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课题:
抗衰老水果之星选拔大赛
——探究不同水果中
维生素C的含量
使用教材
本次实验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生物学》(共四册),本次实验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章的教学拓展内容,参照《生物实验册》及林拱标老师编著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的研究》进行设计。
实验器材
碘淀粉液,多种不同的水果,试管,试管架,小烧杯,滴管,吸水纸,清水,量筒,纱布等等
实验改进要点
(一)利用初中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将实验药品中的高锰酸钾用碘淀粉液取代。
改进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生物实验具有科学实验的一般特征,模拟生物科学实验的模式和程序,同时又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面。
(二)将教材中已配置好的维生素C改为利用水果果汁中的维生素C。
实验改进要点
改进目的:为了进一步点亮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维生素确实普遍存在我们的食物中。同时在水果的选择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缜密、细致的实验思维(例如:水果颜色的选择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原理
许多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不同的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维生素C能够使与单质碘发生反应,反应后单质碘变成碘离子;单质碘与淀粉发生颜色反应,而碘离子不会,故蓝色消失。并且我们发现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的果汁的量就越少。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实验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实验和动手检验实验的可行性等教学引导环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实验设计、探究能力
(二)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利用维生素C能使碘淀粉液褪色的特性,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三)不完全利用课本实验,引导学生自创实验,实验结果有可能出现不确定性,甚至出现失败结果。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有机会体会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的不确定性和有背于预测的结果,建立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四)养成良好地饮食习惯,学会健康的生活
实验教学内容
(一)自选4-6种常见的水果,预测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
(二)通过实验,总结出什么样的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丰富,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并对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作为今后自己健康饮食的参照。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理论知识准备
实验材料的选择
实验探究过程与实验结果预测
实验心理准备
量化统计参与的实验模式
实验结论的得出
实验的过程总结,实现探究实验的目的
实验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一)课前设计与实验准备
(二)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
(三)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板书呈现
实验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一)课前设计与实验准备:
1、提前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熟悉维生素C检测方法并了解用碘淀粉液检测维生素C的基本原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水果,如何通过实验观察确定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多少?
3、在明确本实验教学研究目的的基础上,阅读好本实验内容及参考资料明确实验成败关键和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遵从新课标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一)课前设计与实验准备(设计意图)
(二)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简介及注意事项)
我们设计如下实验研究的初步方案:比较七种水果(自选,自选条件由学生设计)中维生素C的含量。
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因维生素C容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浸出液应随配随用。
②为能够比较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各种果汁应从原果中提取,不得稀释,果汁之间不可互相接触。
③为保证果汁之间不互相干扰,因此我们设计分组是按参与测试水果品种数进行的,即每组实验组只参与一种水果的维生素C的测试。
④注意对果汁、滴定的碘淀粉液配制的设计,对定量测定的设计,滴定操作的设计和滴定结果的比较设计。通过量化实验结果,重复实验次数等精确操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⑤测定结果通过公共表格体现,公共表格有各项目小组共同填写完成。
(二)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图片展示)
(二)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设计意图)
本次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研究设计我们采用“分析-结论型”模式进行,这类实验设计是已给出实验的目的、方法和实验过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观察与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以及对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三)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流程)
本次开展的实验教学重于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遵循以下设计流程“熟悉教材中的实验——熟悉生活中的情景——模仿改进创造解决生活实际的‘小实验’”。
(三)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注意事项)
本实验的教学方案设计除应有学生实验各阶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外,应突出如下四方面:
①上课前要为学生寻找实验趣味性并引导并组织学生熟悉课本演示实验的操作、基本原理、实验现象。以保证实验开展的顺利。
②课前学生对被测的水果的准备,及有关该实验内容的资料收集,即课前准备的设计。
③课堂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测,以及有可能出现的与预测结果不符的实验结果的解决、处理方案。
④课后实验成果交流讨论的设计。
(三)实验教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图片展示)
提起学生实验兴趣
课前的教学准备
实验结果的展示
实验结果突发情况的处理预测
(四)教学板书呈现
板书以半成品表格呈现,表格空白部分通过学生实验操作得出的具体数据再进行填写完成,表格完成后,再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板书呈现
水果
滴数 杨
桃 荔
枝 柠
檬 雪
梨 绿
葡
萄 百香果 西
瓜 芒
果
第一次测定
第二次测定
第三次测定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发现 水果 所滴的果汁滴数最少,说明该水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填最高或最低),可以评为该次抗衰老水果之星大赛一等奖。
实验效果的评价
此次实验效果评价我们主要侧重教学目标具体化和教学目标多维度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1、教学目标具体化主要让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侧重于“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利用数学方法记录和处理数据”;
2、教学目标的多维度主要是从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进行的,包括对理论知识的熟知(知识与技能维度)、对待探究实验的操作准备与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独立整理实验数据(过程与方法维度)这三个目标,使之在实验教学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谢谢各位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