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线上教育”学习情况调查
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玩文学”,意味着无功利,只是喜欢,与以文学谋生是 ▲ 的;后者当
然主流,但也更易受到资本或其他力量的掣肘。“玩文学”以高尚精神对抗物质主义,
起着 ▲ 的作用,就像一个骑士。从“玩文学”身上也更易 ▲ 文学的
本质。
A.并行不悖 激浊扬清 洞察 B.并行不悖 革故鼎新 瞥见
C.并驾齐驱 革故鼎新 洞察 D.并驾齐驱 激浊扬清 瞥见
2.下列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李玉本来和同学约好去看电影,但身体不适无法前往。他给同学发了短信:“我偶
染微恙,不能前往,望见谅。”
B.李玉对朋友说:“他如此诚信邀请,你如果直接拒绝而却之不恭,那就太失礼了。”
C.李玉在给老师的感谢信中写道:“多谢先生付出心血,玉成此事,学生定当鼎力以
赴,不失恩师所望!”
D.周末朋友们到家中聚餐,晚饭后李玉送大家到门口说:“各位慢走,我还要收拾一
番,只能就此留步了,抱歉。”
3.下列诗句与古代体育活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甲]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乙]午香帘影静浮华,对面机心万里赊。
[丙]寸心只在所投中,出手何曾一箭空。
A.[甲]马球 [乙]放风筝 [丙]射箭
B.[甲]蹴鞠 [乙]放风筝 [丙]射箭
C.[甲]马球 [乙]下围棋 [丙]投壶
D.[甲]蹴鞠 [乙]下围棋 [丙]投壶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陶潜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酒中一样,只是一种外在现象。 ▲ 。
▲ 。 ▲ , ▲ , ▲ 。他的特点是十分自觉地从这里退
了出来。
①实际的陶潜,与阮籍一样,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
②也没有那样身不由己地卷进最高层的斗争漩涡
③超脱人世的陶潜是宋代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
④但陶潜的家世和少年抱负都使他对政治有过兴趣和关系
⑤他虽然没有阮籍那么高的阀阅地位
A.⑤④③①② B.⑤②③④① C.③⑤④①② D.③①⑤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第 5-8题。
方君柯亭传
[清]袁枚
叙奇行.易,叙庸行难。古今文人,都操此论。然而庸德庸行,圣人所重。故曰:“中庸..
不可能。”人果能于伦常日用间为人之所不能为,则庸中之奇,又何尝不觥觥兀立耶?吾于
方君柯亭见其人矣。
君讳源聚,字函光,号柯亭,古歙人也。生而孤露,事亲孝,行己恭。家业先丰后啬,
或为君危。君慨然曰:“穷通,命也。吾何容心哉?”早废举子业...,贸迁有无。稍稍自立,
便趋人之急。乡党义举,赴之若热。辛未岁大饥,君出境购粟,还乡平粜,赖以存活者无算。
同产六人,其季早亡.。兄弟析产时,君又慨然曰:“媰孀抚孤,傫然孑立,薪水殊艰。我丈
夫也,自食其力,安用祖宗余庇耶?”遂却所分田产,全以畀.之。嗟乎!仁义不行,《鹿鸣..》
兴刺。今之人,往往争一缺口盆、折足几,兄弟勃谿者,比比也。即史载薛包分家,奴婢取
其老病者,田庐受其荒顿者,号称古之贤豪。然彼终有所受分,非脱手不取也,以君相较,
其义心清尚,不更加古人一等哉!至于葺琳宇,修浮图,又其末节余行,不足为君异也。
君以捐修城工议叙主簿,年六十而卒。子五人,名如川者,九岁能诗,以文噪于时。今
年就试金陵,饷隃麋百螺
[注]
,上镌“随园先生著书之墨”,曰:“昔韩昌黎能文,求传志者
辇金币如山。如川家贫,无能为役.,故辛苦捶烟,为先生润笔..,为先人乞传。”余嘉其意而
不忍辞也。
(有删改)
[注]隃麋百螺:隃麋,地名,墨的代称;螺,量词。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叙奇行.易 行:事迹 B.其季早亡. 亡:错失
C.全以畀.之 畀:给予 D.无能为役. 役:差遣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一般是指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B.举子业: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繁衍子息乃人生之大业。
C.鹿鸣:《诗经》中的宴饮诗,曹操在《短歌行》中曾经化用其中名句。
D.润笔:士大夫耻言金钱,因此以之代称写文章、写字、作画等的报酬。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家业先丰后啬,或为君危。君慨然曰:“穷通,命也。吾何容心哉?”(6分)
(2)至于葺琳宇,修浮图,又其末节余行,不足为君异也。(4分)
8.简要概括方柯亭的形象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9-10题。
贺新郎·送陈真州
①
子华
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
②
、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
③
驾驭。今把
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
④
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注】①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县,靠近宋金对峙前线的要地。时陈子华调知真州。②平章:评处,商酌。
③宗爷:指宗泽。靖康之变后在河北、山西等地结集的义军,有不少归附他。④祖生:祖逖。
9.“这场公事”指什么?上片围绕此事作了哪些具体分析?(5分)
10.作者在下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 。(庄子《逍遥游》)
(5) ▲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6)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民惟邦本, ▲ 。(《尚书·五子之歌》)
(8)芳林新叶催陈叶, ▲ 。(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
因成是诗以寄》)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2-14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
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
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
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
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
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杉间塞进了四五
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
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
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
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
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
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
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
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
了高速公路
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
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
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青、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
遍布的树叶是字母。
“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
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美……”
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
劈成碎片后带回家。
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
“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
“森林里!”小孩说。
“什么森林?”
“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
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
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
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
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
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
巡查。
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
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
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
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
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
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
后就溜烟跑掉了。
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
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
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
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
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
了。
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
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
(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的严寒,为马可瓦多一家设置了极度窘迫的生存环境。
B.对一家人呼气像各种云雾的描写,既反映沉重的生活,又符合人物的形象特点。
C.上学孩子分不清树木和广告牌,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属于情节的夸张变形。
D.小说以月光下的锯木声结尾,表现了马可瓦多躲过警察后的轻松、愉快和自得。
13.小说展现出可笑又可悲的基调,请概述马可瓦多一家可笑又可悲的表现。(6分)
14.结合小说内容,探究作者塑造公路警察阿斯托弗这一形象的用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5-17题。
“鬼畜”文化的流行
黄西蒙
随着 95后、00后在互联网上话语权的增强,他们偏爱的表达方式,也在影响着网络文
化的风向,“鬼畜”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网上看不看“鬼畜”、
懂不懂“鬼畜”,已经成为区别年轻网民与“老人”的关键要素。
“鬼畜”爱好者最初只是网络二次元领域的一个小众群体,但伴随弹幕视频在国内的兴
起,“鬼畜”视频的制作者与观看者群体愈发壮大。在年轻人聚集的 B站(哔哩哔哩动画网
站)上,视频分类中就有专设的“鬼畜”区。截至 2019 年 12 月,在百度上搜索“鬼畜 B
站”,共有 6230000个相关结果,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但是,何为“鬼畜”,以及它为
何令年轻人着迷,却在舆论场上始终争议不休。甚至有人批评“鬼畜”就等同于网络恶搞,
属于网络文化中的低俗文化。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网络文化辞典《破壁书》考证的结果,“鬼畜”最早来自一个叫《最终鬼畜蓝蓝路》
的视频,它于 2008 年发布在一个日本动漫网站上。视频中真人扮演的“麦当劳叔叔”在搞
笑音乐的配合下做着夸张的动作,令人捧腹大笑,却又十分怪异。虽然人们并不明白这个视
频到底要表达什么,但这种幽默古怪的风格让年轻人颇为喜欢。此后,类似的视频在网上越
来越多,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变形、夸张、重复、演绎等形式,对一些经典的荧屏形象加以改
造,并配合“音 MAD”(一种网络音乐素材的呈现方式)来展现。
因此,“鬼畜”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对经典形象的解构。网络流行文化本身就具备“去
中心化”的特征,加上年轻人的丰富创意,“鬼畜”也包含着解构经典的快感。比如,最经
典的“鬼畜”视频之一“诸葛亮 VS 王司徒”,就是对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情节的解
构。原版中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在两军阵前痛斥魏国的王司徒,说出了“我从未见过如此
厚颜无耻之人”,这段对话被很多网友“鬼畜”,变成了极具幽默感的网络视频。越是严肃
的对话,看起来一板正经的事物,越有可能成为“鬼畜”素材。
正如英国文化学者苏珊·海沃德在《电影研究关键词》中所指出的,对视频影像的“解
构”意味着“反电影”,是对固有的意识形态的反击。因此,越是看起来经典的、严肃的内
容,越有可能成为网友解构的对象。“鬼畜”的解构意味也在于此,但也并非所有的经典都
可以被“冒犯”。
一方面,“鬼畜”的经典大多是古代历史或国外的题材,极少涉及中国近现代历史内容,
然而,电视剧《亮剑》却是个例外。《亮剑》在革命历史剧中原本就颇为另类,主角李云龙
并非一贯的革命英雄形象,这也给“意大利炮”“李云龙”等符号“被鬼畜”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被“鬼畜”的往往是经典、严肃形象里偶尔展示的诙谐一面,比如风度翩翩的诸
葛亮突然在王司徒面前“爆粗口”,影星成龙在广告里突然发出“duang”的声音等。越是
那些出人意料的语言、动作、表情,越容易产生搞怪、反讽的效果。
各种“鬼畜”视频在网上流行,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与之前被批评的网络恶搞类似,
它也遭到了“格调不高”“品味低下”等方面的批评。其实,外界不妨对年轻人的娱乐精神
保持宽容的理解,其实很多人观看、消费“鬼畜”,只是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只要它不是建立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就不必抡起道德的大棒加以批评。
实际上,“鬼畜”视频潜在的风险,并不是什么文化格调上的,而在法律层面上。比如,
一些“鬼畜”制作者随意拼接影视剧中的镜头,如果剪辑、改造内容过多,则有侵犯原版版
权之嫌。而且,一些“网红”的头像被任意“鬼畜”,也存在肖像权被侵犯的风险。这些问
题才是“鬼畜”的拥趸们需要格外注意的。至于网络文化层面上的“鬼畜”,其发展、演变
方向,自然也会随着网络文化的生态改易而变化,观察者不妨多一些耐心,从更漫长的时间
尺度上,看看这些“鬼畜”文化最终会成为何种模样。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初“鬼畜”流行于网络二次元领域的小众群体,而现在看不看、懂不懂“鬼畜”,
已经成为区别年龄的重要标准。
B.“鬼畜”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变形、夸张、重复、演绎等形式,对一些经典的荧屏
形象改造,并配以相应的音乐。
C.中国近现代历史内容极少被“鬼畜”,“鬼畜”对象大多是古代历史或国外题材。
《亮剑》被“鬼畜”是一个例外。
D.“鬼畜”视频也遭到了不少批评,例如类似网络恶搞、格调不高、品味低下等;但
这并不是它最大的潜在风险。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鬼畜”文化源头是日本动漫网站上一个搞笑视频,这个视频也奠定了“鬼畜”文
化一以贯之的幽默古怪的风格。
B.网络流行文化本身具备“去中心化”的特征,加上年轻人的创意,“鬼畜”视频常
常选择一板正经的事物为素材。
C.苏珊·海沃德对“鬼畜”文化有深入研究,她认为“鬼畜”解构经典和严肃的本质
是针对固有的意识形态的反击。
D.“鬼畜”视频制作很难摆脱侵犯版权和肖像权之嫌,但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它还会
有变化,我们需要耐心的观察。
17.从全文来看,“‘鬼畜’文化的流行”原因有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8-20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
观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
或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
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
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
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屠
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
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
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
那样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
挠,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
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
填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一持久战》)
材料二: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摘编自《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
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
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
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
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2006 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
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 2008 年
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 35个
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
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18.下列关于中医药创新所应坚持的原则,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新应以传承为主,它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
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
B.创新应以需求为基,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要做真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
“屠龙术”,实现其应用价值。
C.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必须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百折
不挠,深掘精研,这才符合“守恒”原则。
D.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需要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明志笃行,以
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补空白。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中医诊断学是在“望闻问切”的“四诊”基础上,结合“八纲”,对病人进行“辩
证”分析,从而做出诊断。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
D.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 2008 年 10 月报送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 3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20.材料三阐述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由,请简要概括其阐述的角度。
(6分)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
选。
有人说,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也有人说,同情要善加控制,否则
可能比冷淡无情更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