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于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本节讲述了东北地区农业和工业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分布知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通过对东北地区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标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区域产业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经济地理问题,涉及农业、工业、交通、高新技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教学时可重点从某产业分析入手,认识其结构与布局特点。本条“标准”旨在让学生运用资料进行重要信息的提取以及分析。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农业、工业在全国皆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为了突出东北地区的区域特色,力求反映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变化,教材选取东北地区的农业和工业进行了介绍。
教学背景分析(必填)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 本节内容安排在第六章第三节,讲述了东北地区农业、工业的空间分布,通过对东北地区地理知识空间分布的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两部分内容。通过探究学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工业的实际活动案例,初步掌握分析其农业、工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业和工业的布局特点的能力。 学生情况: 在前两节内容当中已经学习了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东北地区城市和人口的分布,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知识储备上做了铺垫。本节内容的学习当中产业结构和布局特点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分析自己归纳总结出来,但对于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在课程安排当中提前给学生准备相关内容的阅读资料及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方式: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地图法、启发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语言、板书、电子白板 技术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能结合图文资料,说出东北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指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带和大豆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主要的春小麦生产基地。 会运用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粮食总生产量、人均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通过回忆上节所学的东北地区自然环境,说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 能用实例说明东北地区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发达的交通和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根据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的工业问题,指出当地工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通过对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的归纳,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和工业城市及其分布。 难点: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课题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分步导学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课堂 回顾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温故知新,为本节产业分布的学习做铺垫。
农 产 品 生 产 基 地 农产品生产基地 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视频画面。 提问: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通过视频了解到东北地区曾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之为“北大荒”,后经艰难开发成为美丽富饶的“北大仓”。使得东北地区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 1.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讨论找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小 不利条件:维度较高,热量不足 2.课件展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和东北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 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归纳图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图中小麦属于春小麦还是冬小麦?说出判断依据。 活动之后,归纳: 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1)粮食作物:玉米、水稻、春小麦和大豆。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这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中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最大的甜菜产地,这里还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 (2)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黑龙江是中国的甜菜生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3.完成p38“活动”填表。 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很高,为全国的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重工业基地 过渡:东北地区不仅农业发达,工业也很发达,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地区的工业。 1.让学生阅读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简史,首先来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概况,并简单总结。 2.读图6-36,完成39页活动题。 (1)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2)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状况有何联系? (3)议一议,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等资源。哈尔滨——动力机械,长春——运输机械,沈阳——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拥有丰富的媒、铁、石油资源密切相关。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 3.读教材38页图6-36“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和主要中心分布图,分析辽中南成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的原因。 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 4.讨论东北地区在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我为东北献良策“找问题,提措施。 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设备、管理体制、技术落后等问题。 措施: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开采和加工水平有利于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矿产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发展观光旅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有利于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5.提出“德国鲁尔区“,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从其发展过程中寻找与东北地区的相似点,及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三.板书设计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东北地区农作物及种类分布 3.农产品特点 二、重工业基地 1.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四.知识梳理 五.课后习题 1、农业生产条件:___________资源丰富,气候___________,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1)、粮食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平原相对集中。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在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平原。 二、选择题: 1.下列农作物中,在东北平原大面积分布的是( ) A.棉花、玉米 B.春小麦、甜菜 C.水稻、甘蔗 D.冬小麦、大豆 2.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A.土壤肥沃 B.地广人稀 C.气候高温多雨 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3.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和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植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对集中
B.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C.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D.吉林省是我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 4.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轻工业为主 B.轻工业和重工业均衡发展 C.以重工业为主 D.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非常落后 5.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工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 A.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动力机械基地 B.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运输机械制造基地 C.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形成了石油工业基地 D.以哈尔滨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6.关于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品位高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地理位置优越④工业基础较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①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②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③积极发展观光旅游业④进一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⑤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8.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有()
①矿区沉陷②国家政策限制③生态恶化④行业恶性竞争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故事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地区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据此完成9~10题。 9.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地区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10.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 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通过视频,在课程开始之初让学生感知本区发达的农业及简要了解其发展历史。 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导入,步步设疑,岑岑展开,让他们学会分析农业发展的有 利条件。通过活动题,提高学生读图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学会分析工业发展的条件。通过活动题,提高学生读图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和工业的概况,知道这里农产品丰富,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很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工业发展基础雄厚,但在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只有认真分析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才能更好的发展。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为知识学习和能力综合提高。在学习产业分布的时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在分析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时,比较困难。可见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能力较弱,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