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 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 课件(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8 13: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习作:家乡的风俗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风俗是指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中秋月圆
你还知道哪些中秋节的习俗?




节日风俗: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

其它风俗:
生产、生活、饮食、工艺……
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我为你砍好了蒿(hāo)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zhài)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jiǎo)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jī)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ɡōu)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撤下数不胜数的蝗(huánɡ)虫。它们噬(shì)咬着庄稼,也噬咬着人们的心。但是,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yín)威。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人们点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人们终于灭掉了“天虫”,保护了庄稼。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天虫”的胜利,庆贺五谷丰收,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就点起火把游行,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所以,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怎么样?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角度 ?内容
火把节的哪几方面 ?
火把节的什么特点 ?
印象最深的地方 ?
文章语言特色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作者是如何将这个彝族的节日写生动鲜明的




温馨小贴士: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题目是否明确?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是否充分?
(3)从哪几方面进行介绍?分列和顺序是否合理?
(4)哪一部分内容将作为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是否有代表性?





介绍风俗为主
经历感受为主
适当补充体验
家乡的风俗
穿插特点或来历
可以表达看法


一级:能写出风俗的特点
二级:能写清风俗的特点
三级:能写活风俗的特点
(1)有鲜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写出)
(2)风俗特点介绍清楚;(写清)
(3)内容具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写清)
(4)恰当地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写活)
(5)融入真情实感,能反映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写活)


本文我满意的地方 我认为本文存在的问题
? ?


? ?







边听边思考:

哪些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你认为怎样修改?给出你认为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