蹭”左部是“”,注意与“足”和“?”的区别。
“稿”左窄右宽,右部上窄下宽。
“腔”左窄右宽,左部横画之间的间距相等。
“解”注意“牛”的竖是悬针竖。
“闷”字形略长,“门”略阔,“心”大小适当。
“蛇”左窄右宽,右部头不宜过大。
“遭”是半包围结构,写“ 辶”时一定要包住“曹”。
“殃”左部是“歹”,不要写成了“夕”;右部的“央”上面要出头。
“盆”上部“分”撇短捺伸展,“皿”宜扁,底横宜长。
“勃”左高右低,“子”的横要变为提。
(3)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尤:忧(忧虑)—犹(犹豫)—扰(打扰)—优(优秀)
今:贪(贪玩)—念(怀念)—含(含义)—衾(衣衾)
耳:职(尽职)—耿(耿直)—聪(聪明)—取(录取)
高:稿(稿纸)—篙(竹篙)—蒿(蒿草)—搞(搞笑)
空:腔(口腔)—控(控制)—崆(崆峒)—箜(箜篌)
曹:遭(遭遇)—槽(水槽)—嘈(嘈杂)—糟(糟糕)
央:殃(遭殃)—映(反映)—秧(插秧)—泱(泱泱)
(4)多音字。
屏
闷
折
(5)重点词语释义。
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稀奇罕见的。
暖和:(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很多,使人难以把握。
勇猛:勇敢而气势强大。
开辟:开拓扩展。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4):从三个方面具体描写猫的古怪性格。第二部分(5~6):写小猫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2.试概括课文的中心主旨。
明确:本文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时的淘气可爱。猫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既古怪又老实,既温柔可亲又调皮捣蛋。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课文围绕“猫”写了哪些内容?(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从三个方面具体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写小猫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学生齐答: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课后同学们可以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猫的古怪性格的?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满月时小猫的淘气可爱的?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忧虑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蹭吃蹭喝 草稿 腔调 解闷 白蛇 遭殃 花盆 生气勃勃
2.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猫的古怪性格的?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满月时小猫的淘气可爱的?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并回答问题。
(1)作者在开头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写猫的古怪性格的?
明确:这句话是前四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作者具体叙述了“古怪”的三个方面: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三是有时无比胆小,有时又无比勇敢。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只能称其古怪。课文中还有“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以及“的确”“任凭谁”“非……不可”“比谁都”“无论谁”“什么都”等一些表现极端说法的词语,也体现出猫“实在有些古怪”的性格特点。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赏析句子“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明确:连用三个语气词“吧、啊、呢”,突出了作者对猫“一天一夜不回家”的关切爱怜之情。
(3)“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明确:“非……不可”是双重否定句式,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教师点拨:
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词来表示肯定含义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一般肯定句更加强烈或委婉。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有“不……不……,没有……不……,……无不……,非……不……,……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等。
把双重否定句改写成肯定句时,要注意双重否定词的细微差别:
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要加上“只能”“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当然”“一定”等词。
(4)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句话写了猫在高兴时的表现。一个“蹭”字表现出猫对人的感情深。明明是猫的脚印把稿纸弄脏了,作者却说成“踩印几朵小梅花”,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5)“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这句话中的关联词“无论……也……”有什么作用?
明确:关联词“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与“任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6)怎样理解第4自然段?
明确:第4自然段写猫一方面胆小得什么都怕,一方面又勇猛得遇见蛇也敢斗一斗。胆小与勇猛这两个矛盾的性格特点集于一身,进一步突出其“古怪”的性格特点。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并回答问题。
(1)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过渡句,表明下文要写的是小猫淘气的情形。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满月时小猫的淘气可爱的?
明确:从两个方面来展现满月时小猫的淘气可爱的: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3)作者怎样写刚满月的小猫的?
明确: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刚满月的小猫当成小孩子来写,充满了对它的疼爱之情。
(4)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小猫的淘气?
明确:“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这句话是对小猫的动作描写,“摔跤”“抱着”“打秋千”形象地写出了小猫淘气的样子。
(5)面对小猫的淘气,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你是从文中哪一句看出来的?
明确:“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从“绝不会责打”看出了作者对小猫的宽容与怜爱。
3.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明确: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里是明贬实褒。②“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猫的脏脚印看成小梅花,说明了作者对它的喜爱。③“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不言而喻。④“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对小猫的宽容和怜爱就像对待幼小的孩童,句句饱含着喜爱之情。
4.读一读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齐读,同桌交流感想。)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猫是一种大家熟悉的小动物,老舍先生非常喜欢养猫。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他对猫的性格有了深入了解。他笔下的猫,特点鲜明,情趣盎然,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们平时也要加强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多积累写作材料,为写出好文章做准备。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