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三首 课件(3课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 古诗三首 课件(3课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8 13:2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3 古诗三首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清明节
说一说:你了解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一些风俗或来历。
……
寒食
每年清明节的前1-2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寒食节的来历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人),天宝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通读顺,读流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双重否定
练习:()无处不()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说一说整首诗按什么顺序写?按时间顺序写了寒食春城白天和夜晚的景色。
2.想象:春天,京城满城飘絮的景色会怎么样?
3.寒食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说明了什么?
4.诗人生活在唐代,却大写汉代寒食的宫廷特权,这是为什么?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有感情的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今天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古诗,你还知道哪些春天的诗?
迢迢牵牛星
第二课时
《诗经》
《汉乐府》
……
迢迢 皎皎 纤纤
擢素手 札札 机杼
盈盈 一水间 脉脉
tiáo jiao jiao xiān xiān
zhuó? zhá zhù
yíng yíng? jiān mò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那遥远而又皎洁的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因为思念牛郎而整天也织不出多少绸缎,她哭泣的泪水哗哗如雨。
只隔了那道清清浅浅的银河,牛郎离开她也没有多远。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清清浅浅的银河把牛郎隔开在另一边,织女含情脉脉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痴痴地凝望)。
(1)织女忙碌地织布,为什么还是不成章呢?为什么整日泣涕零如雨呢?
(2)既然河水清且浅,为什么不涉水而过,两人不想见呢?
背景介绍:
整首诗看似写天上的神话和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正是东汉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造成许多家庭破裂、夫妻分别,造成痛苦,夫妇团聚,家庭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这首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第三课时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请你找一找:这首诗中,有哪些画面?这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2.举一反三:例举诗中有画的秋景诗词,说说特点。
1.你能读出什么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1、一首《十五夜望月》,写出了中秋夜,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能不能用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一首最喜欢的古诗和同学分享交流。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从几首古诗中,思考: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有哪些习俗?写一写你了解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