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感悟诗意,理解冰心“爱的哲学”和她对爱心、崇高、纯真等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美好的诗句,体会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完成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感受美好的诗句,体会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所了解到的现代诗歌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2.有一位叫作冰心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叫作《繁星》的诗集,你们想读一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繁星》中的三首诗,走近诗歌,走进诗人的心里。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藤”。
2.学生自读诗歌,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灭、藤、萝、膝”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灭、躲”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涛”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音频文件的方法;学习“繁、漫”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繁”书写时下部“小”的两点呼应。
“漫”左窄右宽,点成弧形,中部较扁,撇捺舒展。
“灭”横画微倾,两点呼应,撇画先直后弯。
“藤”下部四点勿忘记,撇捺舒展 。
“萝”中部较扁,撇画伸展,点不出头。
“膝”左窄右宽,四点向心。
“涛”三点弧形,撇画向左穿插,勿忘最后一笔点。
“躲”左部瘦长,几不出钩,撇捺舒展。
(3)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系:繁(繁琐)—紧(紧张)—紊(有条不紊)
曼:漫(漫长)—慢(缓慢)—馒(馒头)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3.你了解诗人吗?
明确: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长乐人,作家,诗人。其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4.思考:说说《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这两首诗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繁星(七一)》主要是回忆童趣、自然之趣,讴歌母爱;《繁星(一三一)》通过反问大海、星星不可能没有光,花也不可能没有香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歌颂、思念之情。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繁星(七一)》。
(1)“这些事”指哪些事?
明确:指“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读诗中的“这些事”,你脑海中想到的是什么?
明确:圆月、凉棚、蟋蟀、母亲……月明星稀的夜晚,园子里一片静谧。一家人坐在凉棚下乘凉赏月。一个小孩子赖皮地非要躺在妈妈的膝上。无心赏月的几个孩子在紫藤萝下寻找着发出声响的小生物。
(3)品读《繁星(七一)》这首诗,想一想诗人究竟想表达什么。
明确:通过叙写诗人童年的记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兴趣以及对童年、母亲的怀念。
2.学习《繁星(一三一)》。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连续地反问,表明说话人对大海充沛强烈的感情,增强诗句的气势和说服力;排比的运用,表达了强烈奔放的感情,激发了读者感情,加深了读者对大海的印象。
(2)“大海”仅仅是指海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里的“大海”不仅仅指海,大海默默哺育周边的生物,由海及人,让诗人不禁想到自己的母亲。这首诗表面写对大海的思念,实则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讴歌和赞颂。
3.学生自由读这两首诗,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疏通了字词,整体感知了这两首诗,知道了诗人对童年、自然、母爱的赞颂,让我们带着这种赞美之情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首诗吧!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繁星 漫灭 紫藤萝 膝盖 波涛 闪躲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以及本课的前两首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剩下的这首《繁星(一五九)》。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朗读指导:这首诗要以饱含深情的语调来朗诵。
3.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诗人通过写鸟遇风雨时归巢和自己遭到风雨时回归到母亲的身边的两种类似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依赖,对母爱的赞美。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诗中出现了两次“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天上的风雨:自然界中的风雨;心中的风雨: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些感情是从哪些具体的诗句体现出来的?
明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母爱的赞美。从“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一句可以看出对母亲的依赖,在诗人看来,母亲的怀抱是永远的避风港湾。
3.写母亲的诗歌,为什么要写到鸟儿呢?
明确: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母亲对儿女的保护和关爱。诗人借鸟儿遭遇风雨类比人类受到打击、挫折,首先想到的是得到母亲的庇护,投向母亲的怀抱,这一生动形象的比拟将冰心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
4.读完这三首小诗后,你有何感悟?
明确:天下的母爱都是神圣、无私而伟大的!
拓展:
《繁星》这部诗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是啊!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他们可能不善于表达,但是疼爱孩子的心是毋庸置疑的。妈妈每天为孩子准备的丰盛的餐食,想说却未说出口的话语……这些都是她默默付出的爱啊!那么你们在接受父母疼爱的同时能做什么呢?能做的就是学会独立自主,少让他们操心。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去读一读《繁星》这部诗集里的其他作品,相信读完后大家会对这几首诗有更深的体会。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