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运动二: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会在方格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通过平移后的图形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点
能在方格上画出规定方向和距离的平移后的图形,能根据平移后的图形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 难点
理解平移的距离是图形中“对应点之间的格数”,掌握正确的平移步骤与方法。
重 难 点 突 破 策 略
动态呈现平移过程,明白移动几格的意思。 在平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产生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7格理解成两个图形中间的空格是7格。教学中可以通过课件动态的展示平移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分表示什么意思;也可以利用实物模型,按平移的要求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照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
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发展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能力。 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能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第三,连点成形。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演示推黑板:黑板向右移动,蕴藏着一个数学现象,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平移)
师:关于“平移”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回忆和平移有关的知识,全班交流。 可移动黑板。
(知识点:“平移”是物体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平移前后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了变化)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图形的运动二—平移”。 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二—平移
生读课题。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动态呈现平移过程,明白移动几格的意思。 1.播放视频,创设问题情景:一只载满鱼鹰的小船在江面上慢慢向前行驶,小船停了下来,坐在船头的渔鹰说:“我站在船头,我行驶的距离最长”。站在船尾的渔鹰不高兴了,反驳道:“我虽然站在船尾,但我们行驶的距离一样长”。
师:到底哪只鱼鹰行驶的距离长呢?
师:为了帮同学们弄清这个问题,老师把这只小船放到方格纸上。用A点表示船头的鱼鹰, B点表示船尾的鱼鹰,当小船向右平移到这个位置(拖动小船向右平移),A点和B点分别平移到了什么位置?请用A’点和B’点标出,并解释说明哪只鱼鹰行驶的距离长。
指名学生上台在白板上标点,交流想法,得出结论。
知识点:会找对应点;掌握数格子的方法。 结论:两只鱼鹰平移的距离一样长。 4.图中还有哪些对应点?数一数它们之间的距离。
师:这个图形整体向右平移了几格?
学生观看视频。交流自己的想法。
指名学生在白板上标点,其余学生在操作纸上完成。 3.交流想法中理解认识对应点,掌握数格子的正确方法。
学生独立找对应点,数距离,一生上台数。
动手移一移,数一数。
交流发现:理解
插入视频,吸引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中,问题的提出,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2.在白板中插入方格纸,在方格纸中平移小船,便于研究小船平移的距离。
请同学们先把手中的学具小船放在原位(师在白板上演示操作),再把小船向右一格一格的平移到运动后的位置,边移边数出小船向右平移的格数。
通过数对应点之间的距离和小船平移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知识点: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
知识点应用:完成检测单1题。(86页做一做) 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只要选取一组对应点,数出它们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数;任何一组对应点都可以。
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
点的平移。 师在方格纸上出示1个点:你能将这个点向某一个方向平移几格吗?
线的平移。 师再在方格纸上出示1个点:你能将这个点向上平移3格吗? 那我再添一点,连成一条线段,怎样方便快捷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对应点之间的格数。
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指名上台操作,集体订正。
分别请3名学生上台演示将这一点向某一个方向平移几格的过程,其余学生伸出右手食指在空中做手势,与台上同学同步数出点平移的格数,特别纠正指着起点就数出一格的错例。 2.学生在操作纸上画出线段AB向右平移3格的图形,指名将平移的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方便学生观察。
面的平移。 在线段AB外添一个点C,连接AC、BC形成一个三角形ABC。设问: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向上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吗,试一试。
师:回顾刚才的过程,你们觉得平移图形的步骤是什么?
板书:1.选点;2.移点;3.连点成形。 学生在白板上演示,余生补充、评价。
在操作单上平移三角形ABC, 指名学生在白板上演示,余生补充、评价。
总结优化画图方法。
白板或展示台演示。
巩固练习。
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11格后的图形。
生独立完成,请两位同学上台完成。分别说说的想法和移法。 通过白板软件的应用,动态地展示学生对方法的掌握。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具体说说怎么平移的。
五、拓展延伸。 设问:画出小船向左移动8格后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