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与意图
青岛西海岸新区井冈山路小学 薛白 李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这为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做了一定的铺垫,要强调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一定要注意数位对齐,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积极探索和教师的巧妙讲解来让学生掌握其方法。
【教学目标】
1.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十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对结果做出估算,并说明根据。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两位数乘十和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街吗?在你们心中印象最深的街景是怎样的?
请同学自己说一说。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街景图。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
学生观察情境图,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自由进行提问,从而唤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认识,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预设 1: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
预设 2: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
【设计意图】观察并猜想是推动数学理论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课件的演示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奠定基础。
(二)解决问题一
谈话: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那么,这节课我们逐一来解答。先来解答:
1.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你能算出得数吗?说说怎么算的?
老师呢有两种计算方法,请同学们仔细听,看你们是否也想了。
课件出示:
方法一:推理的方法
10个十是100
30个十是300
36个十是360
36×10=360(个)
方法二:添0的方法
36×10等于36个10,所以在36的后面添一个0。
36×10=360(个)
谈话:同学们,这两种方法你都想到了吗?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迅速写出以下几道题的答案吧!
2.练习:
63×10= 18×10=
10×52= 70×10=
45×10= 30×10=
(三)解决问题二
一共有多少个蓝气球?
1.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学生1:把20看作2×10
30 × 2 = 60
60 × 10 = 600
预设学生2:3×2得6,因为3后面有1个0,2后面有一个0,所以6后面加2个0.
同学们,这两种方法你都想到了吗?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迅速写出以下几道题的答案吧!
2.练习:
40×20 = 50×70 =
80×30 = 60×40 =
90×40 = 50×60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探究、经历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方法。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探究,相信你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结合着自己的计算过程,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过程,独立思考探究。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一起总结: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先不看后面的0,先算前面的,因数后面有几个0再在积的后面加几个0。比如:40×20=800,可以先算4×2=8,两个因数的后面一共有2个0,就在积的后面加2个0,最后答案是800。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进一步的总结和深入,让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梳理与提升,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全面概括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 口算
49×10= 10×57= 23×10= 12×10= 54×10=
40×30= 50×40= 30×50= 60×30= 80×20=
2. 算一算,填一填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练习既是对新知识的巩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感受数学的学科魅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但总结结论,更强调学习过程,让学生回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发现的一些规律。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