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提升篇)(华师大版)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1~10
11~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得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019·梧州)是下列那个方程的解( )
A.
B.
C.
D.
(2019·河南七年级期末)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2019·湖北七年级期末)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由得
由, 得
由, 得
由, 得
(2019·河南七年级期中)下列解方程过程,正确的是( )
由移项得
由去分母得
由去括号得
由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019·重庆)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
A.
B.
C.
D.
(2019·湖南长郡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无解,则的值为(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整式的值随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则关于的方程的解为( )
A. 11岁
B. 12岁
C. 13岁
D. 14岁
(2019·北京七年级期末)《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格几何?”译文:“假设有若干人共同出钱买羊,如果每人出5钱,那么还差45钱;如果每人出7钱,那么仍然差3钱,求买羊的人数和羊的价格.”设羊是钱,则可列方程为( )
(2019·河南七年级期末)某竞赛试卷由26道题组成,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小强虽然做了的全部的26道题,但所得总分为零,他答对的题有( )
A. 20道
B. 15道
C. 10道
D. 8道
(2019·安徽七年级期中)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慢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慢车出发30分钟后,一辆快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两车相继到达终点乙地.在这过程中,两车相距恰好10千米的次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2019·甘肃初一期末)如果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的值是______.
(2019·江西期末)如果是方程的解,则 .
(2019·扬州)小明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误将“”看成了“”,得方程的解为,则原方程的解为 .
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整数,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的值为 .
(2019·辽宁期末)一列方程如下排列:
的解是,
的解是,
的解是,
……
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写出其中解是的方程为 .
解答题(共75分)
(16分)解下列方程:
(8分)解下列方程:
(7分)(2019·浙江)已知方程与关于的方程的解相同.
(1)求方程的解;(2)求的值.
(7分)(2019·江苏七年级月考)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17.5,乙的速度是15.经过几个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
(9分)(2019·扬州七年级期末)已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
求和的值;
若满足关系式,求的值.
(9分)某公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购票张数
1-50张
51-100张
100张以上
每张票的价格
13元
11元
9元
七一班和七二班共101人去公园游玩,其中七一班人数不足50人,经计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级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207元,问:
两班各有多少学生?
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多少钱?
如果七一班单独组织去公园游玩,若你是组织者,将如何购票更省钱?
(9分)(2019·重庆初一月考)(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数轴上点、点表示的数为a、b,则、两点之间的距离,若,则可简化为;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两点,分别表示为、,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综合运用)
(1)运动开始前,、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线段的中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
点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点B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
(10分)(2019·河南七年级期末)已知直线上有一点O,点A、B同时从O出发,在直线上分别向左、向右作匀速运动,且A、B的速度比为1:2,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 2时,AB = 24 cm.此时:
①在直线l上画出A、B两点运动2秒时的位置.点A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 cm/s;点B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 cm/s.
②若点P为直线上一点,且PA-PB = OP,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点A、B按原速度同时向左运动,再经过几秒,OA = 3OB?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提升篇)(华师大版)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1~10
11~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得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2019·梧州)是下列那个方程的解(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选项的方程解为,故错误;B选项的方程解为,故错误;C选项的方程解为,故正确;D选项的方程属于一元二次方程,但代入,等式不成立,故错误.
故选C.
【点睛】考查方程的解.逐一解方程可求解;或者把代入各选项中的方程,看看等式是否成立.
(2019·河南七年级期末)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答案】D
【解析】A选项是二元一次方程,故错误;B选项属于一元二次方程,故错误;C选项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整式,故错误;D选项属于一元一次方程,故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指数为1.
(2019·湖北七年级期末)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由得
由, 得
由, 得
由, 得
【答案】B
【解析】A选项由得,故错误;B选项由, 得,故正确;
C选项由, 得,故错误;D选项由, 得,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
(2019·河南七年级期中)下列解方程过程,正确的是( )
由移项得
由去分母得
由去括号得
由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答案】D
【解析】A选项,由移项得,故错误;
B选项,去分母得,故错误;
C选项,去括号得,故错误;
D选项,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故正确.
故选D.
(2019·重庆)关于的方程的解是,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把代入方程得,故.
故选B.
(2019·湖南长郡期中)已知关于的方程无解,则的值为(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则、异号或者,所以.
故选D.
整式的值随的取值不同而不同,下表是当取不同值时对应的整式的值,则关于的方程的解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得,从表中可知.
故选B.
(2019·北京七年级期末)《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格几何?”译文:“假设有若干人共同出钱买羊,如果每人出5钱,那么还差45钱;如果每人出7钱,那么仍然差3钱,求买羊的人数和羊的价格.”设羊是钱,则可列方程为( )
【答案】D
【解析】解:设羊的价格为钱,则依题意可得.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2019·河南七年级期末)某竞赛试卷由26道题组成,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小强虽然做了的全部的26道题,但所得总分为零,他答对的题有( )
A. 20道
B. 15道
C. 10道
D. 8道
【答案】C
【解析】解:设小强答对了道题,答错就是道题,则他答对的题得分是,答错扣分为,总分为0,说明得分和扣分相等,即有,解得.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找到等量关系“得分和扣分相等”是解题关键.
(2019·安徽七年级期中)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慢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慢车出发30分钟后,一辆快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两车相继到达终点乙地.在这过程中,两车相距恰好10千米的次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解:此过程有四种可能:(1)快车未出发,两车相距10千米;(1)快车追赶慢车时,两车相距10千米;(3)快车超过慢车10千米;(4)快车已经到达目的地,慢车距离目的地还有10千米.
设快车行驶时间为小时,以题意分类讨论有:(1)快车未出发,慢车行驶了小时,两车此时相距10千米;(2)快车已出发,则,解得,此时慢车行驶40千米,快车行驶30千米;(3)快车超过慢车但未到达乙地,则,解得,此时慢车行驶80千米,快车行驶90千米;(4)快车到达目的地,慢车行驶170千米,此时两车相距10千米.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按情况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2019·甘肃初一期末)如果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的值是______.
【答案】1
【解析】如果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则.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019·江西期末)如果是方程的解,则 .
【答案】
【解析】如果是方程的解,那么,则.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负指数幂的知识.
(2019·扬州)小明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误将“”看成了“”,得方程的解为,则原方程的解为 .
【答案】
【解析】把代入,解得,所以原方程为,解得.
【点睛】“错题错解”.
【无敌妙招】本题中因为方程中只有“”,小明误将“”看成了“”时,实际上得到的错误的解“”就是原方程正确的解的“相反数”,所以原方程正确的解为.
已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整数,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的值为 .
【答案】8或10
【解析】方程变形为,由题意得或.
(2019·辽宁期末)一列方程如下排列:
的解是,
的解是,
的解是,
……
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写出其中解是的方程为 .
【答案】
【解析】根据观察得到的规律:方程第一个式子的分子是,分母是方程解的2倍;第二个式子的分子是减去比方程解小1的数,分母是2.所以解是的方程为.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观察方程得出规律是解题关键.
解答题(共75分)
(16分)解下列方程: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8分)解下列方程:
【答案】(1)或;(2)或.
【解析】(1)由得或,所以或;
(2)由得或,所以或.
(7分)(2019·浙江)已知方程与关于的方程的解相同.
(1)求方程的解;(2)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1)方程变形得,解得;
(2)把代入得,解得.
(7分)(2019·江苏七年级月考)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17.5,乙的速度是15.经过几个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
【答案】经过1小时或3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
【解析】两人相距32.5千米有两种情况:(1)未相遇,两人相距32.5千米;(2)相遇后,两人相距32.5千米.
设经过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则:
第一种情况,列方程为,解得;
第二种情况,列方程为,解得.
答:经过1小时或3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
【点睛】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本题分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找到等量关系求解.
(9分)(2019·扬州七年级期末)已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
求和的值;
若满足关系式,求的值.
【答案】(1),;(2)或.
【解析】(1)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即,
把代入方程,得,解得;
(2)把代入,得,即或,解得或.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9分)某公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购票张数
1-50张
51-100张
100张以上
每张票的价格
13元
11元
9元
七一班和七二班共101人去公园游玩,其中七一班人数不足50人,经计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级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207元,问:
两班各有多少学生?
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多少钱?
如果七一班单独组织去公园游玩,若你是组织者,将如何购票更省钱?
【答案】(1)七一班48人,七二班53人;(2)可省298元;(3)48人买51个人的票,可以更省钱.
【解析】(1)设七一班有人,则七二班为人,因为共应付1207元,可知另一个班的人数少于100人,依题意列方程得,解得.所以七一班48人,七二班53人.
(2)由题意得(元),所以可省298元.
(3)由(1)可知七一班48人,要想享受更大优惠,可以多买3张票,
则,,
所以当七一班单独去公园游玩时,48人买51个人的票,可以更省钱.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设计方案问题.解答时,注意理解表格中人数所对应的优惠政策是关键.
(9分)(2019·重庆初一月考)(背景知识)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数轴上点、点表示的数为a、b,则、两点之间的距离,若,则可简化为;线段的中点表示的数为.
(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两点,分别表示为、,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以每秒2个单位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综合运用)
(1)运动开始前,、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线段的中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
点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点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
【答案】(1),;(2),;(3)、两点经过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
【解析】(1)运动开始前,、两点的距离为;
线段的中点所表示的数为.
(2)点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点运动秒后所在位置的点表示的数为.
(3)设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两点秒后会相遇,根据题意得,解得,
则.
答:、两点经过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移动与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题中的条件找到适当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0分)(2019·河南七年级期末)已知直线上有一点O,点A、B同时从O出发,在直线上分别向左、向右作匀速运动,且A、B的速度比为1:2,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 2时,AB = 24 cm.此时:
①在直线l上画出A、B两点运动2秒时的位置.点A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 cm/s;点B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 cm/s.
②若点P为直线上一点,且PA-PB = OP,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点A、B按原速度同时向左运动,再经过几秒,OA = 3OB?
【答案】(1)①4,8;②或;(2)或
【解析】(1)①设点A运动的速度为cm/s,点B的运动速度为cm/s,
由题意,得解得:
即点A运动的速度是4 cm/s,点B的运动速度是8 cm/s;
故答案为:4,8;
②如图2,当P在线段AB之间时,
∵PA = OA + OP,PA = OP + PB,
∴OA + OP = OP + PB,
∴OA = PB = 8,
∴OP = 8.
∴
如图3,当P在AB的延长线上时,
∵PA = OA + OP,PA = OP + PB,
∴OA + OP = OP + PB,
∴OA = PB = 8,
∴OP = 24
∴
答:或
(2)设A、B同时按原速向左运动,再经过秒OA = 3OB,由题意得
或,
解得:或
答:再经过或秒时OA=3O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移动与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题中的条件分类讨论,找到适当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