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6.3 统计与概率(1)
专题3 统计与概率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熟练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的统计。
2.理性的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认识、掌握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征及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学习难点
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绘制;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征及适用范围。
一、引入新课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如何收集与整理数据,如何能准确、清晰地反映调查情况,我们通常把收集到的数据借助统计图或统计表来描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学过统计表,还有平均数。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
1. 请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查表设计的内容分工合作,进行调查统计。
2. 想一想,除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问题:
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六(1)班男 、女生人数统计图
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以及不同数据的差异。
1
折线统计图:
不仅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2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间的百分比关系。
3
小结:不同的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时,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合理选择。
达标检测
1.文峰小学参加环保活动,六个班级捡拾废弃塑料袋数量如下:
男生:一年级60个,二年级71个,三年级78个,四年级89个,五年级97个,六年级117个。
女生:一年级64个,二年级73个,三年级77个,四年级93个,五年级104个,六年级112个。
(1)请把以上数据填入下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女生
年级
数量(个)
性别
60
71
78
89
97
117
64
73
77
93
104
112
(2)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哪个年级捡拾的塑料袋最多?哪个年级最少?
六年级捡拾的塑料袋最多,一年级最少。
(4)男生一共捡拾了多少个?
60+71+78+89+97+117=512(个)
(5)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并回答。
捡拾最多的年级比最少的年级多捡多少个?
(117+112)-(60+64)=105(个)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1)要反映各年级人数占全校学生的多少,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2)记录病人住院期间体温的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3)要反映各车间的工人数量,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C
B
A
三、巩固提高
2.下面是实验小学六年级参加学校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1)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36÷(1-20%-28%-34%)=200(人)
(2)体育组的人数比音乐组多百分之几?
(34%×200-28%×200)÷(28%×200)≈21.4%
3.下图是某自行车厂去年下半年自行车产量和销售量的情况。
(1)哪几个月的产量小于销量?
9~12月的产量小于销量。
(2)这个工厂去年下半年共生产和销售的自行车分别是多少万台?
23+24+25+30+27.6+33
=162.6(万台)
19+22+27+31+33+34=166(万台)
答:这个工厂去年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和销售的自行车分别是162.6万台、166万台。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并解答。
去年下半年生产的自行车比销售的少多少?
166-162.6=3.4(万台)
答:去年下半年生产的自行车比销售的少3.4万台。
四、课堂小结
统计与概率(1)
收集——整理——制表——制图
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反映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利用身边熟悉的例子复习回顾,在教学中我采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充分展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图的各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