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 学习检测 (含答案)
9 《那个星期天》学习检测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他在一个yǐ xué( )旁被一块石头bàn dǎo( )了,他
jīnɡ huánɡ( )地站起来,róu le róu( )膝盖,一脸chóu chànɡ( )。
二、词语集锦。
A.空空落落 B.翻箱倒柜 C.念念叼叼
1.A词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词中的加点字读________,C词的字形有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三、赏析句子。
1.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1)从母亲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母亲________的心理。
(2)母亲“惊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男孩儿已经哭累了,他很伤心,不愿意再看到太阳,免得还有想出去玩的念头。
B.男孩儿知道天色已晚,这时候外面很荒凉,外出是很危险的事情。
C.男孩儿此刻依偎在母亲怀抱是一丝心理的安慰,但是太阳落山带给他的更多是绝望与无奈的心理。
四、课内阅读。
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这一次不能原谅”指的是( )
A.“我”不能原谅妈妈说话不算数。
B.妈妈不能原谅“我”的淘气。
C.“我”不能原谅自己睡过头。
2.第一个“一声不吭”表达的心理是________,第二个“一声不吭”表达的心理是________,第三个“一声不吭”表达的心理是________。
3.分析一下画线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的。
“光线渐渐暗下去”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随着希望一点点破灭,“我”的内心越来越_________。“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更表现了“我”完全沉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中。
五、课外阅读。
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晩,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他把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的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似懂又非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脸。
不久,我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只管自己念书。”
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下选了双皮鞋,虽然是柜台里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回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又哭了。
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对我的深切期望!
1.用“ ”画出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前后照应的句子。
2.根据对短文的理解判断对错。
(1)第一段中的“风风雨雨”突出父亲所经历的苦难多。( )
(2)文中画线句子是细节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的爱。( )
(3)“父亲则好像很轻松”指的是父亲自己没能买一双新鞋心里不是滋味,但不能让儿子看出来。( )
3.“看着父亲远去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又哭了。”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提到了父亲的“深切期望”,“深切期望”指的是什么?从文中用“ ”画出来。
5.请你结合全文写一写父亲的人物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蚁穴 绊倒 惊惶 揉了揉 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注意“惊惶、惆怅”的偏旁都是“忄”,“揉”的偏旁是“扌”。
二、1.kōnɡ kōnɡ luò luò 院子空旷,什么东西也没有
2.dǎo 叼叼 叨叨
三、1.(1)甩了甩手上的水 把“我”拉过去 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 自责
(2)她没想到“我”一直盼望着出去,心里愧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中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揣摩人物的心理可以关注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人物心理。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暗示太阳将要落山,“我”的盼望变成绝望,流露出对太阳落山的无奈。
四、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来解答。
2.执着 焦急 失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一声不吭”形容不声不响。文章连续三次运用了“一声不吭”这个词语,要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所表达的人物心理。
3.天色渐晚 惆怅 伤心失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画线句子通过时间上的光线变暗,反映出“我”的希望破灭,内心越来越惆怅,沉浸在伤心失望中。赏析句子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五、1.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每当这时,我总是似懂又非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脸。 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
2.(1)√ (2)√ (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全文得知(3)题的说法是错误的。“父亲则好像很轻松”指的是父亲不想在“我”面前表露出生活的艰辛以及家庭的重担,他不想“我”担心,害怕影响“我”的学业。
3.父亲挣钱不易,仍主动给“我”买新鞋、给“我”零花钱,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感受到父亲对“我”浓浓的爱和深切的期盼。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体会作者情感。题目中的这句话出现在倒数第二段,首先要弄清楚“我”哭的原因,然后结合原因体会作者的感情。由父亲给“我”买鞋、给“我”零花钱、放学接“我”等生活小事可以感受到父亲对“我”浓浓的爱和深切的期盼。
4.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5.勤劳善良、坚强乐观、疼爱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物特色。人物特色主要包括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能力、喜好等。文章主要讲了父亲虽生活艰辛仍尽量给“我”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体现出父亲对“我”浓浓的爱。同时可以看出父亲勤劳善良、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