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和食物网》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举例说明某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过程与方法
找出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模拟游戏体验食物网中的生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体会到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意识到保护食物网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3.有毒物质的富集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指出题中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
设计的意图,复习旧知,从而强化知识,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通过检查,发现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事情?
生:老鼠吃果实,猫头鹰吃老鼠
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捕食关系
师:你能不能用箭头按捕食关系将它们连接起来?注意箭头指向捕食者
生:果实→老鼠→鹰
师:那么,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怎样的联系呢?它们之间像一个什么把它们联系了起来?
生:像一条链子
师:对,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食物链。食物链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
生: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轻松一下,找“朋友”
请五位同学上台,从老师这儿各抽一张纸板(分别是草、蛇、鹰、青蛙和蝗虫),抽到纸板上所写的生物就是你的新身份,请认真分析你的新身份及其他四位同学所代表的生物,等老师宣布“开始”后迅速从中找出与你关系最亲密、最喜欢的朋友,跟在他的身后,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等学生完成游戏后,教师现场采访,如采访一下“蝗虫”
师:你为什么喜欢“草”?如果没有草你会怎么样?
生:我就会饿死
师:如果我把青草去掉,这还是个食物链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没有生产者
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这条食物链
生:草→蝗虫→青蛙→蛇→鹰
老师点评并强调关于“→”的口诀:食物进了谁的嘴,就把箭头指向谁
设计的意图: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生态系统内各生物间因食物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互动合作,探究新知
1.食物链和食物网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9的资料分析,咱们分为三组,分别将涉及到鼠、兔、昆虫的食物链画出来
学生思考,组内讨论,在练习本上写出食物链
师:提问三组同学中的一个代表,说出本组所写的食物链。
学生回答后老师把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展现出来。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像什么?
生:像一个网。
师:对,这就是食物网,同学们看书,找出食物网的概念。
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食物网。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以鼠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过度放牧会使草原遭到破坏,草不能及时再生,草原上的动物都会受到影响,严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导致草原荒漠化。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我们应该合理放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
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正确写出食物链,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不乱捕杀野生动物,和谐发展。
分析食物链的特点:
第1环节 第2环节 其他环节
青草 → 蝗虫 → 青蛙 → 蛇 → 鹰
↓ ↓ ↓
绿色植物 大多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练习并归纳食物链的特点:
①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 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的 。
②位于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是生态系统中的 。
③位于食物链其它环节的生物大多是 ,是生态系统中的 。
设计意图: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生态系统的功能
师: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它能从食物中获取什么?
生:有机物和能量。
师:这些能量和有机物来自哪里?
生:(阅读教材内容)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什么是物质循环呢?
生: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运动。
师:让我们以碳元素为例,来探究物质循环的过程。根据教材图7—2—8,你能说出屏幕展示的图片中序号所代表的生理功能吗?
生:分别代表分解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师:根据你对图片的理解,请将物质循环的过程补充完整。
生:碳通过 光合作用 进入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 ,然后又传给 消费者 和 分解者 ,经 分解者 的 分解 作用和生物的 呼吸 作用,又回到生态系统的环境中。
师:分析教材图7—2—9,你认为哪种生物体内获得的能量最多?哪种生物体内获得的能量最少?生物体内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哪里?
生:草获得的能量最多,狐获得的能量最少。生物体内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师:观察图片,损耗的那些能量都哪里去了?
生: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散失相当一部分能量;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
师:能量可以倒流吗?
生: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
师:是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而且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3.有毒物质的富集
师:一些有毒物质,比如铅、汞、铜、铝等重金属和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等,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就容易被生物体吸收而不易被排出。某条小河被DDT污染,下面这幅图是此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分析数值,你能发现什么?
生: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DDT的含量就越高。
师:想一想,为什么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就越高?
生: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起来的。
师: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生:DDT会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引起中毒。当有毒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导致死亡。
师:根据图片,你能说出什么是有毒物质的富集吗?
生: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越积越多,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有毒物质的富集。
师:看了有毒物质 富集现象,你有何感想?
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课堂小结
1.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有毒物质的富集。
四、课堂练习
下图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种生物,分析回答
D E
A F G
B C
①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
②生产者是 ,B和C之间是 关系,B和D之间可能有
关系。
③初图中已有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 和 。
4如果A吸收了有毒物质, 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
【板书设计】
1.食物链: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渐递减)。
4.有毒物质的富集:某些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
【教学反思】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仍然很强烈,看图猜谜的活动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用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进行导入是比较恰当的。仍然沿用导入中的几种生物,引出食物链的概念,并讲解食物链的书写规则,通过一个练习加以巩固,也可以检测出学生对食物链书写的掌握程度。再利用教材中给出的资料分析,引出食物网的概念。通过自己动手,学生不但自主地获取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同样的,为学生提供资料,并加以适当的问题引导,由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有毒物质富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从而进行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