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庄子》二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4、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领悟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睿智哲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浪漫、幽默睿智、丰富的想象力世人皆知。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张开翅膀,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舞歌唱。但当他醒来之后,却陷入了沉思: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如果是我做梦变成蝴蝶,为什么我会体会到蝴蝶独有的飞翔之乐呢?如果是蝴蝶做梦便成了我,为什么这一切会出现在我的梦中呢?于是他就跑过去问老子,老子说:“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老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走进庄子,通过学习来感受庄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庄子的处事哲学和为人态度。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微妙元通真君”。
2.作品简介。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3.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北冥(míng) 迁徙(xǐ) 正色邪(yé) 鲲(kūn) 齐谐(xié) 抟扶摇(tuán)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三、课文释义
(一)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1)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 就是南方的大海。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④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⑤垂:悬挂。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
徙:迁移。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3)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⑨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4)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⑩水击:击水,拍打水面。⑾抟(tuán):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⑿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5)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⒀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⒁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⒂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气息,这里指风。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6)天之苍苍,其(15)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17)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8)。
(15)其,表选择 ⒃极:尽。(17)其,代大鹏 (18)已矣,罢了。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二)齐读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四、整体感知
1. 读课文,思考:短文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描述了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
2.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到大鹏了?
明确: 大鹏是由鱼(鲲)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占地有几千里,变成大鹏后,大鹏的背部占地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并简单概括层意。
五、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将鲲鹏所居之地定为“北冥”?
明确:“北冥”是特别之词,为庄子创造,含义新颖,其中透露出旷远神秘的意味,暗示着北冥是非世人所能见,亦非人智所能测的,这种意味与鲲鹏神秘的形象融为一体。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 “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明确: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3.作者把鲲鹏的居住地定为“南冥”,目的何在?
明确:把鲲鹏的目的地“南冥”与出发地“北冥”对举,表明鲲鹏从渺远幽深的极北之地迁徙至极南之地,可见其志向极远。
4.作者假借齐谐之言,有什么目的?
明确:作者假借齐谐之言,让人们相信鲲鹏的真实性。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6、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用夸张的手法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围,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六、写作特色
1.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2. 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3.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七、文言积累
1、出自本文的成语
(1)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2)扶摇直上: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3、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 , 今义: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 今义: 。
(3)天池也
古义: ,今义: 。
(4)野马也
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1)方位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5、一词多义
①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②为 其名为鲲(叫作)
化而为鸟(成为)
③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其 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
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
⑤而 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
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八、文章主旨
《北冥有鱼》一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九、课堂小结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雾气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即万物有所待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十、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的红色词语。(4分)
(1)怒而飞 ( )
(2)志怪者也 (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
(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金陵人,客此。??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衾拥覆???????????????????
D.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
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 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译文: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十一、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7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
21 《庄子》二则
第一课时
《北冥有鱼》
新知导入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浪漫、幽默睿智、丰富的想象力世人皆知。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张开翅膀,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舞歌唱。但当他醒来之后,却陷入了沉思: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我?如果是我做梦变成蝴蝶,为什么我会体会到蝴蝶独有的飞翔之乐呢?如果是蝴蝶做梦便成了我,为什么这一切会出现在我的梦中呢?于是他就跑过去问老子,老子说:“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老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走进庄子,通过学习来感受庄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庄子的处事哲学和为人态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重点)
2、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重点)
3、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重点)
4、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难点)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点击观看视频鲲鹏诞生记.mp4
视频导入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说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在道学和文史上对后世颇有影响。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微妙元通真君”。
作品简介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北冥( ) 迁徙( ) 正色邪( )
鲲( ) 齐谐( ) 抟扶摇( )
预习检查
míng
kūn
tuán
xǐ
yé
xi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习检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同“溟”,海。
大鱼名。
传说中的大鸟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
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工具书,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翻译课文。
课文释义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长到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悬挂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迁移。
天然形成的水池。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盘旋飞翔。
击水,拍打水面。
气息,这里指风。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旋风。
课文释义
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气息,这里指风。
离开。
凭借
译: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迁往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课文释义
天之 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 是则已矣。
湛蓝。
真正的颜色。
同“耶”,疑问语气词。
这样。
代大鹏。
尽头。
课文释义
罢了
译: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表选择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课文释义
齐读译文
1. 读课文,思考:短文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描述了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
2.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到大鹏了?
大鹏是由鱼(鲲)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占地有几千里,变成大鹏后,大鹏的背部占地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整体感知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并简单概括层意。
三层
大鹏的外形
大鹏的活动
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景象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将鲲鹏所居之地定为“北冥”?
“北冥”是特别之词,为庄子创造,含义新颖,其中透露出旷远神秘的意味,暗示着北冥是非世人所能见,亦非人智所能测的,这种意味与鲲鹏神秘的形象融为一体。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 “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合作探究
3.作者把鲲鹏的居住地定为“南冥”,目的何在?
把鲲鹏的目的地“南冥”与出发地“北冥”对举,表明鲲鹏从渺远幽深的极北之地迁徙至极南之地,可见其志向极远。
4.作者假借齐谐之言,有什么目的?
作者假借齐谐之言,让人们相信鲲鹏的真实性。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合作探究
5.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6、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合作探究
用夸张的手法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围,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合作探究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7.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写作特色
1.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2. 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3.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1)鹏程万里
(2)扶摇直上
:形容前程远大。
: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
1、出自本文的成语
文言积累
2、 通假字
(1)北冥有鱼
通 , 意思 。
(2)其正色邪
通 , 意思 。
冥
溟
海
邪
语气词,呢,吗
耶
文言积累
3、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 , 今义: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 今义: 。
(3)天池也
古义: ,今义: 。
(4)野马也
古义: ,今义: 。
用力振动翅膀
生气,发怒
海水运动
泛指海上运输
天然形成的水池
高山湖泊名
山野中的雾气
野生的马
文言积累
4、词类活用
(1)方位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
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方位名词
向上
奇怪
怪异的事物
文言积累
5、一词多义
去以六月息者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其正色邪 。
其视下也 。
息
大风
气息
其
连词,表示选择
代词,代大鹏
文言积累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鹏之徙于南冥也( )
文言积累
5、一词多义
的
主谓之间
为
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叫作)
(成为)
之
6、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者,……也”表判断。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文言积累
文章主旨
《北冥有鱼》一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雾气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即万物有所待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课堂小结
1. 解释下列的红色词语。(4分)
(1)怒而飞 ( )
(2)志怪者也 (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
(4)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振动翅膀
记载
向上
尽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金陵人,客此。??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衾拥覆???
D.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
C
课堂练习
3、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
课堂练习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鲲变为鹏
鹏徙南海
拟想鹏俯瞰大地
北
冥
有
鱼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