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过零丁洋 课件(共23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设计+反思+课前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过零丁洋 课件(共23张PPT)+教案+学习评价设计+反思+课前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6 16:18:51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部编版九年级下第24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学习目标:1、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2、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
3.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学以致用。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20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刑部郎官,1275年被任命右丞相,派往元营谈判,遭扣留。后脱险,到福建坚持抗元。创作背景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读准字音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读准字音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 )()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 读清节奏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出情味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品析角度
1.诗意解析。 2.字词品味。 3.情感体会。 4.修辞手法。对比阅读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创作背景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南宋朝廷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yú)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字词解释【1】南安军: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
【2】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庾县。
【3】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创作主旨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凛然的民族正气。全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加雕饰,而自见功力。匠心一片磁石针,不指南方不肯伸。《指南录》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微文
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面对张弘范的逼迫,文天祥选择了坚持正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他这一坚守的人生写照。
文天祥这一选择,激励了后代无数仁人志士。
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 微文
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张弘范的逼迫,文天祥选择了坚持正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这一坚守的人生写照。文天祥这一选择,激励了后代无数仁人志士。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
微文的结构
1、标题
2、引用句子
3、鲜明表明读者的观点。 微文
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忽必烈的劝降,文天祥选择了“生不做元人,死做庐陵人”,“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是他的人格追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文天祥的选择点赞!
微文的结构
1、标题
2、引用句子
3、鲜明表明读者的观点。 谢谢读“惶恐滩头说惶恐”,
我读出了你对祖国的忧叹;
读“零丁洋里叹零丁”,
我读出了你的无奈孤苦。
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
你以死殉国是对民族气节的最好诠释!1.引用经典。 2.用第二人称抒情。 3.鲜明地表达个人情感。匠心一片磁石针,不知南方不肯伸。《指南录》《过零丁洋》课前习
1、律诗总共有( )联,分别是( )、( )、( )和( )。
《过零丁洋》是一首( )言律诗。《南安军》是一首( )言律诗。
2、背诵这两首古诗。
3、文天祥你了解多少,至少写三点。
4、查资料,写出《过零丁洋》和《南安军》的写作背景。
5、用自己的话翻译《过零丁洋》《南安军》。
6、任选《过零丁洋》的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情感、字词品味或者是诗意的赏析等角度入手。
7、再举出两例有骨气的例子。要求写出人物和事件。
8、课外搜集三句铁骨铮铮的诗句,写在下面空白处。
《 过零丁洋》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
信息
课题课时
1课时
授课类型
新课
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过零丁洋》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过零丁洋》朗读的层次;
根据作者情感写微文。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学生已经具有书面感知古诗内容的能力
对古诗的内容和写法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能够把作者的情感和自己的体会行成文还有一定的难度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对《过零丁洋》作者情感的把握
作者情感和自己的阅读体会相结合并且成文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熟读课文
理解作者的情感
结合作者情感和自己阅读体会形成一篇微文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白板 参考书 网络等
方 式
方 法
小组合作 自学 互相质疑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直入主题导入
朗读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情味
填字 干戈 寥落 絮 零丁 汗青
整体感知 概括一下诗的内容
审美鉴赏 你喜欢哪一句 说一下理由 按你的理解来读一下这一句
整理成微文
全班分享
布置作业
学习评价设计

【主要内容】
1. 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出情味
N.
【评价反馈】
1.朗读节奏需要指导
2.情感把握需要指引

【主要内容】
1. 写出空出的字
2.解释字的意思
3.掌握字的写法
N.
【评价反馈】
1.字形掌握良好
2.汗青的解释进而强化加深学生印象

【主要内容】
1. 找出喜欢的话读一读,品一品
2.说喜欢的理由
3.按自己的理解有情感的读出来喜欢的句子
N.
【评价反馈】
1.喜欢的理由和读出的情感到位
2.朗读技巧需要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 导入】
1. 俗话说:“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有一个人,他不仅文武兼备,而且为我们留下了滋养万物的浩然正气,他就是南宋末年伟大的爱国英雄文天祥。
【 教学目标投影】
1.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作者爱国情感
3、掌握诗歌鉴赏方法,结合自身认知,形成微文。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整体感知古诗,理解古诗内容,

【检查预习】
1. 检查学生课前习
2. 检查学生对作家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的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
1. 通过练习整体理解古诗内容
2.深入作者经历,结合作者抗元经历,理解作者爱国情怀,
【填空】
1. 写出空的字
2. 解释意思
【设计意图】
1. 掌握字形
2. 理解字的意思,进而掌握字的正确写法
【赏析句子 】
1辛苦 寥落的解释.
2.山河如何破碎 身世如何浮沉
3.惶恐 零丁
4.最后一句赏析
【设计意图】
1.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
2.把握每一句不同的情感
【 形成微文】
1.要求 有一个主题
2.引用《过零丁洋》的句子
3.鲜明的表明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成文。
2.训练提笔成文的习惯 养成写微文的好习惯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直入主题 干脆利落
2.检查预习 温故知新
【问题与建议】
1.学生有一些不能直接进入学习状态
2.有一些学生预习欠充分

【优点与特色】
1.填字入空 基础夯实
2.学生掌握良好
【问题与建议】
1.有一些字比较简单 可以去掉
2.有同学没有真正的写在书上

【优点与特色】
1.朗读得有层次
2.朗读得有重点
【问题与建议】
1.由于时间关系 朗读指导可以再多一点
2.朗读时花样可以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