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醉翁亭记》第1课时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醉翁亭记》第1课时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7 08:58:22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
第一课时
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作者简介
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2、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3、写作背景
滁( ) 壑( ) 蔚( ) 琅( ) 潺( ) 酿( ) 辄( ) 暝( ) 晦( ) 伛偻( ) 佝偻( ) 携( ) 清洌( ) 凛冽(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翳( ) 弈者胜( )
chú

wèi
láng
chán
niàng
zhé
míng
huì
yǔlǚ
gōulóu
xié
liè
liè
yáo

gōng

1.读准字音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读准停顿
3、视频朗读欣赏
4、读出感情
吟诵要读出感情,必须处理好重音问题。
5、读准语气,注意语速
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
(1)21个“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①表判断。
②肯定或陈述。
③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解释语气(用在因果复句末)
如“故自号曰醉翁也”。
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2)25个“而”字。
泉香而酒洌: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人之乐:
而年又最高:
而乐亦无穷也:
连词,表并列(轻读)
连词,表承接(轻读)
连词,表修饰(轻读)
连词,表转折(重读)
连词,表递进(重读)
连词,表因果。
去掉“也“ ”而”进行朗读,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环滁皆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总结:去掉了“也”“而”,尽管语句的内容没有变化,但却显得有些急促,如果我们加上这些字,就能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气氛。
(3)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朗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如: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音乐欣赏《醉翁亭记》
朗读并背读课文:
带着感情反复熟悉文字,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记忆,你也可以用吟唱的方法进行背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1.《醉翁亭记》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3、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章意思,体会本文婉转优美的语言特点,欣赏作者构造的优美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写“醉”是表象,写“乐”是实质,以“醉”写“乐”的用意。
【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
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欧阳修真正是一位老人的形象了,散淡清闲。不过在文中他提到了自己“初谪滁山”,说明他自号“醉翁”时并非一个老人。实际上,他被贬滁州是在庆历五年(1045年),时年不过38岁。那么,此刻欧阳修自称“醉翁”,是不是故意将自己年龄讲老?文中有没有把他当作一位老人来描写?(“年又最高”“苍颜白发”)可见他的确将自己写成了一位老人,那么是什么使一位不到四十岁的人如此苍老呢?并且从上面的节选的《六一居士传》中,我们可以发现酒仅是“六一”中的一项,而非他生活的全部,为什么他在此时,正当盛年之时,要以醉为号呢?这就是我们学习本文的重点所在。)
3、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三、吟读,感知音韵美
1.读准字音
环滁(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 琅琊(láng yá)
潺(chán) 酿泉(niàng) 饮少辄醉(zhé) 岩穴暝(míng)
阴晦(huì) 伛偻(yǔ lǚ) 佝偻(gōulóu ) 携(xié)
酒洌(liè) 凛冽(liè) 山肴野蔌(yáo)(sù) 觥筹(gōng chóu)
阴翳(yì) 弈者胜(yì)
2.读准停顿
顿号停顿的时间最短,逗号比顿号长一点,接下来是分号、句号、段落间的停顿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视频朗读欣赏
听著名朗诵家的配乐朗读。然后进行评价,比较谁停顿的最好。
4、读出感情
吟诵要读出感情,必须处理好重音问题。
5、读准语气,注意语速
朗读指导:
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
(1)21个“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①表判断,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②肯定或陈述,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③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解释语气(用在因果复句末)如“故自号曰醉翁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2)25个“而”字。
泉香而酒洌:连词,表并列(轻读)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承接(轻读)
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修饰(轻读)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重读)
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重读)
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
去掉“也“ ”而”进行朗读,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环滁皆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学生朗读,谈感受)
总结:去掉了“也”“而”,尽管语句的内容没有变化,但却显得有些急促,如果我们加上这些字,就能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气氛。
(3)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朗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如: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音乐欣赏《醉翁亭记》
四、课后作业
背读课文:带着感情反复熟悉文字,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记忆,你也可以用吟唱的方法进行背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