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56-1976年)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中共八大——探索中的良好开端(1)时间、地点:1956,北京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和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八大二次会议2.探索中的失误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1)工业上:全民大炼钢铁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大炼钢铁中的土高炉(2)农业上:虚报产量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跃进产量高!农业:严重浮夸,虚报产量,竞相“放卫星”“大跃进”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国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指标,以及各地严重浮夸,虚报粮食产量。中央要求用5年的时间达到原计划12年才能完成的粮食生产指标。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当时的报刊舆论到处充斥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的冒进口号。而各地对粮食产量的估计或上报更是高的离谱、出奇,竞相虚报,“放卫星”,就像打擂台一样。“浮夸风”吹遍了中国农村大江南北每一个角落! 1958年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探索中的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到10月底,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规模化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 1000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有9个县死亡率超过100‰,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为什么1959-1961年会发生严重困难?第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第二,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探索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探索和失误?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和教训有哪些?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启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调整1961年1月,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对
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1.原因:
2.开始:
3.指挥部:
4.动乱局面:中央文革小组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
义复辟。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打、砸、抢事件”;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探索中的失误:“文革”5.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1971.9.13,九一三事件)
6.文化大革命结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结束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四五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1976年9月,毛泽东与世长辞,“四人帮”加紧夺权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审判席上的“四人帮”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三、建设成就成就1: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钢铁: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石油: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成就2: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 表现: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内陆省会河南省郑州市到1958年建成了六家棉纺织厂,成为棉纺之都。而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只是个几乎什么工业都没有的小县城成就3:新兴工业的发展表现: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的发展。成就4:交通,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成就5:科技方面重大突破表现: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
第一枚导弹(1960年11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王进喜 永不凋谢的雷锋精神——雷锋 模范人物王进喜(1923—1970),甘肃人,全国劳动模范。1956年任油矿钻井队队长,同年入党。1958年率领钻井队创造月进5 000米纪录,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1960年春,率领“1205”钻井队到东北的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工作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贡献,被工人群众誉为“铁人”。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焦裕禄(1922~1964年),山东人。1962年12月调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焦裕禄跑遍了一百二十多个,对灾情进行了全面调查。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在暴风雨中,他亲自察看洪水的流势,测绘洪水流向图。大风雪后,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送救济粮款。他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1964年,焦裕禄同志因患肝癌不幸逝世。“文革”时期建设成就(1966——1976)成就1:科技成就表现: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7年6月)。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
,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探索
失误建设成就
模范人物“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1958年总路线雷锋时间意义主要
任务国民经济调整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