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小标题,大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与作用》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小标题,大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与作用》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6 21:1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六章 小标题有大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
初中语文中考专区二轮专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常见问题剖析
新知导入
试试身手
请你说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标题有什么含义?
答案:标题用“从……到……”的句式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在百草园发生的事,二是在三味书屋发生的事。
考点解析
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理解标题的含义有助于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中考阅读中常见的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
1、文章为何以《╳╳》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2、谈谈本文以《╳╳》为题的好处。
3、结合文意,说说标题《╳╳》的含义。
4、标题是否能用《╳╳》替换?请说说理由。或本文标题与《╳╳》哪个更好?
技法点拔
一、理解标题含义要注意以下四点
1、析标题字词。
就是从文章标题中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和作用。例如《秋天的怀念》一课中,“秋天”点明了时间,“怀念”点明了内容,也标明了作者的基本感情。即秋天的到来引起了“我”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表现了母子间的似海深情。
2、析标题修辞
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例如《荷叶˙母亲》。
技法点拔
3、析内容主旨
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蕴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例如《恐龙无处不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乍一看题目,这篇文章好像是写恐龙的。但仔细看课文内容,它其实不是写恐龙,而是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现象引出了地球板块理论,进而得出结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4、析背景、线索
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文章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如《散步》一文,“散步”既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又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把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几个特写镜头连缀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技法点拔
二、标题的作用
1、提示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标示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4、含蓄地或形象地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5、概括文章的内容。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快速记忆口诀:“吸读”“线”“象”,“概括”“心”“情”。其中,“吸读”指吸引读者,“线”是线索,“象”是象征,“概括”即概括内容,“心”指文章中心,“情”指作者的感情。
技法点拔
知识贯通
同样适应万能公式:
法事情人主,总线应调渡,结环不能漏。
无论是标题的含义,还是标题的作用,都可能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要么就是从这些字出发,要么就是归结到这些字。
当然“应”(呼应)“调”(基调)“渡”(过渡)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时几乎不用,但没有关系。另,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可归并到结构中去。
课堂练习
将《社戏》这个标题改为《平桥村的一夜》,好不好,为什么?
解题思路:将两个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品析出来,再进行比较。
答案:不好。以“社戏”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提示了文章的线索。并且,《社戏》这个题目,更能让能回忆起童年时在看社戏的过程中所领略到的乡村美丽的景色、所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善良的关系、小伙伴们纯真的友谊、以及挣脱了束缚的自由快乐,因而更能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激发阅读兴趣。而《平桥村一夜》虽然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但时间是“一夜”,而后文的六一公公送豆是“第二天”的事情,与文题就不相符了。并且没有突出重点“看社戏”,容易引起人其他方面的联想,不能突出中心思想。并且“平桥村一夜”较平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方面较弱一些。
拓展提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碗入梦
林清玄
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的。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我说。
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我们常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的鸟雀、蝗虫;地上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
④天空和陆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子上绑些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搂。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捉到五六只。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拓展提高
⑤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就好像爸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菜)、鸡丝肉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闸蟹是很不同的。”我对孩子说。
⑨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仔细地怀想爸爸在开山时的样子,相到我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过了六十年,时不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爸妈常入我梦来。
⑩想起那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案:本文通过叙写童年时在山里捉毛蟹、做毛蟹菜、吃毛蟹的往事,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父母的深深怀恋之情。

链接第13页
拓展提高
2、本文以《一碗入梦》为题有哪些作用?
答案:①以《一碗入梦》为题,想象奇特,能引起读者的兴趣。②标题即文章内容的总括。③标题即文章叙事抒情的线索。
解析:此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能力。根据题目中“有哪些作用”可知,答题时要按要求分条来答。可以根据口诀一条条对照来分析,特别根据题目与情节的关系,从概括内容、充当线索和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等方面加答即可。
拓展提高
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中“挑逗”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昏黄油灯下的那一大碗色美、味更美的毛蟹对孩子的诱惑。抒发了“我”对童年那段捉毛蟹、做毛蟹菜、吃毛蟹的往事的留恋,为下文抒写对父母的怀恋作了铺垫。

链接第11页
课堂总结
理解标题着手点
析标题字词
析标题修辞
析内容主旨
析背景、线索

标题的作用
1、提示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标示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4、含蓄地或形象地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5、概括文章的内容。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快速记忆口诀:“吸读”“线”“象”,“概括”“心”“情”。
板书设计
理解标题着手点
析标题字词
析标题修辞
析内容主旨
析背景、线索

标题的作用
1、提示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标示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4、含蓄地或形象地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5、概括文章的内容。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快速记忆口诀:“吸读”“线”“象”,“概括”“心”“情”。
作业布置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课后练习。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就往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作业布置
⑥我的脸羞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又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还是有一点儿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儿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一番教诲,“人啊,不管你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儿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该惩罚也征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链接第18张
作业布置
一、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 __________ 被”教诲”__________ 获得”奖励” 坚定''梦想”
二、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红色字体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第17张
三、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四、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和作用。
五、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谈。
作业答案
一、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 __________ 被”教诲” __________ 获得”奖励” 坚定''梦想”
二、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红色字体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第17张
三、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四、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作用。
五、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谈。
偷破烂
受惩罚
本议是指物品(多指废品和旧货)不可回收利用。用到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我”如果自暴自弃、沉沦随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
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因为“我”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
标题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当人生处于困顿时,只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被拭去灰尘的玻璃”一样“亮洁如新”。标题很新颖,能吸引读者,同时概括了内容,点明了主题,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一位拾荒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