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1课时)
重庆市綦江区古南中学张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特征;
(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及人类祖先的大概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角色扮演,比较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培养比较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手在进化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比较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相似性,认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通过人与类人猿数量的比较,认识到人类和其他动物应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
2.难点: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大致过程。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重点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特征的比较。为了解决这个知识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角色扮演知识连线等学生活动。首先让同学们阅读小资料,寻找人类与黑猩猩、金丝猴、兔子的相似特征,完成表格。完成表格后,开展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认亲”。 由小组成员扮演黑猩猩、金丝猴、兔子,老师扮演人类。由扮演动物的小组成员说出你认为和人类亲的证据。最后知识连线总结得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极为相似的特征。第二个知识点为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我采用了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学生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同学们可以大概的说出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大致过程。再由老师讲解,总结,比较直立行走和会使用制造工具两个阶段的重要性,从而得出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视频:“大猩猩玩手机入迷”,视频中提到,有些人类学家认为应该把大猩猩归为人类。黑猩猩是人类吗?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与黑猩猩的祖先都是森林古猿进化而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内容。
回答,倾听。
利用同学们感兴趣的事例引入本课。
(一)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环节1:人起源的假说
“人类从哪里来?”不得不说这些问题困扰了人类很多年。关于“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吗?
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我们听得比较多的是神创论,比如说“女娲造人”。再比如说西方的神话故事“亚当和夏娃”。当然,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缺乏事实证据。最早对“人类的起源问题”做出合理解释的是达尔文,他明确指出: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现存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达尔文通过比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发现它们极为相似,得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森林古猿。
环节2: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
现在老师提供了以下四种动物,分别是人类、黑猩猩、金丝猴、兔子,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任务。
⒈完成表格,要求自己阅读导学案中的资料,自己总结。(提示:从外部形态、身体结构、面部表情、行为表现等方面比较),用简短的语言填写在表格中。
⒉小组讨论,并思考哪种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完成任务后,开展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认亲”。 由小组成员扮演黑猩猩、金丝猴、兔子,老师扮演人类。由扮演动物的小组成员说出你认为和人类亲的证据。
环节3:现代类人猿的种类以及现代类人猿不包括金丝猴、猕猴等猴类。
通过角色扮演,我们知道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接下来我们快速的比较黑猩猩与金丝猴的不同特称,判断它们是同类吗?
哪些动物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更近呢?展示八张图片。说明长臂猿、猩猩、大猩猩与黑猩猩亲缘更近,并且这四种动物在外形上与人类类似。所以称他们为现代类人猿。现代类人猿是不包括猕猴、金丝猴等猴类。
环节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刚才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图片对比,已经知道人类和现在类人猿有很多相似的特征,现在老师例举了它们的相似特征,请同学们进行连线。
环节5:情感升华。
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们知道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亲戚”现存数量有多少?
展示资料,“想一想,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回忆前面两节知识,多种关于起源的假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阅读小资料,完成表格。
积极参与角色扮演。
快速判断、积极思考
思考,完成连线。
帮助学生将本章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构建知识体系。
阅读资料,单独思考,分组讨论,结果展示,从而认识到人类与黑猩猩的相似特征最多。
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人与猿亲缘关系最近。
通过前面的比较和分析,明白黑猩猩与金丝猴不是同类。
了解现代类人猿的种类,类人猿不包括猕猴、金丝猴等猴类。
知识再次巩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应该保护环境,和其他动物和谐相处。
(二)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过渡:
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人类的呢?
环节6:简述人类进化的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视频,思考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有几个重要的阶段。并简述人类进化大致过程。
师:小结。森林古猿被迫来到地面生活以后,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前肢获得解放,发挥手的作用。手越来越灵活,腿越来越粗壮,制造工具的能力就越强。感官集中,声带发展,产生语言,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形成了人类社会。
环节7:两足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比较。两足直立行走、会使用制造工具、感官集中、声带发展、产生语言、大脑发达、形成人类社会,这几个阶段哪一个是区分两足直立行走?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最后老师总结。展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小结:直到1929年冬天,我们人类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存在得到肯定。因此,人类学家把两足直立行走认为是区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重要标志。
环节8: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由古猿进化到人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手的灵活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探究活动,感受手在进化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步骤:
选择多媒体显示的两个活动项目,两个同学合作完成,一人操作、一人记录。
先测试用正常状态的手完成动作所需时间,然后将拇指与食指用胶带捆绑在一起,模拟非灵长类动物的手,在测试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
⒈绑住拇指写名字时,你的困难是什么?
⒉绑住手指翻书时,你怎样改变手的动作才能更快完成?
⒊试说明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手进化的重要意义。
阅读教材并观看视频,并简述人类和类人猿进化历程。
积极回答问题
分组活动,明确任务,记录结果。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分析和总结人类和类人猿进化历程。
请学生简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了解学生思维误区,老师及时纠正和归纳。
让学生明确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体验:手在进化过程中的意义。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使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课堂练习
1.关于人类的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2.现代类人猿不包括( )
A.长臂猿 B.金丝猴 C.黑猩猩 D.大猩猩
3.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鱼? B.狗??C.大猩猩??D.鸽子
4.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回答问题
巩固知识
课后小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知识回顾、总结。
让学生明确本节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