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课 型
新
主备人
成 员
全体成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一诗歌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及辨别方向的方法。?
3.培养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些大自然中其它的指南针。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利用哪些指南针才能辨别方向以及如何辨别。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利用哪些指南针才能辨别方向以及如何辨别。
教学方法
合作 探究 讨论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课时安排
共 2 课时 第 课时
授课时间
项目
预设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请看黑板,黑板上有什么?(课前画好卡通人物)
他遇到了一个问题,他在野外迷路了!找不到方向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找到南方和北方吗?(学生回答问题)
2.对,可以用指南针!指南针很早就被我们聪明的祖先发明出来了,但是,是北宋的发明家沈括把它改良了,并且自此传到其他国家,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那么在指南针还没有被改良,携带不便的古代人们迷路了怎么办?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
在沈括改良指南针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称指南针为“司南”,现在我们也给他取名叫“司南”,要是你就是穿越到古代的司南,你遇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在野外迷路了。没有指南针,你该怎么办?我们一起翻开课本的第八十七页,《要是你在野迷了路》。
3.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节。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千万别慌张”为什么不慌张啊?要是你就是司南,一个人在野外迷了路又没有指南针,没有手机,找不到方向啊!
(学生回答)
4. 哦?大自然中真有天然的指南针?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其他章节,找一找是不是有天然的指南针,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二、初读感知
?? 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有没有天然的指南针啊?你找到了几个?
三、分章讲解
?1.?哦,老师首先听到有人说太阳!书上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化身司南的我们也看到了太阳。(在黑板上添上太阳和大树)
2.现在我们再来变身,我们不是古代的司南了,我们变成给司南指路的太阳公公好不好?现在你就是太阳了,我们来以太阳公公的身份一起读一读第二部分!“我是个忠实的”
3.啊,老师知道了。如果你们就是太阳,中午的时候你们在天空的?(南边)
??原来啊,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边,老师画的太阳对吗?有没有同学能在天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拿出准备好的图片,找同学上来贴到正确的位置)
???真不错!太阳在天空的南边,大树的影子正指着?(北方)
???那么司南的影子指向?(画出来)?有没有同学再来给大树画上影子?
4.刚才呀你们变身成了太阳,老师知道有一种东西特别怕太阳,赶快找一找,谁特别怕太阳?(积雪)
5.现在我们又变回去,变成在野外迷路的司南。咦?下雪了?
(画出雪来)
下雪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下可糟了,谁来给我们指点方向呢?
(学生回答)
沟渠里的积雪?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哦,看看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辨别南方和北方了。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不相信!我们一起像科学家一样研究研究吧。
(画出沟渠,太阳光线)
从这里(图中)看出来了,雪化的快得是?(北方)?雪化得慢的是?(南方)
真聪明,果然是小小科学家!我们赶快在书上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6.前两个方法中啊都是和太阳有关的,要是没有太阳,要是碰到了阴雨天怎么办?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部分。
7.读的真不错!下雨了,是谁来帮忙你找到方向的?(大树)
冬天过去了,大树长出了许许多多的叶子,谁来帮大树穿上衣裳?(出示树叶道具,请学生上来贴树叶)
我们一起来告诉他,哪边的树叶应该多一些?(南),哪边的应该少一些?(北)
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原来啊,书上说了,树叶稠的一面是?树叶稀的一面是?
8.真不错!可是啊,这些都是在白天,要是我们变成了司南,天黑了没有太阳了(取下太阳),一个人在野外怎么办?看看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天黑的时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原来啊,天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北极星)好,谁来在天上找一找北极星的家?(出示道具图片,请学生上来贴)
四、有感情朗读,总结全文
1.我们变身司南的这次穿越之旅马上结束了,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变身司南后遇到了那些艰难险阻,又是怎么克服的好不好?(指名读)
2.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即使是我们回到了没有现代工具的古代,只要我们细细观察,多多去想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奥妙,我们能找到的不仅仅是天然的指南针,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有趣的东西!
板
书
设
计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时??间???天然指南针 方向
白??天 太??阳 中午在南边
雪??天 积??雪 ? 化得快,北;化得慢,南
阴 雨 天 大??树 ? 树叶稠,南;树叶稀,北
黑 夜 北 极 星 ? 永远指着正北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