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6 23: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望大陆
于右任(1962)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4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回眸历史: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在美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乡愁何来: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有什么不同? 对比分析香港和澳门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何以解愁: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变化“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最先提出:最先实践:台湾香港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八项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何以解愁: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变化江泽民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何以解愁: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变化2004年2月4日,胡锦涛对两岸形势提出四点意见:
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
二是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
三是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
四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何以解愁: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变化习近平四个坚持四个坚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何以解愁: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变化习近平四个坚持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任何时候绝不放弃使用武力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
影响: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中央人民政府倡议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影响: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从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后,台湾当局提出“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海基会
(1990年台湾)海协会
(1991年中国)民间团体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
1992年,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两个民间组织召开会议,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这就是著名的“九二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图左)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图右)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他们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汪辜会谈”。使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图左)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图右)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他们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这就是著名的“汪辜会谈”。
影响: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影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胡锦涛会见连战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在野党&执政党国共两党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影响: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
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最高领导人8、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何以解愁:海峡两岸交往人员交往
经济文化交流
不再添愁:期盼统一的实现思考:
你认为两岸能否实现统一?
如果能,你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不能,你认为存在哪些阻碍因素?有利因素:(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共同心愿;
(3)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4)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5)港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6)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7)《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提供了法律依据;
(8)“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等。不利因素(阻碍因素):(1)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约40分钟,5940字。其中提到“台湾”41次“这个国家”13次,“中华民国”5次。
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两国论一边一国论李登辉
(1988年-2000年)陈水扁
(2000年-2008年) 不利因素(阻碍因素):(2)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展望海峡两岸关系
随着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再添愁:展望未来 肩负重任促进两岸交往 推进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台湾同胞综合国力两岸人民认同支持奠定渴望祖国统一有利因素:(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共同心愿;
(3)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4)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5)港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6)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7)《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提供了法律依据;
(8)“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等。不再添愁:展望未来 肩负重任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应作出哪些努力?
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坚决拥护祖国统一。
坚决反对和谴责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敢于同不利于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本领。China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何以解愁: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变化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任何时候绝不放弃使用武力有利因素:(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共同心愿;
(3)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4)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5)港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6)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7)《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提供了法律依据;
(8)“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等。不利因素(阻碍因素):(1)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