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2019春?镇康县期中)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约为 1.01×105 Pa; 马德堡半球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解: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约为1.01×105P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说明了大气压强存在。
故答案为:1.01×105;马德堡半球。
2.(2019秋?宝山区期中)地球周围的大气与液体相似,都具有 流动性 性且都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因此它们对处于其中的物体的各个侧面都会产生压强;水总是会往低处流,空气也是从气压 大 (密度大)的地方往气压 小 (密度小)的地方流动,从而形成风。
解:大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因此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气体由气压大的地方被压向气压小的地方,即由密度大的地方流动到密度小的地方,从而形成了风。
故答案为:流动性;大;小。
3.(2018春?盐城期末)小明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大气压 作用,把墨水压进笔胆里,将装有墨水的钢笔一甩,墨水被甩出,这是由于墨水具有 惯性 ,用钢笔写字,笔胆里的墨水的密度 不变 。
解:吸钢笔水时,把里面的空气挤出,里面压强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笔胆内压强,因此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把钢笔水压进笔胆里。
钢笔一甩,钢笔水就被甩出,这是由于钢笔水具有惯性,在钢笔停止运动时,钢笔水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在使用钢笔写字时,笔中墨水的体积在不断减少,质量也随之减小,而墨水这种物质没变,所以其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大气压;惯性;不变。
4.(2019春?重庆月考)著名的 托里拆利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76 cm水银柱高。
解: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一根玻璃管测出了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76cm=760mm,水银柱的上方为真空,所以当时大气压等于76cm即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也就是后来规定的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76。
5.(2019春?营山县校级期末)某地大气压强为1×105Pa,则作用在0.02m2面积的大气压力为 2000 N.在此地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玻璃管内用的液体如果换成煤油,那么玻璃管的长度大约 12.5 m(ρ煤油=0.8×103kg/m3)。
解:(1)根据压强的公式,将某地大气压强的值和作用面积代入公式得F=pS=1×105Pa×0.02m2=2000N。
(2)由p=ρ液gh可得,玻璃管的长度:
h===12.5m。
故答案为:2000;12.5。
二.选择题(共9小题)
6.(2019?莘县一模)以下是物理教材中演示实验或示例图片,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木桶爆裂 B.鸡蛋吸进瓶里
C.吸盘吸在墙上 D.覆“杯”实验
解:A、木桶爆裂,证明了液体压强的存在,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
B、图中,去壳熟鸡蛋进入瓶内,是典型的“瓶吞鸡蛋”实验,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B不合题意;
C、图中,吸盘吸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不合题意;
D、图中,杯口的纸片不下落,是典型的“覆杯实验”,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7.(2019春?和平区期中)如图中的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火车轨道 B.锅炉水位计
C.用吸管吸饮料 D.拦河大坝
解:A、火车轨道的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B、锅炉水位计,水位计上端和锅炉炉身的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是连通器,故B错误;
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大气压,故C正确;
D、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让拦河坝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C。
8.(2019?邵阳模拟)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D.吸盘可以压在墙壁瓷砖上
解:ACD、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吸管吸瓶中的牛奶、吸盘可以压在墙上,三个实例都由于大气压作用的缘故,所以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故ACD正确;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是由于受到推力作用的缘故,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误。
故选:B。
9.(2019?昌平区二模)如图,把装满水的瓶子口朝下放置浸入水中。将瓶子慢慢向上提起,当瓶子有一部分已从水中提出,但瓶口依然在水面下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中的水将全部流出,瓶子变成空的
B.瓶中的水不流出,瓶中仍充满水
C.露出水面的那段瓶子是空的,浸在水面下的那段瓶子里有水
D.无法确定瓶内是否有水
解:瓶中的水所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可以通过公式p=ρgh进行估算,我们知道,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水银柱的高,而水的密度远低于水银的密度,计算可知,大气压能支持约10m高的水柱,瓶的高度不过才几十厘米,水的压强远小于大气压,大气压完全可以托住它,因此,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充满水,故B正确。
故选:B。
10.(2019春?市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有水的容器内,在水中有一个小试管开口向下竖起浮于水面上,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差为h,当将容器封闭并向外抽气时( )
A.h不变,H增大 B.h和H增大
C.h增大,H不变 D.h增大,H减小
解:由于试管仍要处于漂浮状态,则浮力和重力相等,试管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也不变,由于试管的横截面积不变,则H不变。
小试管开口向下竖起浮于水面上时,p试管=p容器+ρ水gH;当将容器封闭并向外抽气时,容器内气体体积要增大,气体压强减小,管内封闭气体体积要增大,则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差h变大。
故选:C。
11.(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小明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设计的方案如图所示,若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以上都有可能
解:由于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若活塞与注射器壁不完全密封,会引起测力计示数偏小,所以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总是会偏小。
故选:B。
12.(2019?禹州市三模)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山上大气压低,钢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高压锅内气压大于锅外的大气压,所以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解:A、大气压随着高度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所以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故A正确;
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B正确;
C、用吸管吸饮料时,嘴里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到嘴里,故C正确;
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内的气压越高,沸点高,锅内的水越不容易沸腾,故D错误。
故选:D。
13.(2019春?忻城县期中)将一根两端开口的毛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瓶中,塞紧橡皮塞。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气,水沿毛细玻璃管上升,制成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若将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不考虑温度影响,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
解: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上升。
故选:A。
14.(2019?吉林模拟)如图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C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液体匀速下滴,且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为外界大气压与瓶A中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差,瓶A中的液体面下降,液体产生的压强就减小,所以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会增大,①错误,②正确。
进气管C处的压强为大气压强,不变化,从C到滴壶B之间的液柱高度不变,所以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是不变的。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5.(2019?苏州模拟)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活塞 (针筒/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 静止 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偏小 (偏大/不变/偏小)。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减小摩擦;二是提高活塞的 气密性 。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C (A/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
解:(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活塞与地面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活塞是静止的;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
(2)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即有残余气体,注射器内还会有一定气压,这样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3)涂抹凡士林的好处:一是减小摩擦,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4)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C;
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故答案为:(1)活塞;静止;二力平衡;(2)偏小;(3)气密性;(4)C;。
16.(2019?兴化市二模)小明利用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值进行估测。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排尽筒内空气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 注射器筒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全部刻度部分 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算出面积;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用测得的和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同组的小王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时的实际气压值 偏小 。
(3)小华一组实验多次后发现测量结果总比当时的实际气压值大得多,于是小华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目的是测出 摩擦力 ,从而在最终计算的过程中将其考虑进去。
解:(1)A.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排尽筒内的空气;
B、由图知,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即可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容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S=;
D、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可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2)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这些气体的压力会和外部大气压力抵消一部分,这样测得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减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3)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加上摩擦力,从而使大气压力的测量值偏大;所以小华的这一实验步骤,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答案为:(1)A.排尽筒内空气;B.注射器筒;C.全部刻度部分;D.;(2)偏小;(3)摩擦力。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7.(2019?梁溪区一模)物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测量大气压强装置,其中弹簧的伸长长度(△L)跟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0ml(lml=lcm3),全部刻度的长度为20cm,电源电压为6V,电阻Ro的阻值为5Ω,电阻R是长20cm、阻值20Ω的均匀电阻丝,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1)该气压计使用前先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端,并用橡皮帽将注射器孔封闭,这样做的目的是: 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 。
(2)当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将弹簧右端固定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向左
拉弹簧另一端使活塞右端滑动到注射器的中部静止,然后将弹簧左端固定在支架上,如图甲所示,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摩擦忽略不计、注射器内视作真空,此时,弹簧对活塞的拉力F 等于 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F大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1 cm.(取1标准大气压=l.0×l05Pa)
(3)将滑片固定在弹簧右端,调节电阻丝R的位置,使其和滑片接触良好且滑片位于R的中点,当大气压强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该装置测得的外界最大气压值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解:(1)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
(2)由题意可知,当活塞处于静止时,其所受的大气压力与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二者的大小相等;
活塞的横截面积:由V=SL得,S===1cm2=1×10﹣4m2,
由公式p=得,F=pS=1.0×105Pa×1×10﹣4m2=10N,
读图乙可知,当F=10N时,△L=1cm。
(3)当滑片位于R的中点时,R滑==10Ω,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R滑+R0=10Ω+5Ω=15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4A,
电压表的示数为:U0=IR0=0.4A×5Ω=2V。
当大气压强增大时,滑片向右滑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流变大,则定值电阻分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4)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所以电压表示数为3V时,大气压的值最大;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6A;
由I=得: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1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得:
R滑1=R总﹣R0=10Ω﹣5Ω=5Ω,
由于变阻器R是长20cm、阻值20Ω的均匀电阻丝,所以当R滑1=5Ω时连入电路的长度为5cm;
根据活塞右端滑动到注射器的中部静止,即连入电路的长度为10cm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1cm;
可知:连入电路的长度为5cm;弹簧伸长的长度△L1=△L+(s0﹣s1)=1cm+(10cm﹣5cm)=6cm,
读图乙可知,当△L1=6cm时,F1=60N,
所以此时的大气压p0′=p1===6×105Pa。
大气压为6×105Pa时,活塞受到压力F1=60N,
由图可知,F1=60N时,弹簧伸长量为△L2=6cm;
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长度为:s2=s0﹣△s=10cm﹣6cm=4cm;
弹簧在中点时已经伸长了1cm(中点到右端距离为10cm),现在又伸长了5cm,滑动变阻器最后接入的长度仍是5cm,
由于变阻器R是长20cm、阻值20Ω的均匀电阻丝,则滑动变阻器阻值为R滑2=5Ω,
则电路中电流I2===0.6A,
R消耗的功率P2=I22R滑2=(0.6A)2×5Ω=1.8W。
故答案为:(1)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2)等于;1;(3)增大;(4)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是1.8W。
18.(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小金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用哪一个注射器。
(2)小金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解:(1)因甲、乙、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2cm2,
①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0.5cm2,即0.00005m2时,由P=,可得F1=pS1=105Pa×0.00005m2=5N;
②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即0.0002m2时,由P=,可得F2=pS2=105Pa×0.0002m2=20N,
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乙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
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
(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
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故答案为:(1)应该选用甲注射器;(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共5小题)
1.(2019春?镇康县期中)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托里拆利精确的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约为 Pa;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2019秋?宝山区期中)地球周围的大气与液体相似,都具有 性且都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因此它们对处于其中的物体的各个侧面都会产生压强;水总是会往低处流,空气也是从气压 (密度大)的地方往气压 (密度小)的地方流动,从而形成风。
3.(2018春?盐城期末)小明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 作用,把墨水压进笔胆里,将装有墨水的钢笔一甩,墨水被甩出,这是由于墨水具有 ,用钢笔写字,笔胆里的墨水的密度 。
4.(2019春?重庆月考)著名的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 cm水银柱高。
5.(2019春?营山县校级期末)某地大气压强为1×105Pa,则作用在0.02m2面积的大气压力为 N.在此地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玻璃管内用的液体如果换成煤油,那么玻璃管的长度大约 m(ρ煤油=0.8×103kg/m3)。
二.选择题(共9小题)
6.(2019?莘县一模)以下是物理教材中演示实验或示例图片,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木桶爆裂 B.鸡蛋吸进瓶里
C.吸盘吸在墙上 D.覆“杯”实验
7.(2019春?和平区期中)如图中的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火车轨道 B.锅炉水位计
C.用吸管吸饮料 D.拦河大坝
8.(2019?邵阳模拟)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D.吸盘可以压在墙壁瓷砖上
9.(2019?昌平区二模)如图,把装满水的瓶子口朝下放置浸入水中。将瓶子慢慢向上提起,当瓶子有一部分已从水中提出,但瓶口依然在水面下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瓶中的水将全部流出,瓶子变成空的
B.瓶中的水不流出,瓶中仍充满水
C.露出水面的那段瓶子是空的,浸在水面下的那段瓶子里有水
D.无法确定瓶内是否有水
10.(2019春?市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一个有水的容器内,在水中有一个小试管开口向下竖起浮于水面上,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差为h,当将容器封闭并向外抽气时( )
A.h不变,H增大 B.h和H增大
C.h增大,H不变 D.h增大,H减小
11.(2019春?崇川区校级期中)小明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设计的方案如图所示,若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以上都有可能
12.(2019?禹州市三模)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山上大气压低,钢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高压锅内气压大于锅外的大气压,所以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13.(2019春?忻城县期中)将一根两端开口的毛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瓶中,塞紧橡皮塞。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气,水沿毛细玻璃管上升,制成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若将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不考虑温度影响,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无法判断
14.(2019?吉林模拟)如图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C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液体匀速下滴,且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③在瓶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④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5.(2019?苏州模拟)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针筒/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 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 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不变/偏小)。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减小摩擦;二是提高活塞的 。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 (A/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
16.(2019?兴化市二模)小明利用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值进行估测。
(1)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目的是 ,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的长度,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算出面积;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用测得的和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同组的小王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时的实际气压值 。
(3)小华一组实验多次后发现测量结果总比当时的实际气压值大得多,于是小华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目的是测出 ,从而在最终计算的过程中将其考虑进去。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7.(2019?梁溪区一模)物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测量大气压强装置,其中弹簧的伸长长度(△L)跟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0ml(lml=lcm3),全部刻度的长度为20cm,电源电压为6V,电阻Ro的阻值为5Ω,电阻R是长20cm、阻值20Ω的均匀电阻丝,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1)该气压计使用前先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端,并用橡皮帽将注射器孔封闭,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当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将弹簧右端固定在注射器的活塞上,向左
拉弹簧另一端使活塞右端滑动到注射器的中部静止,然后将弹簧左端固定在支架上,如图甲所示,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摩擦忽略不计、注射器内视作真空,此时,弹簧对活塞的拉力F 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F大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cm.(取1标准大气压=l.0×l05Pa)
(3)将滑片固定在弹簧右端,调节电阻丝R的位置,使其和滑片接触良好且滑片位于R的中点,当大气压强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该装置测得的外界最大气压值时,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18.(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小金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请通过计算说明应该选用哪一个注射器。
(2)小金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