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桦》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作者以白桦为中心意象,先总写“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然后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分别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在寂静朦胧中的美,在朝霞中的美,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
诗中的白桦“披一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披银霜,绽花穗,写出了白桦的高洁、挺拔,这是外在的美。在寂静中“玉立”、在朝霞里晶莹闪亮,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这是内在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体现出作者对拥有白桦品质的人的尊敬。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歌采用四行一节的形式,各节偶句押韵,全诗押通韵,读来音韵回环和谐,如一首欢快的小夜曲。加之作者在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所以使这种欢快之情增加了几分深沉。
二、教学要点
1.生字识记。
课文19个生字,8个要求会读,11个要求会写。其中,“潇”“朦”“胧”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会读的字中,注意“徜徉”都是第二声。会写的字中,注意“潇”右边是“萧”,“穗”的右边是“惠”。
2.朗读课文。
诗歌语言优美,讲究押韵,通过自读、领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得朗读,让学生领悟诗歌的韵律之美。
3.展开想象。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白桦》是本单元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充分地朗读,鼓励他们展开想象,一边读一边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之美。
三、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读出诗的韵味。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材料的方法。
4.学当小诗人来写诗,为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做准备。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读出诗的韵味。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当小诗人来写诗,为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做准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齐读课题,认识作者。
(1)指名读作者。
要点:一位是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一位是优秀的文学翻译者,他们都值得我们铭记。让我们连起来再读。(题目——作者——译者)
(2)补充介绍。
叶赛宁是前苏联文学界“公认的文学大师”、“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他的诗作被奉为俄罗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他仅仅在世三十年,却为世人留下了近四百首抒情诗和和十几部叙事诗。
2.了解白桦。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所以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中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板块二: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所描述的这课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课文中的关键短语,指名交流整体印象。
2.学习生字词。
(1)读准音:潇洒??徜徉 ?朦胧
(2)理解意思:流苏??白雪皑皑
要点: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理解。
板块三:初读诗歌,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全班交流:通过朗读这首诗,白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要点:白桦高洁挺拔,整体洁白,在雪花中的美,在寂静中的朦胧的美,在朝霞中的美……既有外在的高洁、挺拔之美,也有内在的气质之美,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感受白桦之美。
你能选择几个短语来描述这课白桦吗?
出示:洁白的流苏 ?姗姗来迟的朝霞 ?灿烂的金晖
? ? ? ? ?晶亮的雪花? 白雪皑皑的树枝 ?银色的光华
4.带着感受再把诗歌美美地读一读。
板块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如松竹梅兰,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感的诗歌?请你回家后摘抄下来,为班级里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作准备。
第二课时
板块一:生词听写,复习课文
1.师报词语,生听写。
白桦??涂上 ?毛茸茸 ?雪绣 ?潇洒 ?朦胧 ?寂静 ?朝霞?
2.自行批改订正。
3.指名练说课文大意。
板块二: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重点交流,教师点拨:
(1)感知总体特点。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棵白桦具有什么特点?
抓住“银霜”“雪花”,体会白桦通体洁白的形象,出示图片,加深理解。指名读。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涂”“披”,想象白桦的形象,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请带着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
(2)雪花中白桦之美。
指名读,谈谈你的理解:白桦的枝叶有什么特点?
抓住“枝头”“雪绣的花边”“花穗”“流苏”等词语想象:披一身雪花,而枝头还有未脱离的积雪,而树梢尖儿却是白色,映衬着紫色的树枝的白桦的形象。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雪花中的白桦?(洁白高雅,美丽如画,潇洒……)
看到如此美丽的白桦,你还想到了那句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边想象画面一边美美地读一读。
小结:这两小节写出了白桦的外在美。
(3)白桦寂静的朦胧之美。
理解“朦胧的寂静”,感官相通,写出了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
“灿烂的金晖”感受色彩的绚烂辉煌。
“玉立”“闪着”动词,静中有动,突出了挺立的白桦特别的动态美。
再读。
(4)朝霞中的白桦之美。
“徜徉”“姗姗来迟”运用拟人,写出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及动态之美。
“白雪皑皑”“银色”“光华”体会白桦的色彩之美。
再读。
小结:诗人从不同角度描写白桦的美,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
连起来再读一读。
4.说说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生性耐寒,又通体洁白,气质高雅的特点,诗人对白桦的礼赞,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更饱含了对民族、对祖国的炽热情怀。
板块三: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1.小营造氛围,进入文中情境。
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
2.小组展示朗读。
多种形式的朗读,配乐朗读,加上动作表演朗读。
板块四:单元回顾,总结提升
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另外几首诗歌《短诗三首》《绿》,回想一下,诗歌有什么特点?
要点:进一步明确“诗歌”的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即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课文内容、写法、生活经验),并将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内容最有帮助的问题,也就是最值得思考、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这几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你还搜集了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
先小组里汇报交流,然后再全班汇报交流。
要点: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植物类别来交流,如描写松树的诗歌一组,描写梅花的一组,描写竹子的一组……按照类别来归类,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3.学当小诗人,我也来写诗。
写诗其实也不难,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长可短,写的时候注意分行。
写完后交流,一定要多给学生鼓励,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