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
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花丛
B. 江天一色无纤尘纤尘:细小的灰尘
C.皎皎空中孤月轮 皎皎:月光明亮的样子
D. 昨夜闲潭梦落花 闲潭:安静的水潭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
B. 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
C. 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承受
D. 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4.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月照花林皆似霰 B. 落月摇情满江树
C. 可怜楼上月徘徊 D. 不知江月待何人
5.《春江花月夜》所抒发的感情不包括( )
A. 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B. 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C. 真切的生命体验。 D. 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
二、语言表达(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分)
6.下面两句诗中,在流传的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用字,请结合你对诗中的情境和意象的理解,为它们选择最为妥帖的字,并说说理由。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句中的“望”字,有些版本作“只”,你觉得作“只”好还是作“望”好?
答: 。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中的“待”字,有些版本作“照”,你觉得作“待”好还是作“照”好?
答: 。
7.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后,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江花月夜》韵律节奏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________,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
①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
②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
③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
④也不是急管繁弦
⑤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
A.①②③⑤④ B.①④②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③⑤④①②
8.请根据诗歌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导图。
9.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删改个别字词)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答: 。
。
。
三、诗歌鉴赏(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练习。
代答闺梦还
(唐)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
10.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答: 。
11.诗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表达这一情感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2.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 。
1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
四、默写(共0小题,每小题3.0分,共0分)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句子是“ , 。”
2.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 , 。”
3.《春江花月夜》中写不停移动的月光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捣衣石上的句子是 , 。 ,
。”?
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 。”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7.《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 ,
。”
8.《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
。
9.《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发出没有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啊!的感叹的句子是 ,
。
10.《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 ,
。
1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 , 。”
12.《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 。”
1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 。”
14.《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有用的句子是“ , 。”
1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的句子是“ , 。”
1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时光不断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着消逝,然而碣石、潇湘,水远山遥,怎能乘月归家的句子是“ ,
。 , 。”
17.《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
18.生命,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是代代相传,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春江花月夜》中的“ ,
。”就体现了这一哲理。
五、拓展提升·(一)图文转换
对右边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看图猜诗词。
根据上图内容,分别依次有“白”“轻”“年”三个字的写出三首诗词。
A. 有“白”字的诗词:
B. 有“轻”字的诗词:
C. 有“年”字的诗词: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升—生;B项,婉—宛;C项,装—妆。
2.【答案】A
【解析】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
3.【答案】A
【解析】A项,逐:追随。
4.【答案】A
【解析】A是比喻,其它三项是拟人。
5.【答案】D
【解析】《春江花月夜》中没有抒发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之情。
二、语言表达(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分)
6、答案:(“望”字写出了月圆而缺;月缺而圆,年年相望,只是如此,从来没有两样的明月,人哪里比得上明月之长在永恒的情景,而且与“无”字相对。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却是“代代无穷已”的,这样也就与“年年望相似”的明月一样获得了永恒。“只”字虽然也写出了江月互望的动作神态,也包孕了望月之人的怅惘之情;但从前后对应、简洁来说,还是选“望”好。)
(“待”字表现出了明月徘徊,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但又永远不能如愿的情境;而“照”字只表现出了月光照人的情景,缺乏“待”字的悠远和怅惘的意境。)
7. 答案 B 解析 注意语句的前后衔接,尤其是语句中的关联词。
8. 答案 ①月悬之理 ②宇宙永恒 ③思妇怀远
9.【答案】(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
(2)她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3)人们把她看做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
【解析】长句变短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一种就是对长附加成分进行处理,即对长定语进行处理。处理长定语,可以把它分离出来,独立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楚;还可以重新组句,重新排序。
三、诗歌鉴赏(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一)10.【答案】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年轻丈夫与妻子分离的凄清动人场面,丈夫为戍守边疆,无奈与心爱的妻子分别,而妻子只能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
【解析】该题具有很强的指示性,“诗的前两句”即“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通过“关塞”二字可 知,与戍守边疆有关,以此来说因为戍守边疆,年轻的丈夫要与妻子分离,而妻子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场景凄清动人。
11.【答案】表达了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运用了侧面烘托、心理描写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解析】诗人的情感是诗歌考查的重点,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总是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实现,诗句借对外物的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此外,诗人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彩的事物 来抒情;同时,该诗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是别具一格,句句写心境。
(二)12.【答案】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烦。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厌听棹歌声”的原因,就要结合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尤其要注意尾联。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远离家乡的,那么他思乡就是自然的了,对漂泊生活也肯定是厌倦的。
13.【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题干中已经提示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答题时就要分析诗中的“景”(重点是分析诗歌中诗人所用的意象)是什么,蕴涵的“情”是什么。
四、默写(共0小题,每小题3.0分,共0分)
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3.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4.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5.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6.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8.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9.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0.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1.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12.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3.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14.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5.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16.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17.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8.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五、拓展提升·(一)图文转换
【答案】C
【解析】漫画类题型在本质上是现象类题的变形版,因此其答题结构和思路基本一致。此类题型一般利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者社会上的图画,通常会用到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手法来做到赞扬或讽刺的作用,社会气息比较强。?可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现象类:现象类漫画题可以转化成文字型的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可以采用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题目的思路来作答。
②联想类:大家可以联想一下生活和社会实际,把握讽刺对象或行为。
③故事类: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来推测出故事想要表达的信息。
④价值观类:漫画中寓意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可以参考综合分析观点类题目的思路来作答。
辨析漫画寓意一定要细心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发挥想象,选择题采用排除法,先排除不合理的想象,可使答题事半功倍。
本题中的漫画十分抽象,但大体可分辨出三个构成要素,中间的要素最明显,是个人的简化,左边像是一根藤上垂着一片叶子,有边像是一根藤上长着四片叶子,中间的人右手拿着长着四片叶子的藤,却扭头王者左边的那片叶子,似乎还想伸手去够。图中的小人已简化掉了耳朵,据此可排除A项;图中未出现其他人物形象,据此可排除D项;图中的小人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据此可排除B项选择C项。
(二)看图猜诗词,考查诗词储备量。
A. 有“白”字的诗词:唐代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三)比较有名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B. 有“轻”字的诗词:《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C. 有“年”字的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