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
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班里共计43人,男女比例均衡。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明显看出大部分的学生都长大了,从不同的方面都能表现出来,尤其是个人的理解问题及懂事程度上都有较大提高。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知识点,大家养成了当场质疑的好习惯,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情景引入?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同学们,魔术表演已经开始了。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老师从中选出几道数学问题,我们来一起解决??怎样列加法算式??一共有几朵花?一共有多少个灯笼??老师有疑问了,像这样的20串灯笼个数,怎样写算式呢?同学们在本上写一写。?师:我现场采访一下,刚才大家在写这个算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师:刚才是20串灯笼,要是25串呢??50串呢??100串呢?你能想象出算式是什么样吗??师:大家还愿意列加法算式来计算灯笼的个数吗??
【活动】合作交流,创造符号?
3+3+3+3+3+3+3+3+3+3+3+…=60这个加法算式入手,小组同学讨论研究,看能不能创造一种新写法,或者创造一个符号,使得20个3写起来简便些??
【讲授】引出课题,探究新知?
20个3相加可以写成3×20,也可以写成20×3.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法吗??你们以前见过乘法吗??你会读这个算式吗??你们会读这些算式吗??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觉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优点?认识这是什么符号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符号相似??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0串灯笼就是20个3相加,我们知道用乘法算比较简便了,那刚才我们提到的要是25串该怎样写简便呢??50串,100串呢??
【练习】
练习拓展,巩固新知?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介绍个新朋友,可见他之前要考考大家,你们接受吗??根据图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观察乘法算式各部分与加法的关系。?出示一休?
【活动】
课堂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活动】
总结?师: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其实不仅在看魔术的过程中我们能学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我们长出数学的眼睛去发现,就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活动】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加法算式:2+2+2=6?????3+3+3+3+3=15?乘法算式:3×20???
或20×3?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加数相同?
2×3=6?????5?×3=15???
【活动】教学反思?
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这节课亮点之处是:?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通过贯穿全科观看魔术表演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在写3个2相加,5个3相加和20个3相加这几个加法算式时,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强调乘法中因数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非常简便。?注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的空间,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多么的奇特和巧妙,创造的符号虽然奇特但是却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同时个性也得到张扬,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
不足之处,学生照顾的不是很全面,激励性语言较少,以后会不断的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