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5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共5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6 18:23:57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港珠澳大桥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北盘江大桥 创世界第一高桥记录武汉鹦鹉洲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我国是造桥王国,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称射电望远镜FAST “蓝鲸2号”海上钻井平台 国产大飞机C919 “复兴号”动车组 “天宫二号” 世界最大单臂全旋回起重船“振华30” 世界最大港 上海港神州七号蛟龙号第一章
强国之路铸利器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我国第一颗氢弹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获得“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有23位,他们分别是:
1、截至2019年4月,仍在世的元勋有3人,分别是:
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
2、在世前授勋的元勋有13人,分别是:
程开甲、于敏、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
彭桓武、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屠守锷、陈能宽、
任新民。
3、去世后授勋的元勋有7人,分别是:
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
郭永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我国第一颗氢弹东方红一号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多项科技发展计划。在这些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取得一大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优秀人才,科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材料研读: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毛泽东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当时中国为什么一定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在2015年中国科学院利用怀柔火箭发射基地原址改造建成了“两弹一星元勋”纪念馆并在同年9月12日对外开放。 两弹一星元勋纪念馆漫步太空2003年2005年2008年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2011年2012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一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其中跟随神州十一号进入太空的两位宇航员中陈东是第一次而景海鹏已是第三次。 ?? 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日基本信息: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日 获得“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有23位,他们分别是:
1、截至2019年4月,仍在世的元勋有3人,分别是:
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
2、在世前授勋的元勋有13人,分别是:
程开甲、于敏、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
彭桓武、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屠守锷、陈能宽、
任新民。
3、去世后授勋的元勋有7人,分别是:
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
郭永怀。第二章
利国为民造福音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米神” 我国的籼型杂交水稻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培育成功的,是继水稻育种史上高秆变矮秆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籼型杂交稻于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随后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稻,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东方魔稻” 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198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4年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
——世界粮食奖?2018-09-08 ???“未来科学大奖” 生命科学奖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名 人 介 绍 ––屠呦呦屠呦呦:将传统中医推广世界的使者 2015年10月25日
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7年1月9日,
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
获党中央授予的改革先锋奖章。
屠呦呦获奖现场发言复合花序植物黄花青蒿叶 她做了什么?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为何影响巨大?全世界每年有约5亿人被感染(多数在非洲),非洲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有的人一生要被感染40次。得了疟疾,特别是脑疟,连续高烧、全身乏力,不打针、吃药就难以恢复,耽误治疗就可能送命。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因此,我们这样评价她习近平: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克强: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袁隆平屠呦呦《世界因你们而美丽》 第三章
百花齐放树自信(1)提出时间:1956年 (2)内容: (3)该如何理由双百方针:1、双百方针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1)改革开放前的成就茶 馆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青春之歌》的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几个正面人物,真实感人。这部小说是学生和知识分子题材作品中的优秀成果,有很大教育作用。? (2)改革开放后的成就中国文化走向世界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老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真的是莫言吗?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文化自信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轮流答题1123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
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 青蒿素“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c 袁隆平被称为______________,
他成功培育出的________________。“杂交水稻之父”籼型杂交水稻轮流答题2123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从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和莫言等科学家和文化工作者的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 实现太空行走。 翟志刚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 奖 生物学或医学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