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解析版)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积累(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写出拼音或汉字。(4分)
漫步湖边,流水 ch?n ch?n(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刺骨的寒风不再是温暖阳光的jT( )绊。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小野鸭们快活地在湖中凫( )水;湖边的游人也愈加多了,断桥上,苏堤边,处处摩肩接踵,人声喧rǎng( )。拂面而来的春风与月前截然不同,凛冽的刀锋变成了柔和的手心,令人迷醉,好一派春日盛景!
1.潺潺 羁 fú 嚷
2.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4)题要填写作者。(10分)
(1)关关雎鸠, 。 ( 《诗经·关雎》)
(2)蒹葭采采, 。 ( 《诗经·蒹葭》)
(3)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黄发垂髫, 。 ( 《桃花源记》)
(5)树梢树枝树根根, 。 (贺敬之《回延安》)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含蓄地表达想做官却无途径、心存遗憾的句子是:“ , 。”
(7)离别让人惆怅,但时空阻不断真挚的友情,正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
“ , 。”
2.(10分)(1) 在河之洲 (2)白露未已 (3) 随风潜入夜 (4)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5)亲山亲水有亲人 (6)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7)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每处1分,错漏添倒不给分)
3.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们对古诗词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B.学生不但喜欢演讲这种活动的方式,而且很多老师也喜欢。
C.每年三月,鸡鸣寺樱花盛开,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
D.恐龙灭绝是因为臭氧层被破坏, 长时间内阳光很难抵达地球表面所致。
3.(2分)A
4.以下案例中,这些名人依次运用的应对技巧主要是: 、 。(填写序号)(2分)
案例一: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案例二: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A.归谬 B.巧换概念 C.针锋相对 D.转换话题
4.(2分)C、A(按顺序填写)
5.以下是某班的《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5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与理解
选择性阅读 (1)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晚书信)惟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 (节选自1955年3月20日书信)(3)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节选自1955年3月27日书信) 结合这三则材料,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3分)答:_(1)_ ____
评价性阅读 傅雷好友楼适夷有一次带了傅聪到豫园去玩,给他买了一支较好的儿童金笔,不料一回家被傅雷发现没收,说小孩子怎么能用那样的好笔,害得孩子伤心地哭了一场。楼适夷对此事如此评价:“我事后才知道这场风波,心里觉得非常抱歉,对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 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傅雷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2分)答:_ (2) ___
5.(5分)(1)希望傅聪成为讲礼、谦虚、爱国的人。(3分,一点1分。评分建议:三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键词即可。材料关键词梳理如下:材料一——有教养、守规矩、讲礼仪、懂尊卑、要“客气”;材料二——不骄纵(谦虚谨慎)、有自知之明、心态平和;材料三——爱国家、有理想、乐于分享等)
(2)评价教育的方法(赞同或反对都可以),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是管束式的(教育严格、刻板、专制)(1分),其行为本身包含着傅雷对傅聪的爱(1分)(前两点必答)。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傅聪不可能在音乐上有如此高的造诣。(傅雷培养了一个杰出的钢琴家、音乐家)(1分),或者这种要求太过严格,刻板,他在给傅聪信中常反思自己曾经错误的教育行为。(1分)(评分建议:态度判断及价值判断1分,结合具体内容1分。只判断,不分析,不得分)
二 阅读(42分)
(一)阅读古诗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逍遥咏
白居易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丙】河伯①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②曰:“牛马四足,是谓天③;落马头,穿牛鼻,是谓人④。故曰:‘无以人灭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AD%E5%A4%A9" \t "_blank?)无以故⑤灭命无以得殉名。谨⑥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注释】①河伯:河神。②若:海神名。③天:天然。④人:人为。⑤故:人为。⑥谨:谨慎、小心。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怒而飞 ( ) (2)志怪者也 ( )
(3)故曰 ( ) (4)此身何足恋 ( )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 《北冥有鱼》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B.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冥有鱼》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C.中轩敞者为舱 《核舟记》 其名为鹏《北冥有鱼》
D.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南冥者,天池也。(2分)
(2)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2分)
9.用“/”划分句子停顿。(限划2处)(2分)
无 以 人 灭 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AD%E5%A4%A9" \t "_blank?) 无 以 故 灭 命 无 以 得 殉 名
10.庄子的《逍遥游》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李白读后写下《大鹏赋》表达了自己孑然独立、立志高远、追求人性本真的人生境界;白居易读后,则借《逍遥咏》表达了自己 的人生思考。(2分)
11.闻一多说,读庄子,可以令人获得“多层的愉快”。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愉快”的启示(提示:可从思想启迪、艺术手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感受等方面思考)。(3分)
6.(4分)(1)怒:振奋、努力、奋起,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志:记载。(3)故:所以,因此。(4)足:值得。(1词1分)
7.(3分)A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 其:代词,指鲲;代词,那片。C.为:是;叫作。D.而:表承接;表修饰。
8.(4分)(1)(2分)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关键点:南冥、天池、判断句)
(2)(2分)谨慎(或“小心”)地保守(或“坚守”)(这个道理)而不丧失(“忘却”或“丧失”),这就叫作返回了自己的本真(状态了)。(关键点:谨,失,是,谓,反)
9.(2分)无以人灭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AD%E5%A4%A9" \t "_blank?)/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10.(2分)摆脱外在的束缚(1分),才能获得自由。(1分)
11.(3分)(1)大鹏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意志;善于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执着追求远大的理想等(1分)(2)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1分)(3)想象雄奇瑰丽(想象奇特),创造了超凡脱俗的大鹏形象。(1分)(4)善于用故事(寓言故事,具体的形象)来说理,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1分)(5)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展现大鹏的特点。(1分)(6)善用对比,将大鹏与野马、尘埃对比,突出其飞翔也需要依靠风。(1分)(任选3点即可)
(二)
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11分)
①“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春节期间,根据刘欣慈经典科幻作品改编的《流浪地球》引发了观影热潮。许多观众心里都会有个疑问,“流浪地球”究竟能否实现呢?
②从地球原有轨道到遥远的比邻星,按照小说而言,这是一场长达2500年、需要100代人才能完成的恢弘计划,它分为了五个阶段:(1)刹车阶段:凭借赤道上的“行星发动机”的巨大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2)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动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驶出太阳系;(3)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驶向人类选定的新家园“半人马座比邻星”;(4)后流浪阶段:驶出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利用500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1300年;然后调转发动机,利用700年进行减速;(5)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③人类是否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
④地球的转动能是非常巨大。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历史上曾经实验过的释放能量最强的大伊万氢弹,释放的能量差不多是5000万TNT当量,然而相比较地球的转动能量,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的氢弹同时爆炸。想要建造并产生如此巨大推力的发动机,对于地球人类几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
⑤一旦地球停止转动,地球将会发生什么?
⑥没有了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海洋所淹没。原因很简单,在地球
转动的时候,因为离心力的缘故,作为液态的海洋会朝向赤道附近聚集,所以一旦地球停
止转动,这些水会向两极流动,从而造成大陆被淹没。没有了转动,地球将会有固定的一面朝向太阳,另外一面而将一直处于黑夜当中,就仿佛我们在南极或者北极所经历的极昼或者极夜那样。尽管有地球大气的存在,但是远离太阳的一面,还是会因为长期得不到太阳的照射,从而温度变得很低,不太适合生命的存在。
⑦脱离木星引力的方法合理吗?
⑧整部电影所展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摆脱木星的“刚性洛希极限”点。其实在电影
当中,联合政府本来想通过一种叫做引力弹弓的效应,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行星
本身也在围绕太阳转动,所以当行星吸引探测器或者其它天体的同时,就实际上赋予了探
测器或者其它天体一部分速度,当探测器或者其它天体逃离出去的时候,就相当于被加速
了。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如果我们站在静止的地面上向运动的火车顶上扔
一个网球,在网球被弹起来的时候,地面上静止的人看到网球的速度,其实就是火车速度
和网球原来速度的叠加。所以当天体从某个行星周围逃离的时候,其实就是本来的速度和
天体速度的叠加。
⑨当然地球在太空流浪的征途之后也并非一番风顺,在前往比邻星的路途当中,还有
很长的距离等待着地球去走。木星轨道之外,布满了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带,地
球如何安全地经过这些小行星带,对于人类也是极大的挑战。
⑩流浪地球,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人类的能力无法实现。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文章改编)
12.文章开头选取了《流浪地球》电影的一段台词,有什么作用?(3分)
1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然而相比较地球的转动能量,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的氢弹同时爆炸。(“小巫见大巫”用在此处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联合政府本来想通过一种叫做引力弹弓的效应,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原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4.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分)
15.阅读下面网友的观点,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结合生活阅读积累谈谈你对“科幻与科学”
的看法。(3分)
网友甲:电影比预期要更恢弘磅礴,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
动地球……大小设定,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了,而且是第一部,
了不得。
网友乙:《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
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网友丙:科幻的归科幻,科学的归科学。把地球推离地球只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假设,假设地壳能承受住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假设有足够强大的发动机,理论上当然可以把地球推离太阳系。但这种理想假设现实中不可能实现!这也是科幻与科学最大的区别。
12.运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引出“‘流浪地球’能否实现”的说明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3.①“小巫见大巫”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此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转动的能量远远超过大伊万氢弹释放的能量。②原理指行星本身也在围绕太阳转动,当行星吸引探测器或者其他天体的同时,实际上赋予了探测器或者其他天体一部分速度,使探测器或者其他天体逃离出去的时候,获得了额外的加速度。
14.不能。“流浪地球”计划需要五个阶段,从各个阶段来看,第一,地球需要停止转动,而要建造能产生如此巨大能量的发动机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如果成功使地球停止转动,会导致地球环境、气候变化,不适合生命存在;第三,在太空流浪的征途中也有许多障碍,这也是对人类极大的挑战。
15.我认为科幻发端于科学,又为科学插上了文学幻想的翅膀。《流浪地球》作为一部科幻电影,能够引发大家关于生命、关于科学、关于未来的思考与探究,无疑是成功的。其中有关太阳灾变引发的地球环境剧变以及地球借助木星引力弹弓流浪逃离等内容都有着切实的科学依据,并最终通过电影特效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人类想象力的一种表现。但是,对待科学依然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本文中所提及的众多无法实现的设想。对此,我们应鼓励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应坚持学科理性的思考。
【小说选文】
听 鼓(13分)
贾平凹
上善就拉着夏天义去刘新生的果园,要新生给敲敲锣鼓听。
到了果园,天很热,刘新生和他的儿子都是光着上身和腿,在门前的草席上睡觉,睡觉着还给儿子教鼓点。儿子总记不住,新生以腹为鼓做起示范。刘新生见两人到来,忙喊儿子沏茶。
夏天义端起茶杯喝茶,茶水的热气哈得眼镜片子上一片白,又把眼镜摘下了。上善说:“新生是个快乐人,那就敲一阵鼓给二叔听!”新生说:“好得很!”
新生问夏天义和上善要听什么谱。上善说:“还有什么谱,社火谱么。”新生说:“那是老一套了,来段新的吧。清风街流传有秦王十八鼓乐,我改造了一下,你们听听。”却把儿子喊上来,让儿子敲。
鼓声一起,引生就听到了,引生是和哑巴他们几个村里人在西街牌楼旁的大槐树下乘凉说闲话时听到的。
稻田里又浇了一遍水,撒了化肥,便没再有活儿干了,他们就光了膀子,四处游逛,哪儿凉快就坐到哪儿。引生先是和村里人在地上画了方格儿斗“狼吃娃”。村里人会算计,走一步能想到后三步,引生斗不过他,引生便不和他斗了,拿眼睛看大槐树。引生看出了大槐树的每一个枝股不是随便地或粗或细,弯来拐去,而是都有感情的:这一个枝股是在对那一个枝股表示亲热,那一个枝股又是讨厌另一个枝股,谁和谁是夫妻,谁和谁在说话,这些引生都能看得出来。
引生看得津津有味,突然听到了鼓声。引生说:“哪儿敲鼓?”哑巴听了听,摇摇手。引生说:“哑巴的耳朵应该灵呀,你听不到?”哑巴还是摆摆手。但引生分明听出是鼓响,就朝天上看,以为风在敲太阳。天上没太阳,阴着厚云。引生说:“多大的鼓声!”其他人就骂引生说疯话,说:“来吧来吧,和你再斗一盘!”引生和村里人又斗起“狼吃娃”。
鼓的响声越发好听,引生就知道他的灵魂又出窍了:一个引生坐着斗“狼吃娃”,另一个引生则撵着鼓声跑去,竟然是跑到了果园,坐在刘新生家的三层楼顶了。夏天义、上善和刘新生看不见引生,引生却能看见他们:他们才是一群疯子,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年龄,鼓在夸夸地响,夏天义在“美,美”地喊。引生瞧见了鼓在响的时候,鼓变成了一头牛,而夏天义在喊着,他的腔子上少了一根肋骨。
现在,刘新生的儿子敲过了第一段,第二段,进入第三段,刘新生就站在旁边不时地喊:“三闪!”儿子双槌齐下打出二拍“夸,夸”,又双槌在空中闪出一拍“夸夸”,又有槌在鼓正中击出一拍“夸”。新生又喊:“十不冷灯彩!”儿子右槌在鼓面右边轻击“十”,后左槌在鼓面左边轻击“不”,再右槌在鼓面右边略闪击“冷”,再左槌在鼓面左边略闪击“灯”,最后用右槌在鼓正中击出“彩”。新生再喊:“八拍十三当!”儿子在鼓的一边面上按拍,双槌分工,一字一击,击出十三个“当”来。新生和儿子都已经一身的水了,头发贴在了头上,大裤衩子湿了一片,汗流得眼睛睁不开,汗滴在地上溅水星。鼓点刚一落,众人拍手赞道:“敲得好!”
上善说:“新生有这手艺,真不该是个农民!”
新生的驼背老婆从一楼爬到三楼来了,她竟然能爬了上来,叫喊着凉粉好了,下去吃凉粉。夏天义在新生家却把凉粉吃醉了。酒是能醉人的,吃凉粉也能醉人?但夏天义确确实实是吃醉了。
(选自《秦腔》,贾平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有删改。)
16.通读全文,用主谓短语概括文章情节。(3分)
→ 引生听鼓 → 众人 → 天义醉鼓
17.对以下选段所用表达方式的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甲】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刘成章《安塞腰鼓》
【乙】夏天义、上善和新生看不见引生,引生却能看见他们:他们才是一群疯子,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年龄,鼓在夸夸地响,夏天义在“美,美”地喊。引生瞧见了鼓在响的时候,鼓变成了一头牛,而夏天义在喊着,他的腔子上少了一根肋骨。
A.【甲】选段的场面描写豪迈热烈,震撼人心,视觉与听觉结合,写实和想象结合,形象而直观。
B.【乙】选段的描写全属“引生”的想象,突出了鼓声之响,也写出了表演者及听众的投入和痴狂,想象奇特。
C.【甲】【乙】两选段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前者重在表现鼓声的豪壮、观众的共鸣,后者重在表现鼓声的响亮、观众的迷醉。
D.【甲】【乙】两选段还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前者重在说明安塞腰鼓激动人心的原因,后者重在说明观众的情感反应。
18.结合上下文,揣摩画线句中人物的心理,并加以概括。(3分)
19.有人说:“凉粉是吃不醉人的,文章最后却说夏天义在引生家里吃凉粉‘确实是吃醉了’,这明显不符合常理。”请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三)13分
16.(3分)父子练(敲、击、打皆可)鼓(2分);赞鼓(1分)
17.(3分)D
18.(3分)(1)表现“引生”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无聊、空虚);(2)表现与村里人下“狗吃哇”失败后的沮丧(一点2分,两点3分)。
19.(4分)(1)“醉”是指夏天义听鼓之后的迷醉状态(1分);
(2)“醉”是夏天义心情郁闷的形象表达(1分);
(3)“醉”侧面写出刘新生父子敲鼓手艺的精湛(2分)。
20.(30分)“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审题立意】该题目中有几个关键词: ①什么是良言?好话、善意的、有益的话.②良言的具体表现:师生交心的话、朋友间劝慰的话、书本间警策的话.③说的方式:好话好好说才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④好话好好说带来的正面影响.
【思路点拨】学生会有话说,但是要写好的话,需要从听者的角度写,它会带来怎样如春的感受?良言一定要具体,应该是熟人说的,什么背景、以什么方式、说了什么内容、说的内容带来什么的感动,就是要具体化
【形式创新】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写别人的事,也可写名人的事,可以适当的虚构.
【文体选择】本文最好写记叙文,或者是散文.
【解答】
良言如春
生活是一个五味的瓶子,装满了酸甜苦辣.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有亲情的甜蜜,有离别的寂寞…
无论是喜还是悲,我们都渴望和别人交流,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
古往今来,语言的魅力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如沐春风,心灵被滋润,被温暖,这就是如春般的良言.
良言,它可以陶冶情操,化解尴尬.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面对外国记者尖酸刻薄的提问时,总能用从容不迫而又机智幽默的回答,展现我们泱泱大国的大气之美.
良言,它可以传情达意,更好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曹植的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激励了多少爱国将士;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发了多少文人志士的共鸣.
良言,它可以让人通过简短的话语明白做人的道理.《古今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在告诉我们,最忠诚的语言虽然不那么娓娓动听,却是最有利于你的.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对良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考得不太理想,看到那刺眼的成绩,我难过的抬不起头来,趴在课桌上,红了眼眶.这时,我的好朋友看到了,走来安慰我说:“不要难过, 这只是一次小测验,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发挥好的,加油,班长!”这番话语,就像一股暖流,很快滋润了我的心灵,温暖了我.我看着她真诚的笑脸,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做一个称职的班长,不让大家失望.瞧,这就是良言的力量.
回想起自己求学的岁月,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有人对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鼓起对抗困难的勇气;每当我取得一点好的成绩就骄傲自大时,总有人对我说:“谦受益,满招损.”提醒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每当我心生懒惰,贪玩之时,总会有人对我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他内心的道德与素养.无知又缺少涵养的人,语言也会变得空洞,粗鄙不堪,造成“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后果.唯有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才能使心灵更加阳光,语言更加温暖.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内心丰富,善于沟通的人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期中测试卷(原卷版)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积累(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写出拼音或汉字。(4分)
漫步湖边,流水 ch?n ch?n(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刺骨的寒风不再是温暖阳光的jT( )绊。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小野鸭们快活地在湖中凫( )水;湖边的游人也愈加多了,断桥上,苏堤边,处处摩肩接踵,人声喧rǎng( )。拂面而来的春风与月前截然不同,凛冽的刀锋变成了柔和的手心,令人迷醉,好一派春日盛景!
2.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4)题要填写作者。(10分)
(1)关关雎鸠, 。 ( 《诗经·关雎》)
(2)蒹葭采采, 。 ( 《诗经·蒹葭》)
(3)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4)黄发垂髫, 。 ( 《桃花源记》)
(5)树梢树枝树根根, 。 (贺敬之《回延安》)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含蓄地表达想做官却无途径、心存遗憾的句子是:“ , 。”
(7)离别让人惆怅,但时空阻不断真挚的友情,正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
“ , 。”
3.下列句子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我们对古诗词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B.学生不但喜欢演讲这种活动的方式,而且很多老师也喜欢。
C.每年三月,鸡鸣寺樱花盛开,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
D.恐龙灭绝是因为臭氧层被破坏, 长时间内阳光很难抵达地球表面所致。
4.以下案例中,这些名人依次运用的应对技巧主要是: 、 。(填写序号)(2分)
案例一: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案例二: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A.归谬 B.巧换概念 C.针锋相对 D.转换话题
5.以下是某班的《傅雷家书》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5分)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与理解
选择性阅读 (1)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晚书信)惟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骄纵你——你该记得罗马尼亚三奖初宣布时你的愤懑心理,可见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 (节选自1955年3月20日书信)(3)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节选自1955年3月27日书信) 结合这三则材料,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人?(3分)答:_(1)_ ____
评价性阅读 傅雷好友楼适夷有一次带了傅聪到豫园去玩,给他买了一支较好的儿童金笔,不料一回家被傅雷发现没收,说小孩子怎么能用那样的好笔,害得孩子伤心地哭了一场。楼适夷对此事如此评价:“我事后才知道这场风波,心里觉得非常抱歉,对傅雷那样管束孩子的方法,却是很不以为然的。” 结合《傅雷家书》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傅雷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2分)答:_ (2) ___
二 阅读(42分)
(一)阅读古诗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逍遥咏
白居易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丙】河伯①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②曰:“牛马四足,是谓天③;落马头,穿牛鼻,是谓人④。故曰:‘无以人灭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AD%E5%A4%A9" \t "_blank?)无以故⑤灭命无以得殉名。谨⑥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注释】①河伯:河神。②若:海神名。③天:天然。④人:人为。⑤故:人为。⑥谨:谨慎、小心。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怒而飞 ( ) (2)志怪者也 ( )
(3)故曰 ( ) (4)此身何足恋 ( )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 《北冥有鱼》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B.不知其几千里也 《北冥有鱼》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C.中轩敞者为舱 《核舟记》 其名为鹏《北冥有鱼》
D.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南冥者,天池也。(2分)
(2)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2分)
9.用“/”划分句子停顿。(限划2处)(2分)
无 以 人 灭 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1%AD%E5%A4%A9" \t "_blank?) 无 以 故 灭 命 无 以 得 殉 名
10.庄子的《逍遥游》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李白读后写下《大鹏赋》表达了自己孑然独立、立志高远、追求人性本真的人生境界;白居易读后,则借《逍遥咏》表达了自己 的人生思考。(2分)
11.闻一多说,读庄子,可以令人获得“多层的愉快”。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可以从中获得哪些“愉快”的启示(提示:可从思想启迪、艺术手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感受等方面思考)。(3分)
(二)
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11分)
①“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春节期间,根据刘欣慈经典科幻作品改编的《流浪地球》引发了观影热潮。许多观众心里都会有个疑问,“流浪地球”究竟能否实现呢?
②从地球原有轨道到遥远的比邻星,按照小说而言,这是一场长达2500年、需要100代人才能完成的恢弘计划,它分为了五个阶段:(1)刹车阶段:凭借赤道上的“行星发动机”的巨大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2)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动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驶出太阳系;(3)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驶向人类选定的新家园“半人马座比邻星”;(4)后流浪阶段:驶出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利用500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1300年;然后调转发动机,利用700年进行减速;(5)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③人类是否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
④地球的转动能是非常巨大。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历史上曾经实验过的释放能量最强的大伊万氢弹,释放的能量差不多是5000万TNT当量,然而相比较地球的转动能量,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的氢弹同时爆炸。想要建造并产生如此巨大推力的发动机,对于地球人类几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
⑤一旦地球停止转动,地球将会发生什么?
⑥没有了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陆都会被海洋所淹没。原因很简单,在地球
转动的时候,因为离心力的缘故,作为液态的海洋会朝向赤道附近聚集,所以一旦地球停
止转动,这些水会向两极流动,从而造成大陆被淹没。没有了转动,地球将会有固定的一面朝向太阳,另外一面而将一直处于黑夜当中,就仿佛我们在南极或者北极所经历的极昼或者极夜那样。尽管有地球大气的存在,但是远离太阳的一面,还是会因为长期得不到太阳的照射,从而温度变得很低,不太适合生命的存在。
⑦脱离木星引力的方法合理吗?
⑧整部电影所展现的一个主题就是如何摆脱木星的“刚性洛希极限”点。其实在电影
当中,联合政府本来想通过一种叫做引力弹弓的效应,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因为行星
本身也在围绕太阳转动,所以当行星吸引探测器或者其它天体的同时,就实际上赋予了探
测器或者其它天体一部分速度,当探测器或者其它天体逃离出去的时候,就相当于被加速
了。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如果我们站在静止的地面上向运动的火车顶上扔
一个网球,在网球被弹起来的时候,地面上静止的人看到网球的速度,其实就是火车速度
和网球原来速度的叠加。所以当天体从某个行星周围逃离的时候,其实就是本来的速度和
天体速度的叠加。
⑨当然地球在太空流浪的征途之后也并非一番风顺,在前往比邻星的路途当中,还有
很长的距离等待着地球去走。木星轨道之外,布满了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带,地
球如何安全地经过这些小行星带,对于人类也是极大的挑战。
⑩流浪地球,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人类的能力无法实现。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苟利军文章改编)
12.文章开头选取了《流浪地球》电影的一段台词,有什么作用?(3分)
1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①然而相比较地球的转动能量,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大约相当于1万亿个大伊万的氢弹同时爆炸。(“小巫见大巫”用在此处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联合政府本来想通过一种叫做引力弹弓的效应,它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原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4.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分)
15.阅读下面网友的观点,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结合生活阅读积累谈谈你对“科幻与科学”
的看法。(3分)
网友甲:电影比预期要更恢弘磅礴,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
动地球……大小设定,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了,而且是第一部,
了不得。
网友乙:《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
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网友丙:科幻的归科幻,科学的归科学。把地球推离地球只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假设,假设地壳能承受住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假设有足够强大的发动机,理论上当然可以把地球推离太阳系。但这种理想假设现实中不可能实现!这也是科幻与科学最大的区别。
【小说选文】
听 鼓(13分)
贾平凹
上善就拉着夏天义去刘新生的果园,要新生给敲敲锣鼓听。
到了果园,天很热,刘新生和他的儿子都是光着上身和腿,在门前的草席上睡觉,睡觉着还给儿子教鼓点。儿子总记不住,新生以腹为鼓做起示范。刘新生见两人到来,忙喊儿子沏茶。
夏天义端起茶杯喝茶,茶水的热气哈得眼镜片子上一片白,又把眼镜摘下了。上善说:“新生是个快乐人,那就敲一阵鼓给二叔听!”新生说:“好得很!”
新生问夏天义和上善要听什么谱。上善说:“还有什么谱,社火谱么。”新生说:“那是老一套了,来段新的吧。清风街流传有秦王十八鼓乐,我改造了一下,你们听听。”却把儿子喊上来,让儿子敲。
鼓声一起,引生就听到了,引生是和哑巴他们几个村里人在西街牌楼旁的大槐树下乘凉说闲话时听到的。
稻田里又浇了一遍水,撒了化肥,便没再有活儿干了,他们就光了膀子,四处游逛,哪儿凉快就坐到哪儿。引生先是和村里人在地上画了方格儿斗“狼吃娃”。村里人会算计,走一步能想到后三步,引生斗不过他,引生便不和他斗了,拿眼睛看大槐树。引生看出了大槐树的每一个枝股不是随便地或粗或细,弯来拐去,而是都有感情的:这一个枝股是在对那一个枝股表示亲热,那一个枝股又是讨厌另一个枝股,谁和谁是夫妻,谁和谁在说话,这些引生都能看得出来。
引生看得津津有味,突然听到了鼓声。引生说:“哪儿敲鼓?”哑巴听了听,摇摇手。引生说:“哑巴的耳朵应该灵呀,你听不到?”哑巴还是摆摆手。但引生分明听出是鼓响,就朝天上看,以为风在敲太阳。天上没太阳,阴着厚云。引生说:“多大的鼓声!”其他人就骂引生说疯话,说:“来吧来吧,和你再斗一盘!”引生和村里人又斗起“狼吃娃”。
鼓的响声越发好听,引生就知道他的灵魂又出窍了:一个引生坐着斗“狼吃娃”,另一个引生则撵着鼓声跑去,竟然是跑到了果园,坐在刘新生家的三层楼顶了。夏天义、上善和刘新生看不见引生,引生却能看见他们:他们才是一群疯子,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年龄,鼓在夸夸地响,夏天义在“美,美”地喊。引生瞧见了鼓在响的时候,鼓变成了一头牛,而夏天义在喊着,他的腔子上少了一根肋骨。
现在,刘新生的儿子敲过了第一段,第二段,进入第三段,刘新生就站在旁边不时地喊:“三闪!”儿子双槌齐下打出二拍“夸,夸”,又双槌在空中闪出一拍“夸夸”,又有槌在鼓正中击出一拍“夸”。新生又喊:“十不冷灯彩!”儿子右槌在鼓面右边轻击“十”,后左槌在鼓面左边轻击“不”,再右槌在鼓面右边略闪击“冷”,再左槌在鼓面左边略闪击“灯”,最后用右槌在鼓正中击出“彩”。新生再喊:“八拍十三当!”儿子在鼓的一边面上按拍,双槌分工,一字一击,击出十三个“当”来。新生和儿子都已经一身的水了,头发贴在了头上,大裤衩子湿了一片,汗流得眼睛睁不开,汗滴在地上溅水星。鼓点刚一落,众人拍手赞道:“敲得好!”
上善说:“新生有这手艺,真不该是个农民!”
新生的驼背老婆从一楼爬到三楼来了,她竟然能爬了上来,叫喊着凉粉好了,下去吃凉粉。夏天义在新生家却把凉粉吃醉了。酒是能醉人的,吃凉粉也能醉人?但夏天义确确实实是吃醉了。
(选自《秦腔》,贾平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有删改。)
16.通读全文,用主谓短语概括文章情节。(3分)
→ 引生听鼓 → 众人 → 天义醉鼓
17.对以下选段所用表达方式的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甲】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刘成章《安塞腰鼓》
【乙】夏天义、上善和新生看不见引生,引生却能看见他们:他们才是一群疯子,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年龄,鼓在夸夸地响,夏天义在“美,美”地喊。引生瞧见了鼓在响的时候,鼓变成了一头牛,而夏天义在喊着,他的腔子上少了一根肋骨。
A.【甲】选段的场面描写豪迈热烈,震撼人心,视觉与听觉结合,写实和想象结合,形象而直观。
B.【乙】选段的描写全属“引生”的想象,突出了鼓声之响,也写出了表演者及听众的投入和痴狂,想象奇特。
C.【甲】【乙】两选段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前者重在表现鼓声的豪壮、观众的共鸣,后者重在表现鼓声的响亮、观众的迷醉。
D.【甲】【乙】两选段还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前者重在说明安塞腰鼓激动人心的原因,后者重在说明观众的情感反应。
18.结合上下文,揣摩画线句中人物的心理,并加以概括。(3分)
19.有人说:“凉粉是吃不醉人的,文章最后却说夏天义在引生家里吃凉粉‘确实是吃醉了’,这明显不符合常理。”请结合选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20.(30分)“良言”好话,有益的话。比如师生间交心的话,家人间关切的话,朋友间规劝的话,陌生人宽容的话,书本上警策的话……好话还得好好说;长话可以短说,直白的话可以含蓄地说,严肃的话可以轻松的说……说好话,好好说话,都会让人如沐春风。
以“良言如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