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情境互动课型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七章 第2节 弹力情境互动课型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17 21: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2节 弹力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思考:这些运动都利用了什么力?
【新课导入】
思考:这些运动都利用了什么力?
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形变
用手对橡皮筋、弹簧、气球、橡皮泥施加力的作用
【重点探究】
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
形变: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塑性: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得出结论: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自身的感受
弹 力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我们常见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思考:
用手挤压玻璃瓶或压桌面,玻璃瓶或桌面发生形变吗?
玻璃瓶的形变
桌面的形变
活动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用不同的力拉橡皮筋
观察:橡皮筋的形变程度
分析:橡皮筋的形变与拉力的关系
2.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
结论:外力越大,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程度的关系
活动三: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活动要求:在弹簧下挂钩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的伸长量,分析得到的数据
次数 钩码的个数/个 弹簧的伸长量/cm
1
2
3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温馨提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当拉力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也会发生塑性形变,即撤去拉力后,不能恢复原状。
活动四:观察弹簧测力计
活动要求: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4.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的特点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0”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
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
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弹簧测力计倒拉
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指针未指零就使用
A
B
C
评一评,指出不当之处
读一读: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0~5 N
分度值:0.2 N
量程:0~2.5 N
分度值:0.05 N
量程:0~10 N
分度值:0.2 N
1.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拉力、压力等都属于弹力。
2.力的测量
工具: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
原理: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使用方法:
观察
调零
读数
1. (2014·宜昌中考)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C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A
( )
3. (2015·衡阳中考)
B
4.(2015·苏州中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4
5.在物理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_测量力的大小,
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制成的。加在它两边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______。
弹簧测力计
量程
弹簧的伸长量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6.(2014?益阳中考)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 ?所挂钩码数量N(个) ?0 ?1 ?2 ?3 ?4 ?5 ?6
? ?弹簧长度L(cm)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
?伸长量△L(cm) ?0 ?0.55 1.09? ?1.64 ?2.17 ?2.73 ?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
据是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
的分度值是 。 (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
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
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m(未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14.2
1mm
3.28
解析: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像
今天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你也许就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