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成数与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
认识成数。通过举例说明成数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及意思,了解成数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成数的生活意义;会进行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能够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求这个数)。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的有关百分数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受到学科教育,提升数学素养。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思维迁移与推理能力,积累探索学习的经验。
教学重点: 会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找准数量关系,用未知数代替单位“1”参与运算;建构相关联思考过程的联系。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理解成数的生活意义,完成数学化
【目标】
通过列举成数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成数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成数的生活意义,完成数学化,成数不能直接参与运算。
【评价方案】
40%学生能举出例子;80%的学生能基本解释该例子的生活意义——部分与单位1的关系。
导入
师: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上一节课,我们解决了采摘节上梨园今年的收入问题。大家还记得这是一类什么样的百分数问题吗?
生: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丰收的石榴园,继续发现与解决数学问题。
理解成数的生活意义 大家请看:通过读这一条信息,“今年产石榴30吨,比去年增产二成五。”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今年石榴的收成又增长了。石榴丰收了。
师: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
生:二成五是什么意思?去年收石榴多少吨呢? 师引导学生:
二成五叫成数,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语。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所听到的成数的说法,并结合例子来解释所说的“几成”的意思,借助具体的例子明白,成数不是一个数,是表示一个量与单位“1”的关系。
预设:七成熟的牛排,吃饭七成饱,今年粮食收成是上一年的六成。预设:如生:我喜欢吃七成熟的牛排。
师:能具体给大家解释一下,你这里的七成是什么意思吗? 师:大家想一想,这个七是从哪里来,可能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生:全熟了是10份,八成是指就熟了八份。(师:熟的火候)
生:可以把全熟了看成是单位1,七成就是十分之七。
师:其实生活中,关于饭熟不熟,人们的确喜欢用成数来表示。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师:老师也举个例子——我11岁那年夏天,正逢小麦收割的季节,却遇上了连阴天。村人们或者小麦收下来,没地方晒,或者来不及去地里收割,而我家的小麦也因为连连阴雨发芽长毛,小麦最多只收回了六成。 能说说你从六成里感受到了什么吗?
总结对成数的认识 板书:七成 六成 二成五
【评价任务】
师:看看成数是什么样子的?现在你对成数都有了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互相补充提醒最终形成下面的认识)。
预设:成数没有单位;成数表示一个部分与单位1的关系;最高是十成;
成数是中国汉字表示。
师:既然成数是中国汉字表示,那么它就不能直接参与运算。你觉得如果要把它改写成一个数,它应该与什么数有关系呢?
预设:分母是10的分数;百分数。
成数与百分数转化的理与法
【目标】
能够将成数转化成百分数;百分数转化成成数。
【评价方案】
评价任务:一组转化习题。评价标准:90%学生能进行正确互化。
师: “一成”即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10%。 八成即十分之八,写成百分数就是80% 那二成五呢?十分之二点五,25%
评价:你认为,怎样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呢?又怎样把百分数改写成成数呢? 【评价任务】
六成 五成 四成五 30% 10% 75% 三、 运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目标】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这个数”的有关百分数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评价方案】
任务:解决去年产石榴多少吨。标准:80%的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写出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进行讲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写。
任务:一组只求单位“1”的针对性练习,一组单位“1”已知与未知的混合题。标准:80%的学生可以当堂达标。
提出问题 出示信息窗:今年产石榴30吨,比去年增产二成五。大家说,遇到成数时,该如何做呢?化成百分数后,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去年产石榴多少吨?
对比异同,初步建立联系 出示上节课问题:梨园去年收入40万元,今年收成比去年增长5%。今年收入多少万元?与今年产石榴30吨,比去年增产二成五(25%)。去年产石榴多少吨?初步比较,发现两题叙述格式相同——“什么比什么多或少百分之几”,但本质不同,一道单位“1”已知,一道求单位“1”。 (三)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写出对应的算式 师:为了更清楚的看明白条件与问题,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画个线段图看看
生画线段图。
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其他同学评价。(注意关注表达与倾听双方的互动)
点评:先画单位1,注意把条件与问题表示清楚,准确,尤其注间增产的部分应如何画。
寻找数量关系式,尝试写出对应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