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4.1 寻找生物的家园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4.1 寻找生物的家园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7 09: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 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
年级
六年级


科学
课题
《寻找生物的家园》
任课
教师
巨军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材
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的首课,将学生的视角引入生物与环境的研究,借助剖析每一种动物必须在合适的环境里这一基本事实,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揭示环境对生物的意义,并突出了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学生
分析
本届六年级的学生,比较活泼,整体的学习基础较好。
设计
理念
教学内容从大处着眼,从具体抽象入手,用具体事例来研究,以小见大,让学生在对具体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中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
目标
1、理解生物栖息地的含义及意义。
2、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
3、了解生物间存在着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能够举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4、进一步熏染、提升学生对环保及爱护、保护生物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知道生物离不开合适的栖息地。
难点:观察一棵树上栖息的生物。
教学
方法
演示实验、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总结法
关键问题
如何理解栖息地?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程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
情境
引入
主题
2


谈话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读资料。
2、提问什么是家?
激发学生产生交流和思考的兴趣。
自主
合作
探究
新知
交流
展示
25


1、了解生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2、了解生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3、了解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安排学生助理,引导学生阅读P36—P39页内容。完成三导读单内容。
能在学科长指导下,完成问题评价——导读单内容。
归纳
总结
提升
3


归纳本课的知识点。
安排学术助理指导,引导全班学生归纳本课的知识点。
能在学生助理的引导下,以学科组为单位自主归纳出本课知识点,并在全班展示。
问题
训练
知识
拓展
8


出示“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关键处点拨。
在学科长引导下,完成“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并在学术助理引导下,在班级内展示。
规范
指导
提升
能力
2


评价学习,提问收获。
引导学生对学术助理评价,评选课堂之星。
积极参与,评价
教学
反思
本课学习过程中,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研究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将本课三个要解决问题:(1)交流有关家和栖息地的知识(2)了解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含义(3)说出非洲大草原上动物之间的敌对关系。分别设置在教学的前两个程序里,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与展示,使知识得到融会贯通。通过学术助理引导,学生集体归纳和提升,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知识点。最后在学术助理的引导下,完成“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本课学习,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师退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