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意图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工人制作交通标志的场景,拟引导学生提出有关标志牌面积的问题,从而引入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相对独立的解决实际生活中与三角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同时加深学生对三角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探究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精美的图片,看,认识吗?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谈话: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位老朋友,是谁呢?
预设:三角形
谈话: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瞧,工人叔叔正在制作交通标志牌呢,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这个标志牌是三角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7.8分米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提问:根据这样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制作这个标志牌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皮?
谈话:要求制作这个标志牌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皮,也就是要求?
预设:三角形的面积。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适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三角形及制作标志牌的情境图导入新课,从学生容易感 兴趣的情境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并及时渗透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德育教育。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片沃土。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拼一拼,小组内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大胆设想研究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谈话:对于三角形面积的研究,你有什么设想?
预设: (1)转化成长方形 (2)化成平行四边形 (3)把它转化成正方形
谈话:那究竟是不是真的可以这样呢?需要我们一起动手实践验证一下,请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探索要求,学生明确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自主探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经过大胆地猜测,将自觉运用知识进行迁移,由于之前刚刚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充分经历的推导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上台演示汇报(两名学生,一人汇报,一人演示)
拼法一:我们小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板贴学生作品)
拼法二:我们小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板贴学生作品)
教师追问:有不同的吗?顺势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并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拼法三:我们小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板贴学生作品)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发现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探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
谈话:同学们,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去研究?
预设: (1)它们的高 (2)它们的底 (3)它们的面积
教师接着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能具体说一说吗?
预设:我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是这样做的,我猜想研究三角形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研究!
教师适时评价并让学生继续借助学具,通过拼一拼、找一找的方法先自己想一想,有了想法之后再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展示:
发现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发现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发现三: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小组合作,从三个方面实实在在经历探究与发现的全过程,既让学生掌握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提问:那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了吗?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提问:如果三角形的面积用S表示,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怎么用字母来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S=ah÷2
谈话:对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为什么要除以2? 提问:哪位同学能帮着回答一下?
预设:我们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要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提问:现在你可以解决制作这样一个标志牌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铝皮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做法,教师接着追问9×7.8表示?为什么要÷2?
【设计意图】学生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理解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在推理、概括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示数学小知识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数学小知识) 谈话:同学们,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很伟大,但我觉得同学们今天也很了不起,经过自己的努力推导出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来,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知识的介绍,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同时增强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厉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那你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请看屏幕:
基本练习:
2.拓展练习:
综合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应用,又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变形应用,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四、回顾整理,总结全课。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谈收获。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