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匀速圆周运动第1节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课件+学案+试卷含答案(3份打包)鲁科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匀速圆周运动第1节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课件+学案+试卷含答案(3份打包)鲁科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18 07:18:31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4章 匀速圆周运动
第4章 匀速圆周运动
弧长s
时间t
比值
时间t
比值
rad/s
时间
次数
转动次数

v∝ω
v∝r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第4章
匀速圆周运动
DI SI ZHANG
预习导学新知探究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多维课堂,师生动
突破疑难·讲练提升






第1节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随堂检测][学生用书P59]
1.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解析:选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选项D正确.
2.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解析:选D.由v=rω,得ω=,显然只有当半径r一定时,角速度与线速度才成正比,故A错.由v=,得T=,只有当半径r一定时,周期与线速度才成反比,故B错.由ω=,得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C错.由ω=,得T=,显然周期与角速度成反比,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故D对.
3.甲沿着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匀速跑步,乙沿半径为2R的圆形跑道匀速跑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各跑了一圈,他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分别为ω1、ω2和v1、v2,则(  )
A.ω1>ω2,v1>v2     B.ω1<ω2,v1<v2
C.ω1=ω2,v1<v2 D.ω1=ω2,v1=v2
解析:选C.甲、乙跑步的周期相同,因为ω=,则角速度相同,即ω1=ω2;又因v=ωR,所以线速度之比v1∶v2=R1∶R2=1∶2,即v1<v2.故选项C正确.
4.(多选)变速自行车靠变速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如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轮有48齿,B轮有42齿,C轮有18齿,D轮有12齿,则(  )

A.该车可变换两种不同挡位
B.该车可变换四种不同挡位
C.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1∶4
D.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4∶1
解析:选BC.由题意知,当A轮通过链条分别与C、D连接时,自行车有两种速度,当B轮分别与C、D连接时,又有两种速度,所以该车可变换四种挡位,选项B正确;当A与D组合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A转一圈,D转4圈,即=,选项C正确.
5.

如图所示,直径为d的圆纸筒,以角速度ω绕O轴转动,一颗子弹沿直径水平穿过圆纸筒,先后留下a、b两个弹孔,且Oa、Ob间的夹角为α,则子弹的速度为多少?
解析:子弹通过圆纸筒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两个弹孔与圆心连线夹角等于α的条件是在相同时间内圆纸筒转过的角度φ=(2n+1)π-α,则由角速度定义可知时间t2==(n=0,1,2,3…).
由于子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圆纸筒做圆周运动具有等时性,所以=(n=0,1,2,3…),得子弹的速度为v=(n=0,1,2,3…).
答案:(n=0,1,2,3…)
[课时作业][学生用书P122(单独成册)]
一、单项选择题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改变的是(  )
A.速度         B.速率
C.角速度 D.转速
解析:选A.速度是矢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速率、转速都是标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转速不变;角速度也是矢量,在中学阶段不讨论角速度的方向,角速度方向不变.综上A正确.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
A.因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所以线速度恒定
B.如果物体在0.1 s转过30°,则角速度为 rad/s
C.若半径r一定,则线速度与角速度成反比
D.若半径为r,周期为T,则线速度v=
解析:选D.线速度v=,反映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程度,是矢量,大小恒定,方向沿圆弧切线方向在不断地改变,故不能说v恒定,选项A错误;角速度ω=,反映质点与圆心连线转动的快慢,国际单位为rad/s,B中ω= rad/s= rad/s,选项B错误;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由该式可知,r一定时,v∝ω;v一定时,ω∝;ω一定时,v∝r,选项C错误;物体转动一周的时间为T,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定义,在特殊情况下(转一周)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表达式分别为:v=,ω=,也可得到v=ωr,选项D正确.
3.

如图所示,一个匀速转动的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上放着两个小木块M和N,木块M放在圆盘的边缘处,木块N放在离圆心r的地方,它们都随圆盘一起运动.比较两木块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木块的线速度相等
B.两木块的角速度不相等
C.M的线速度是N的线速度的3倍
D.M的角速度是N的角速度的3倍
解析:选C.由传动装置特点知,M、N两木块有相同的角速度,又由v=ωr知,因rN=r,rM=r,故木块M的线速度是木块N线速度的3倍,选项C正确.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1,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解析:选A.靠摩擦传动的轮子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v1=v2=v3,而v1=ω1r1,v3=ω3r3,所以ω3=,A正确.
5.某一型号的电动滚轮铭牌上标有“120 r/min”等额定参数,由此可知(  )
A.滚轮正常转动时的转速为2 r/s
B.滚轮正常转动的周期为2 s
C.滚轮正常转动的频率为120 Hz
D.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选A.铭牌上所标注的参数即为正常转动的转速n.单位换算n=120 r/min=2 r/s,选项A正确;由转速n可知滚轮每秒转动2圈,则周期T= s=0.5 s,选项B错误;而转动频率f== Hz=2 Hz,选项C错误.
6.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
B.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
C.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3∶1
解析:选A.由题意可得:v=rω,所以r=,r甲∶r乙=∶=2∶9,A对,B错;T=,所以T甲∶T乙=∶=1∶3,C、D错.
二、多项选择题
7.图示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示意图,A、B、C分别为大齿轮、小齿轮、后轮边缘上的一点,则在此传动装置中(  )

A.B、C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B.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C.A、B两点的角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
D.B、C两点的线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
解析:选BD.大齿轮与小齿轮间是皮带传动,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反比,B正确,C错误.小齿轮与后轮是同轴转动,B、C两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A错误,D正确.
8.一小球沿半径为2 m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周期为π s,则(  )
A.小球的线速度是4 m/s
B.经过 s,小球的位移大小是π m
C.经过 s,小球转过的圆心角为 rad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AC.由ω=得ω= rad/s=2 rad/s,则v=rω=2×2 m/s=4 m/s.经过t= s,小球转过的角度φ=ωt=2× rad= rad,则位移大小为r=2 m,故选项A、C正确.
9.一走时准确的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做匀速转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针的周期是秒针周期的60倍
B.分针的角速度是秒针角速度的60倍
C.时针的周期是分针周期的12倍
D.时针的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12倍
解析:选AC.秒针转动一周时间T1=1 min=60 s,分针转动一周时间T2=1 h=60 min=3 600 s,时针转动一周时间T3=12 h=43 200 s,所以T2∶T1=60∶1,A对.T3∶T2=12∶1,C对.ω2∶ω1=T1∶T2=1∶60,B错.ω3∶ω2=T2∶T3=1∶12,D错.
三、非选择题
10.

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绕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A为圆盘边缘上一点,在O的正上方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时,半径OA方向恰好与v的方向相同,如图所示.若小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在A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距O的高度h=________,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________.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h=gt2①
在水平方向R=vt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h=③
小球落在A点的过程中,OA转过的角度
θ=2nπ=ωt(n=1,2,3,…)④
由②④两式得ω=(n=1,2,3,…).
答案: (n=1,2,3,…)
11.

一物体沿半径为40 m的圆形轨道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为10 m/s,在A点运动方向为正北,经周期运动至B点,在B点运动方向为正东,如图所示,求:
(1)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2)物体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的大小.
解析:(1)路程l=×2πr=20π m≈62.8 m,
位移大小s=r=40 m≈56.6 m.
(2)周期T== s≈25.1 s,
角速度ω== rad/s=0.25 rad/s.
答案:(1)62.8 m 56.6 m
(2)25.1 s 0.25 rad/s
12.如图所示,在男女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男运动员以自己为转动轴拉着女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男运动员的转速为30 r/min,女运动员触地冰鞋的线速度为4.7 m/s,求:

(1)女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2)女运动员触地冰鞋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解析:(1)女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ω==2nπ≈2××3.14 rad/s=3.14 rad/s.
(2)由v=rω,得女运动员触地冰鞋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m≈1.5 m.
答案:(1)3.14 rad/s (2)1.5 m







PAGE



1









第1节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学生用书P56]

一、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定义 大小 国际单位(符号)
线速度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s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 v= 米每秒(m/s)
角速度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连接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φ 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 ω= 弧度每秒(rad/s)
周期 周期性运动每重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T== 秒(s)
频率 单位时间内运动重复的次数 f= 赫兹(Hz)
转速 转速是单位时间内的转动次数 n=f= 转每秒(r/s)


若钟表的指针都做匀速圆周运动,秒针和分针的周期各是多少?角速度之比是多少?
提示:秒针的周期T秒=1 min=60 s,
分针的周期T分=1 h=3 600 s.
由ω==得==.
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
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物体以半径r做圆周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弧长为2πr,半径转过的角度为2π,线速度v=,角速度ω=,所以v=rω.当r一定时,v∝ω;当ω一定时,v∝r;当v一定时,ω∝.
2.线速度与周期或频率的关系
设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半径为r,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弧长为2πr,因此有v==2πf·r.
当r一定时,v∝或v∝f.
3.角速度与周期或频率的关系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一个周期内半径转过的角度为2π,则有ω==2πf.
角速度与周期一定成反比,与频率一定成正比,即ω∝或ω∝f.

(1)由公式ω=可知,做圆周运动半径大的物体,角速度一定小.(  )
(2)飞轮转动的角速度越大,轮上同一点的线速度也越大.(  )
(3)由公式r=可知,物体转动的半径与它的线速度大小成正比.(  )
提示:(1)× (2)√ (3)×




 对圆周运动及其物理量的理解[学生用书P57]
1.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1)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因为速度是矢量,只要方向改变就说明速度发生了改变,而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所以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它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2.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大小 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 各物理量在图中示意 联系
线速度 v== 米每秒(m/s) 都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v= =ωr =2πfr =2πnr
角速度 ω= 弧度每秒(rad/s)
周期 T== 秒(s)
频率 f= 赫兹(Hz)
转速 n=f= 转每秒(r/s)
3.分析物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关系的方法
(1)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半径四个量中,若知道两个量可求出另外两个,应用的公式为v=ωr=.
(2)分析线速度v、角速度ω、半径r间数值关系时,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当半径r一定时,线速度v与角速度ω成正比.
②当角速度ω一定时,线速度v与半径r成正比.
③当线速度v一定时,角速度ω与半径r成反比.
如图所示

命题视角1 匀速圆周运动特点的考查
 (多选)关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
B.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
C.在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等
D.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半径转过的角度相等
[解析] 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知,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B选项正确;弧长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即路程,所以A选项也正确;匀速圆周运动中相等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也相等,D选项正确;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即为运动的弧长所对应的弦,由于位移为矢量,各段弦长相等,但方向不同,所以位移大小相等而方向不同,C选项错误.
[答案] ABD
命题视角2 各物理量关系的计算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 s内沿半径为20 m的圆周运动100 m,试求:
(1)线速度的大小;
(2)角速度的大小;
(3)周期的大小.
[解题探究] (1)如何计算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2)线速度与角速度、周期间有怎样的关系?
[解析] (1)由线速度的定义式v=得
v== m/s=10 m/s.
(2)由v=rω得ω== rad/s=0.5 rad/s.
(3)由ω=得T== s=4π s.
[答案] (1)10 m/s (2)0.5 rad/s (3)4π s

(1)角速度ω、线速度v、半径r之间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
(2)公式v=ωr适用于所有的圆周运动;关系式T∝适用于具有周期性运动的情况. 
 1.(多选)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v=ωR,所以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
B.因为ω=,所以角速度ω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
C.因为ω=2πn,所以角速度ω与转速n成正比
D.因为ω=,所以角速度ω与周期T成反比
解析:选CD.ω一定时,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成正比,选项A错误.v一定时,角速度ω与轨道半径R成反比,选项B错误.在用转速或周期表示角速度时,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与周期成反比,选项C、D正确.
 常见传动装置及其规律[学生用书P57]
1.同轴转动
同轴的圆盘上各点 图示
相同量 角速度:ωA=ωB周期:TA=TB
不同量 线速度:=
2.皮带传动
两轮边缘或皮带上各点 图示
相同量 边缘点线速度:vA=vB
不同量 角速度:=周期:=
3.齿轮传动
两齿轮啮合传动 图示
相同量 边缘点线速度:vA=vB A、B为两齿轮边缘点
不同量 角速度:=周期:=
命题视角1 同轴转动装置
 如图所示,圆环以过其直径的直线AB为轴匀速转动.已知其半径R=0.5 m,周期T=4 s,求环上P点和Q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

[解题探究] (1)P点和Q点绕直径AB的运动轨迹的圆心是否是O点?如何表示它们的半径?
(2)P点和Q点的角速度有何关系?
[解析] 由题意知P点和Q点的角速度相同,ωP=ωQ== rad/s≈1.57 rad/s,
P点和Q点绕直径AB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的圆心不同,P点和Q点的轨迹半径分别为
rP=Rsin 30°=0.25 m,
rQ=Rsin 60°= m,故二者线速度大小分别为
vP=ωPrP≈0.39 m/s;
vQ=ωQrQ≈0.68 m/s.
[答案] P点角速度为1.57 rad/s,线速度为0.39 m/s
Q点角速度为1.57 rad/s,线速度为0.68 m/s
命题视角2 传送带(齿轮)装置
 如图所示,A、B两个齿轮的齿数分别是z1、z2,各自固定在过O1、O2的轴上.其中过O1的轴与电动机相连,此轴的转速为n1,求:

(1)B齿轮的转速n2;
(2)A、B两齿轮的半径之比r1∶r2;
(3)在时间t内,A、B两齿轮转过的角度之比φA∶φB;
(4)B齿轮半径为r2,B齿轮外缘上一点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sB.
[解题探究] (1)齿轮传动装置中,两轮的相同量是什么?
(2)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及半径的关系?
[解析] (1)在齿轮传动装置中,各齿轮的齿数是不同的,齿轮的齿数对应齿轮的周长,在齿轮传动进行转速变换时,单位时间内每个齿轮转过的齿数相等,相当于每个接合的齿轮边缘处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因此齿轮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所以B齿轮的转速n2=n1.
(2)A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v1=ω1r1=2πn1r1,B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v2=ω2r2=2πn2r2,两齿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1=v2,所以有2πn1r1=2πn2r2,则两齿轮的半径之比r1∶r2=n2∶n1=z1∶z2.
(3)在时间t内,A、B转过的角度分别为φA=ω1t=2πn1t,φB=ω2t=2πn2t,所以两齿轮转过的角度之比φA∶φB=n1∶n2=z2∶z1.
(4)B齿轮外缘上一点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B=v2t=ω2r2t=.
[答案] (1)n2=n1 (2)r1∶r2=z1∶z2
(3)φA∶φB=z2∶z1 (4)sB=
命题视角3 皮带运动
 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转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为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求A、B、C轮边缘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

[思路点拨] (1)A、B两轮之间属于皮带传动,a、b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2)B、C两轮之间属于同轴传动,b、c两点角速度相等.
(3)v、ω的关系式:v=ωr.
[解析] A、B两轮通过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A、B两轮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a=vb,故va∶vb=1∶1
B、C两个轮子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转轴转动,它们上面的任何一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即ωb∶ωc=1∶1
因为ω=,va=vb,rA=2rB
所以ωa∶ωb=rB∶rA=1∶2
又因为v=rω,ωb=ωc,rC=2rB
所以vb∶vc=rB∶rC=1∶2
综上可知:ωa∶ωb∶ωc=1∶2∶2
va∶vb∶vc=1∶1∶2.
[答案] 1∶2∶2 1∶1∶2

求解传动问题的方法
(1)分清传动特点:传动问题是圆周运动中一种常见题型,常见的传动装置有如下特点.
①皮带传动(轮子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②同轴转动(各点角速度相等);
③齿轮传动(相接触两个轮子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2)确定半径关系:根据装置中各点位置确定半径关系或根据题意确定半径关系.
(3)用“通式”表达比例关系.
①绕同一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ω、转速n和周期T相等,而各点的线速度v=ωr,即v∝r;
②在皮带不打滑的情况下,传动皮带和皮带连接的轮子边缘各点线速度的大小相等,不打滑的摩擦传动两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也相等,而角速度ω=,即ω∝;
③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具有相同的特点. 
 圆周运动中相遇和多种问题的分析方法[学生用书P59]
1.首先明确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是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建立起两个物体运动的关系,往往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是解题的关键.
3.同时注意圆周运动的周期性,分析问题时可暂时不考虑周期性,表示出一个周期的情况,再根据运动的周期性,在转过的角度θ上加上2kπ,具体k的取值应视情况而定.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中心轴匀速转动,其正上方h处沿OB方向水平抛出一小球,要使球与盘只碰一次,且落点为B,求小球的初速度v及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的大小.
[解析] 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
则运动时间t=
又因为水平位移为R,所以小球的初速度
v==R
在时间t内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ω==2πn (n=1,2,3,…).
[答案] R   2πn (n=1,2,3,…)
 2.如图所示,B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B物体质量为m,同时A物体在竖直面内由M点开始做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求力F多大可使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解析:因为B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要使A与B速度相同,则只有当A运动到圆轨道的最低点时,才有可能.
设A、B运动时间t后两者速度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对A物体有t=T+nT=(n=0,1,2,…),vA=rω.
对B物体有F=ma,a=,vB=at=t.
令vB=vA得,=ωr (n=0,1,2,…).
解得F=(n=0,1,2,…).
答案:F=(n=0,1,2,…)




[随堂检测][学生用书P59]
1.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解析:选D.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选项D正确.
2.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解析:选D.由v=rω,得ω=,显然只有当半径r一定时,角速度与线速度才成正比,故A错.由v=,得T=,只有当半径r一定时,周期与线速度才成反比,故B错.由ω=,得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C错.由ω=,得T=,显然周期与角速度成反比,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故D对.
3.甲沿着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匀速跑步,乙沿半径为2R的圆形跑道匀速跑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各跑了一圈,他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分别为ω1、ω2和v1、v2,则(  )
A.ω1>ω2,v1>v2     B.ω1<ω2,v1<v2
C.ω1=ω2,v1<v2 D.ω1=ω2,v1=v2
解析:选C.甲、乙跑步的周期相同,因为ω=,则角速度相同,即ω1=ω2;又因v=ωR,所以线速度之比v1∶v2=R1∶R2=1∶2,即v1<v2.故选项C正确.
4.(多选)变速自行车靠变速齿轮组合来改变行驶速度.如图是某一变速车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A轮有48齿,B轮有42齿,C轮有18齿,D轮有12齿,则(  )

A.该车可变换两种不同挡位
B.该车可变换四种不同挡位
C.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1∶4
D.当A轮与D轮组合时,两轮的角速度之比ωA∶ωD=4∶1
解析:选BC.由题意知,当A轮通过链条分别与C、D连接时,自行车有两种速度,当B轮分别与C、D连接时,又有两种速度,所以该车可变换四种挡位,选项B正确;当A与D组合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A转一圈,D转4圈,即=,选项C正确.
5.

如图所示,直径为d的圆纸筒,以角速度ω绕O轴转动,一颗子弹沿直径水平穿过圆纸筒,先后留下a、b两个弹孔,且Oa、Ob间的夹角为α,则子弹的速度为多少?
解析:子弹通过圆纸筒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两个弹孔与圆心连线夹角等于α的条件是在相同时间内圆纸筒转过的角度φ=(2n+1)π-α,则由角速度定义可知时间t2==(n=0,1,2,3…).
由于子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圆纸筒做圆周运动具有等时性,所以=(n=0,1,2,3…),得子弹的速度为v=(n=0,1,2,3…).
答案:(n=0,1,2,3…)
[课时作业][学生用书P122(单独成册)]
一、单项选择题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改变的是(  )
A.速度         B.速率
C.角速度 D.转速
解析:选A.速度是矢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速率、转速都是标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转速不变;角速度也是矢量,在中学阶段不讨论角速度的方向,角速度方向不变.综上A正确.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
A.因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所以线速度恒定
B.如果物体在0.1 s转过30°,则角速度为 rad/s
C.若半径r一定,则线速度与角速度成反比
D.若半径为r,周期为T,则线速度v=
解析:选D.线速度v=,反映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程度,是矢量,大小恒定,方向沿圆弧切线方向在不断地改变,故不能说v恒定,选项A错误;角速度ω=,反映质点与圆心连线转动的快慢,国际单位为rad/s,B中ω= rad/s= rad/s,选项B错误;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由该式可知,r一定时,v∝ω;v一定时,ω∝;ω一定时,v∝r,选项C错误;物体转动一周的时间为T,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定义,在特殊情况下(转一周)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表达式分别为:v=,ω=,也可得到v=ωr,选项D正确.
3.

如图所示,一个匀速转动的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上放着两个小木块M和N,木块M放在圆盘的边缘处,木块N放在离圆心r的地方,它们都随圆盘一起运动.比较两木块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木块的线速度相等
B.两木块的角速度不相等
C.M的线速度是N的线速度的3倍
D.M的角速度是N的角速度的3倍
解析:选C.由传动装置特点知,M、N两木块有相同的角速度,又由v=ωr知,因rN=r,rM=r,故木块M的线速度是木块N线速度的3倍,选项C正确.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1,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解析:选A.靠摩擦传动的轮子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v1=v2=v3,而v1=ω1r1,v3=ω3r3,所以ω3=,A正确.
5.某一型号的电动滚轮铭牌上标有“120 r/min”等额定参数,由此可知(  )
A.滚轮正常转动时的转速为2 r/s
B.滚轮正常转动的周期为2 s
C.滚轮正常转动的频率为120 Hz
D.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选A.铭牌上所标注的参数即为正常转动的转速n.单位换算n=120 r/min=2 r/s,选项A正确;由转速n可知滚轮每秒转动2圈,则周期T= s=0.5 s,选项B错误;而转动频率f== Hz=2 Hz,选项C错误.
6.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
B.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
C.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3∶1
解析:选A.由题意可得:v=rω,所以r=,r甲∶r乙=∶=2∶9,A对,B错;T=,所以T甲∶T乙=∶=1∶3,C、D错.
二、多项选择题
7.图示为自行车的传动装置示意图,A、B、C分别为大齿轮、小齿轮、后轮边缘上的一点,则在此传动装置中(  )

A.B、C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B.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C.A、B两点的角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
D.B、C两点的线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
解析:选BD.大齿轮与小齿轮间是皮带传动,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反比,B正确,C错误.小齿轮与后轮是同轴转动,B、C两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与对应的半径成正比,A错误,D正确.
8.一小球沿半径为2 m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周期为π s,则(  )
A.小球的线速度是4 m/s
B.经过 s,小球的位移大小是π m
C.经过 s,小球转过的圆心角为 rad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选AC.由ω=得ω= rad/s=2 rad/s,则v=rω=2×2 m/s=4 m/s.经过t= s,小球转过的角度φ=ωt=2× rad= rad,则位移大小为r=2 m,故选项A、C正确.
9.一走时准确的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做匀速转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针的周期是秒针周期的60倍
B.分针的角速度是秒针角速度的60倍
C.时针的周期是分针周期的12倍
D.时针的角速度是分针角速度的12倍
解析:选AC.秒针转动一周时间T1=1 min=60 s,分针转动一周时间T2=1 h=60 min=3 600 s,时针转动一周时间T3=12 h=43 200 s,所以T2∶T1=60∶1,A对.T3∶T2=12∶1,C对.ω2∶ω1=T1∶T2=1∶60,B错.ω3∶ω2=T2∶T3=1∶12,D错.
三、非选择题
10.

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绕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A为圆盘边缘上一点,在O的正上方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时,半径OA方向恰好与v的方向相同,如图所示.若小球与圆盘只碰一次,且落在A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抛出时距O的高度h=________,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________.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h=gt2①
在水平方向R=vt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h=③
小球落在A点的过程中,OA转过的角度
θ=2nπ=ωt(n=1,2,3,…)④
由②④两式得ω=(n=1,2,3,…).
答案: (n=1,2,3,…)
11.

一物体沿半径为40 m的圆形轨道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为10 m/s,在A点运动方向为正北,经周期运动至B点,在B点运动方向为正东,如图所示,求:
(1)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2)物体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的大小.
解析:(1)路程l=×2πr=20π m≈62.8 m,
位移大小s=r=40 m≈56.6 m.
(2)周期T== s≈25.1 s,
角速度ω== rad/s=0.25 rad/s.
答案:(1)62.8 m 56.6 m
(2)25.1 s 0.25 rad/s
12.如图所示,在男女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男运动员以自己为转动轴拉着女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男运动员的转速为30 r/min,女运动员触地冰鞋的线速度为4.7 m/s,求:

(1)女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2)女运动员触地冰鞋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解析:(1)女运动员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ω==2nπ≈2××3.14 rad/s=3.14 rad/s.
(2)由v=rω,得女运动员触地冰鞋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m≈1.5 m.
答案:(1)3.14 rad/s (2)1.5 m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