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单元测试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B.按地理方位,中国和越南位于东亚地区
C.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亚欧大陆面积达5 000多万平方千米,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景观各异。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经度因素
C.纬度因素 D.海拔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七大洲中,关于甲大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跨经度最广 D.东西距离最长
4.图中经②航线运输的石油,其输入地主要是( )
A.英国、法国 B.中国、日本
C.美国、加拿大 D.德国、俄罗斯
5.以下哪一种气候不属于乙大洲的( )
A.地中海气候 B.极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6.甲大洲地形以( )
A.山地高原为主 B.平原为主 C.盆地为主 D.丘陵为主
7.乙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老年人口比重大 C.人口素质低 D.人口密度小
8.下列景点位于乙大洲洲西部的是( )
A. B. C. D.
9.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达到了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目的。下列建筑景观不属于亚洲的是( )
A. B.
C. D.
10.亚欧大陆北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 )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纬度高、寒冷 D.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11.亚洲东部和南部易发生旱涝灾害,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有关
A.地形的影响 B.夏季风的强弱
C.河流众多 D.纬度因素
12.亚洲气候分布最广的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3.关于亚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没有发达国家 B.亚洲各国工业基础一般比较好
C.亚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较发达 D.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下列对于亚洲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系结构呈辐射状
B.以山地为主,河流多为内流河
C.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河流短急
D.东南高,西北低,以高原为主
15.图中ABCD四地与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A地﹣热带季风气候 B.B地﹣温带大陆性气候
C.C地﹣温带季风气候 D.D地﹣热带雨林气候
16.世界上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大的地区是( )
A.欧洲北部 B.南美洲南部
C.亚洲东部和南部 D.非洲中部
读亚洲图,完成下列小题:
17.玲玲在观察图后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③亚洲东与欧洲相连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畜牧业是A半岛上许多国家的传统经济部门
B.B地区海拔高,河流的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
C.C是世界上水量最大、长度最长的河流
D.亚洲地势特点四周高中部低,河流多自中部流向四周
读亚洲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图中甲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0.下列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
A.鄂毕河 B.黄河 C.长江 D.印度河
21.图示亚洲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中部低,四周高 D.北部高,南部低
22.读“亚洲范围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高原和山地面积较小
B.图中a、b、c三处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C.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D.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23.我们生活在世界第一大洲。有关我们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B.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C.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西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河与非洲相望
一般来说,各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读亚洲两地区的住房、服饰图,回答下面小题。
24.影响①图所示居民住房、服饰特点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严寒 B.气候湿热,多河湖 C.多地震 D.热带干旱草原
25.通常,人们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②图所示居民生活的地区位于( )
A.东亚 B.东南亚 C.西亚 D.中亚
二、解答题
26.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______所代表的______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
(2)由于亚洲中部______,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高原山地气候。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基本处于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
(4)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南北跨纬度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B.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复杂并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5)序号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______
A.炎热干燥??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C.高温多雨??D.冬暖夏凉
(6)受______因素的影响,⑥→⑦→⑤气温逐渐______。受______因素的影响,⑦→⑧降水逐渐______。
27.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C________山脉;②________高原;④________平原;H________河。
(2)亚洲的地形是以山地、________为主;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28.读“亚欧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大洲: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大洋:D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
(3)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从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地处________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________洲接壤,西南以________运河与________洲为邻,南临________洋,东临________洋,北临________洋。
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该点位于_____(海洋)。
(2)B处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南北半球的______。
(3)图中所示的三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反映出三地气候共同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_____。
(4)当E地艳阳当头正值中午时,F地正处于清晨,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导致的。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____洋、B____________洋。
(2)C___________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_盆地。
(3)D_______洲与欧洲分界线F是________山脉;E是 ________运河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①是世界最小的大陆______________大陆,而最大的岛屿则是_____________ 。
(5)从图中可以看出,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按地理方位,中国位于东亚地区,越南位于东南亚,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本题选C。
2.C
【解析】
【详解】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图中①纬度高,气温低,为极地气候,从①-⑤纬度变低,获得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变高,气候由极地气候变为亚寒带气候、再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再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图中①-⑤地气候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点睛】
学会从图中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3.C
4.B
5.D
6.A
7.B
8.C
【解析】
3.读图可知,甲是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根据题意选C。
4.读图可知,图中经②航线运输的石油来自中东,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其输入地主要是中国和日本。故选B。
5.读图可知,乙是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部主要是寒带气候。所以没有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
6.读图可知,甲是亚洲,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和丘陵分布在四周,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A。
7.乙是欧洲,欧洲大多数是发达国家,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和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根据题意选B。
8.读图可知,A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B是日本富士山,C是法国的凯旋门,D是中国的长城。法国位于欧洲。故根据题意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亚洲和欧洲的知识,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9.A
【解析】
【详解】
从图片得知,金字塔位于非洲,长城位于东亚的中国,大金塔位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姬陵位于南亚的印度,故选A。
10.C
【解析】
【详解】
亚欧大陆北部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生活。气候寒冷,农业生产也很难发展,没有足够的粮食,因此这里人口稀少。故选C。
11.B
【解析】
【详解】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亚洲东部和南部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该地易发生旱涝灾害,主要与季风气候有关。一般来说,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夏季风从海洋携带的水汽多且持续时间长,降水就越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会形成旱灾。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的特点。
12.B
【解析】
【分析】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详解】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3.D
【解析】
【详解】
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亚洲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大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大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故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的经济。
14.A
15.D
16.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4.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该大洲多外流河,水系呈辐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由图可知,A地位于阿拉伯半岛,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全年干旱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B地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C是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属于北温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D是位于赤道附近,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16.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的有关知识.
17.A
18.A
【解析】
【分析】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17.读图可知,亚洲被赤道和北极圈穿过,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北极圈穿过亚洲北部,所以亚洲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亚洲西与欧洲相连,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所以正确的是①②,根据题意选A。
18.读图可知,A是阿拉伯半岛,该地区气候炎热,降水少,所以畜牧业是A半岛上许多国家的传统经济部门,故A正确;
B处位于北极圈以北,位于北寒带,气候寒冷,所以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故B不正确;
C是长江,是中国水量最大、长度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大河。故C不正确;
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自中部流向四周,所以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点睛】
该题考查亚洲的位置和环境。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19.A
20.D
21.B
【解析】
【分析】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北临的北冰洋,南临的是印度洋,东临的是太平洋。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19.从图中可知,亚洲北临的是北冰洋,南临的是印度洋,东临的是太平洋。甲是亚洲东临的太平洋。故选A。
20.从图中可知,印度河和恒河注入印度洋,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D符合题意。
21.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反映地势的高低。从图中可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说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B符合题意。
22.D
【解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读图可知, 图中b、c三处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a处人口稀疏;亚洲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答案选D。
23.B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故选B。
24.A
25.C
【解析】
【分析】
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4.从图中可知,该地区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到处冰天雪地,严寒的气候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25.沙特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阿拉伯半岛,是在亚洲西部,该地区气候炎热,降水少,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
【点睛】
本题主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气候。
26.⑧ 温带大陆性 分布着高原和山地 亚热带季风 我国东南沿海受季风影响显著 C C 纬度 降低 海陆 减少
【解析】
【详解】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⑧表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由于亚洲中部分布着高原和山地,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高原山地气候。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是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显著。
(4)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南北跨纬度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地形复杂并且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气候类型复杂使植被类型增多,故选C。
(5)序号⑥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故选C。
(6)受纬度位置越来越高的影响,⑥→⑦→⑤气温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⑦→⑧降水逐渐减少。
【点睛】
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类型的复杂性及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27.喜马拉雅 蒙古 东北 叶尼塞 高原 中部高,四周低
【解析】
【分析】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
【详解】
(1)从图中可知,C喜马拉雅山脉;②蒙古高原;④东北平原;H叶尼塞河。
(2)亚洲的地形是以山地、高原为主;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点睛】
识记亚洲的地形和地势。
28.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冰洋 E太平洋 F印度洋 东 北 北温 欧 苏伊士 非 印度 太平 北冰
【解析】
【详解】
(1)从图中可知,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B是经济发达的欧洲;C是贫穷落后的非洲。
(2)从图中可知,D是位于北极圈内的北冰洋;E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F是印度洋。
(3)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从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大部分地处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欧洲洲接壤,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洲为邻,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29.80°E 23.5S(南回归线) 印度洋 北温带 北 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海陆位置 自转
【解析】
【详解】
(1)从图上可中知,A点位于南回归线上,A所在的经度是向西增大,则是西经,度数是80°,所以A点的经纬度:80°E、23.5°S(南回归线),该点位于亚洲以南,所以是印度洋。
(2)从图中可知,B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而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的范围,所以B位于北温带。北温带属于北半球,所以B点位于北半球。
(3)从图中可知,三地的降水集中在夏季,气温最高的也是夏季,所以三地气候共同具有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三地是亚欧大陆东部,濒临海洋,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所以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4)E、F两地产生了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30.太平 印度 非 刚果 亚 乌拉尔 巴拿马 澳大利亚 格陵兰岛 北冰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是:A为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B为印度洋。
(2)C为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刚果盆地,分布着面积广阔的热带雨林。
(3)D亚洲与欧洲分界线F是乌拉尔山脉;E是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①是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而最大的岛屿则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5)从图中可以看出,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点睛】
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