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和应用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和应用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8 16: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与实验设计
3.置换反应后溶液和滤渣成分的判断
预测2019年命题方式是根据金属的化学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分析、判断、选择或解答有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包括反应化学方程式)等,或者是反过来考查。
知识回顾:
1.置换反应:一种( )与一种( )反应,
生成另一种( )和另一种( )的反应。
表达式: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A+BC==B+AC
训练题型1: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方法指导:
①根据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
②根据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能与酸反应比不能与酸反应的活动性强;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
③根据与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1.(岳阳中考)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练习1.(桂林中考)铁(Fe)、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Fe丝插入Mn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12溶液中,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u、Mn、 Fe B.Mn、Fe 、Cu
C.Fe 、Mn、Cu D.Fe、Cu、Mn
C
B
训练题型2: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方法指导: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依据进行判断。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 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前置后)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例2.(郴州中考)如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
D
更正:2Al+3CuSO4===3Cu+Al2(SO4)3
练习2. (北京中考)有X、Y、Z三种二价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H)>Y>Z,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X+H2SO4===XSO4+H2↑
②Y+H2SO4===YSO4+H2↑
③Z+X(NO3)2===Z(NO3)2+X
④Y+Z(NO3)2===Y(NO3)2+Z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④
B
训练题型3:判断反应后滤渣和滤液的成分
方法指导:
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优先规律:
①同一金属与不同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化合物反应;
②不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时,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先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即:距离远,先反应)
例3.(永州中考)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铜
B.滤渣中一定有铁,没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硫酸铜
D.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没有硫酸铜
D
练习3.(长沙中考)小亮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他先向只含AgNO3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沦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Mg
③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Mg(NO3)2
④滤液一定是浅绿色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B
训练题型4: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方法指导:
①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能与酸反应比不能与酸反应的活动性强。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
②根据与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即:
中间金属两边溶液;中间溶液两边金属。
例4.(永州中考)利用下列试剂之间的反应现象,能验证Fe、Cu、Ag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是( )

A.Fe、Cu、AgNO3溶液
B.Fe、CuSO4溶液、Ag
C.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D.Fe、CuSO4溶液、AgNO3溶液
B
练习4.(衡阳中考)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X>Y>Z B.Z>Y>X
C.Y>X、Y>Z D.X>Y、Z>Y
A
课堂小结:
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方法。
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
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优先规律:
距离远,先反应
一、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课后作业
1.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2. (武汉中考)下列物质间不能进行反应的是( )
A.铜和硝酸汞溶液 B.铜和硝酸银溶液
C.铁和硫酸锌溶液 D.铁和硫酸铜溶液

C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 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明显变化
再把甲放入到乙的硫酸盐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3.(衡阳中考)向盛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M和溶液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有剩余时,M中一定有Fe、Cu和Zn
B.锌有剩余时,N中一定没有FeCl2和CuCl2
C.锌无剩余时,M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
D.锌无剩余时,N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参考答案:1.B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