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16 20: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对比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并且老师家里还养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看出老师养的是什么动物了吗?(出示第一张,照片很小)(生:太小了)“怎么办才能看清楚了呢?”
生:放大(好吧,老师帮你们放大。)
2、(出示放大后的第二张,画面很大,只能看到照片的局部画面) 师提问:“这次看清楚了吗?”(生:太大了)“那怎么办?”(缩小)
2 师:好,听你们的,这样可以吗?(横向缩)
生:太宽啦,变形啦。
师:这样呢?(纵向缩)
生:还是变形啊。
3、(出示课件正常的小猫)这张呢?
师:哈哈,对啦老师养了一只漂亮的小花猫。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比一下刚才放大的那几张图片,哪一张看起来跟原图最像?那前面的图形为什么不像,而这张图片看起来就像呢?
生:因为一开始那些照片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要不就变形了。
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嗯,也就是说,前面的照片在放大或缩小时改变了照片上原来物体的形状,导致照片与原来不像了,而最后这一张照片之所以看起来像是因为:形状没变,只改变了大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图片在放大或缩小时形状不能改变,只能改变大小。(板书)那怎样才能在不改变原照片的形状下放大或缩小图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数形结合,探究新知:
认识图形放大2:1的意义。
猜测长和宽的变化: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观察对比这张图片,这两张变形的图片为什么会变形?它哪里与看起来像的这张图片不一样?
生:那张横着太长了
师:横着太长了就是哪太长了?
生:宽太长了。
师;另外一张为什么看起来不像呢?
生:因为它竖着的边太长了。
师:那为什么这张看起来像呢?
生:因为这张的长和宽比较合适。
师:由此可见,图片放大与什么有关?
生:与图片的长和宽有关。
师:非常正确!(出示课件)好!这就是原图与放大后的图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方格纸,用你喜欢的方法进一步讨论研究:图形在扩大时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生验证、交流。
验证理解2:1并得出结论:
生1:大家看我们用小尺测量发现,原来图形是个长方形,它的宽是2厘米,放大后图形的宽变成4厘米;还有长,原来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宽的2倍,也就是说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师:通过测量发现放大后每条边是原图形每条边的2倍,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3:我在验证的时候是采用数格的方法,我发现原来图形是个长方形,它原来的宽是2个格,放大后长方形的宽是4格,原来长方形的长是3格,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6格,所以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放大后长方形的宽与原来的宽的比是2:1。
师:到底这个发现有没有道理呢?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看做是两个长方形,(对照课件分析)这副图形,原来的宽是2个格,而放大后的图形宽是4个格,(手指)原来图形的长是3个格,放大后的长是6个格,这就是放大后图形是原来图形对应边长度的2倍,我们就说放大后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的长度比是2:1,这时我们就说这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的比例放大。所以说这位同学的发现有没有道理?嗯,你的重大发现非常有价值,老师真为你点一个大大的赞!(板书:对应边长度的比2:1,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想交流的?
师:这里还有一个数学问题需要大家了解,像这样长对长我们把它叫做一组对应边,同样宽对宽也是一组对应边。(板书)这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的比例放大。注意:是放大后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的长度比是2:1。
进一步认识理解: 师追问: 2:1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生:前项指放大后图形的边长,后项指原图形对应边长,即:放大后与原来图形对应边的长度比) 师:理解了2:1的意思,我们除了可以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可不可以按3:1、4:1??放大,谁能选一个说说对它的理解。
2、试一试:尝试放大图形:
(1)小练笔:
师:刚刚理解了2:1的意义,下面同学们想不想根据2:1的意义来尝试一下图形的放大?把下面的正方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度的比为2:1,应该怎样放大?运用手中的方格纸快速的按要求放大?
生操作。
交流展示:(实物展台展示)
归纳放大图形的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刚才放大图形的步骤是什么?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生交流并(课件出示放大方法)
师:齐读巩固
动手操作,提升认识
出示“试一试”三角形的放大:(课件出示) 师:刚才我们同学放大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那如果给你一个三角形呢?你还会放大吗?(课件)怎样才能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边长度的比为2:1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一下。
生动手操作、展台前交流。
提升:师:三角形的斜边也是原来的2倍吗?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看一看。 生测量,交流。
(4)小结:师: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不难发现把三角形按2:1放大后,各条边是原来的两倍,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相比,形状不变,大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