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者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精巧而美观的特点,最后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第三段和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二、教学要点
1.生字识写。
课文16个生字,11个要求会读、13个要求会写,其中,“县”“济”“匠”“计”“史”“智”“慧”“历”既要求会读,又要求会写。会读的字中,要注意“横”是后鼻音;“济”和“爪”是多音字。13个要书写的字中,“济”“设”“计”“创”均为左右结构的字,但“济”“设”“计”字三个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赵”“匠”“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省”“县”“智”“慧”是上下结构的字;“史”是独体字,注意书写时撇捺要舒展。
2.学习写法。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突出了赵州桥设计的精巧。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既减轻了流水的冲击力,又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的重量。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采用了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美观。整段话紧扣“美观”一词,采用总分的段式,借助工整的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这样富有节奏感、音律美的句式,把栏板上雕刻的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这两小节很好地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做导游。
课后题3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世界闻名”、“精巧”、“创举”、“美观”向游客介绍赵州桥,这需要学生熟悉并理解课文,可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形成含有这几个关键词的板书,教师通过板书进行提醒,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
4.拓展学习。
课文第四题是选做题: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此题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并以小报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
三、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精巧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小练笔: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精巧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一道长虹落江面,人来车往很方便。不怕风吹和雨打,交通运输做贡献。
2.学生讨论谜底,教师出示谜底并板书:桥。
3.你见过哪些桥?是什么样的?
4.在我国古代有一座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经历十次大水灾,八次战乱,多次地震,却依然存在,这就是著名的——赵州桥。教师相机把板书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要点:谜语导入,通过学生平时见过的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顺利进入课文的学习。
板块二:学习生词,读通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习新词。
(1)出示新词:
河北省 赵县 ?石拱桥 ?安济桥 ?石匠 ?设计 ?建桥史 ?创举 ?而且? 智慧 ??前爪 ?历史
(2)指名读新词,正音,重点指导“横”的后鼻音和“济”和“爪”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3)相机指导部分词语的意思。
河北省赵县:出示地图了解赵州桥的地点。
石匠: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的手工业者。
(4)指导书写生字。
“县”字强调里面是两横而不是三横,长横是主笔要写好;“智”上宽下窄,“慧”上窄下宽,心字底要托住上面的部分。
“济” “设” “计” “创”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写的时候有没有不同,“济” “设” “计”字三个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
“赵” “匠” “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写时应注意半边要包住。
3.指名学生分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要点:此环节重点要求学生能读准生字和新词的读音,从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生字时应有所取舍,有的重点教读音,有的重点讲词义,有的重点教字形。
板块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一句话介绍了赵州桥的两大特点,请画出这句话。
2.交流所画的句子。
3.教师板书:精巧 ?美观
要点:引导学生抓课文的过渡句,从而认识赵州桥的特点,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四:讲读首尾,读出文意
1.自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我们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补充资料: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赵州桥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里程碑”。“世界闻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世界有名、远近闻名、中外闻名)
5.你能把赵州桥的这些信息通过朗读表达清楚吗?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应该突出哪些词语才能让人一听就明白。
6.赵州桥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相机出示并引读):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要读出自豪感)
那么,赵州桥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设计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要点:第一小节的语言非常简洁而准确,应着重指导孩子们如何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并且把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出来。
作业设计:
1.造句
美观……? ? ??世界闻名……
2.搜集“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下节课和同学交流交流。
第二课时
板块一:听写词语,回顾课文
1.听写词语:
赵县 ?安济桥 ??创举 ??精巧 ??美观 ?历史
校对、订正词语,再齐读词语。
2.选用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赵州桥有哪两个特点?
要点:听写词语环节应注意字形的正确和书写的端正;通过听写的词语勾连课文内容,要求表达通顺。
板块二:抓住特点,深化理解
1.学习第二小节。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赵州桥的精巧?用横线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①什么叫创举?拆字解词法:有创造性的举动。
②为什么说是创举?
出示其他桥和赵州桥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再品味以下句子的意思(可以追问:这样设计有什么妙处?)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行人。(很长、很宽)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很独特,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指导朗读,读出赵州桥的精巧。
2.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第三小节:从哪些语句看出赵州桥的美观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着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2)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赵州桥的美观吗?
(3)讨论:作者写了龙的哪几种姿态?请你用? “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要点:第二小节的学习是以问题为驱动来完成的,第三小节的学习是以读促悟的。
板块三:认识总分,学会构段
1.第2小节和第3小节分别讲了赵州桥什么特点?
2.这两小节开头的一句话和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关系呢?
要点:先总说,再具体描述,这样的段落就叫总分结构。我们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板块四:学当导游,练习复述
1.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世界闻名 ?精巧 ??创举 ??美观
2.师生共同讨论导游词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闻名的赵州桥。
结尾: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3.学生在小组内练说。
4.小组竞赛演说,评选最佳导游。
要点:根据所给的词语回忆课文,以“评选最佳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好;开头和结尾仅给学生提供一个范本,并不唯一。
作业设计:
1.围绕所给的总起句,写一段话。
校园的课间真热闹……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