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9.1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知识回顾
原子核是否能再分呢?
人们通过什么现象或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结构就是从天然放射性开始的。
打开原子核物理的大门
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 打开原子核物理大门
的一把钥匙
——物质的放射性
二、天然放射现象
1.放射性:
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
2.放射性元素: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3.天然放射现象:
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
4.具有天然放射现象的元素:
1)原子序数大于83(铋Bi)的所有元素
2)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
3)具有天然放射现象的元素种类很多,但是含量很少
5.特点: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无关(单质和化合物),与所处的温度和外加压强无关
6.本质:
射线来自原子核,是原子核的性质
7.意义:
揭示了原子核有内部结构
二、天然放射现象
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
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质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
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1.鉴别方法:
1)磁场:
2)电场: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磁场方向向里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2.射线的性质: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氦原子核
高速
电子流
高能量
电磁波
2e
4mp
-e
me
0
无静止质量
0.1C
0.99C
C
很弱
较强
很强
很强
较弱
很弱
用一张纸能挡住
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或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
原子核是能量的宝库
射线 实质 电量和质量 速度 符号 电离作用 贯穿作用
α
β
γ
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三种射线都是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的,这表明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
原子核内究竟还有什么结构?
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粒子组成的呢?
三、原子核的组成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了质子。
1.质子的发现:
1)核反应方程式:
三、原子核的组成
2)质子就是氢原子核
3)符号:
p
( )
4)电量:
电量和一个电子的电量相同
5)质量:
6)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用同样的方法从氟、钠、铝等原子中都打出质子
2.中子的发现
1)理论判断与猜测
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1932年,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了这一猜想。
2)实验验证: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又发现了中子
三、原子核的组成
>
原子核是否只是由质子组成呢?
2.中子的发现
核反应方程式:
符号:n
电量为0
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
3.原子核的组成
1)核子:
三、原子核的组成
中子
质子
统称核子
2)元素符号:
A
Z
(核)电荷数
质量数
元素符号
X
核子数
中子+质子
原子序数
质子数
4)同位素: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相同的电子数
化学性质相同。
3)原子核的质子决定了核外电子的数目,决定了电子在核外的分布情况,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拓展视野: 质子可以再分吗?
夸克的发现——
人类的探索没有止境
或许夸克还可以再分,人类的探索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