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考非选择题答题方法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考非选择题答题方法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8 23:4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中考非选择题答题方法——材料类非选择题目标要求:
1.掌握材料类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2.掌握学会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能力。
选择题 1--10; 11-21;22-23材料题24.25 ;26.27 ;28(1)(2)(3)(4)河北省文综试卷政治历史试题分布政治历史历史历史政治政治政治50分70分存在的问题
1.知识问题:
(1)知识记忆:不全面、不准确
(2)知识整合:混乱,分不清主题。
2.能力问题:
(1)材料的分析运用:缺乏最大限度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的能力。
(2)答题语言不规范:不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述和阐释事物。
明确目标,自查自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审一、审设问部分。
二、审材料部分,了解和掌握材料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包括材料的出处。
找一、找材料与设问的关键点;
二、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三: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答一、答案简洁明了。
二、坚持论从史出
三、做到看分答点。(2016年中考28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1953年1月7日,毛泽东在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中指出:
“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人民军队建设主要是针对哪一不利国际因素而进行的。(2分)
(2016年中考28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1953年1月7日,毛泽东在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中指出:
“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
?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953年7月(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人民军队建设主要是针对哪一不利国际因素而进行的。(2分)
美国的敌视。(2分)(评分说明:共2分,意思相近)答:材料二: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即以前的第二炮兵部队)、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中指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拳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同时,他还阐述了战略支援部队的重要作用:“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队改革增添了什么新型作战力量。(2分)概括此次军队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
作战力量:战略支援部队。(2分)答:材料二: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即以前的第二炮兵部队)、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中指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拳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同时,他还阐述了战略支援部队的重要作用:“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队改革增添了什么新型作战力量。(2分)概括此次军队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
作战力量:战略支援部队。(2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或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评分说明: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答:答:直接目的:建设现代化的军队。(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河北中考26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苏联模式具有双重效应。苏联模式对于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是有效的,但在使国民经济结构保持平衡、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增长方面却显得乏力……
(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国防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原因。(2分)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的推动答:材料二:?1928~1940年,苏联国防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8倍,年增长率高达39%,1938年与1930年相比,步、机枪的产量增长了8倍,火炮产量增加了12倍。坦克1930年有170辆,两年后增加到3000辆;到1937年底,苏军拥有各类坦克1.5万辆。1936年苏军拥有飞机6672架,是1928年的4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军的技术装备全部更新。苏制重型HC-2坦克超过德国“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的发展。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
(2)据材料二、三,归纳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3分)材料二:?1928~1940年,苏联国防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8倍,年增长率高达39%,1938年与1930年相比,步、机枪的产量增长了8倍,火炮产量增加了12倍。坦克1930年有170辆,两年后增加到3000辆;到1937年底,苏军拥有各类坦克1.5万辆。1936年苏军拥有飞机6672架,是1928年的4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军的技术装备全部更新。苏制重型HC-2坦克超过德国“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的发展。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
——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
(2)据材料二、三,归纳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3分)(2)1938~1940年,生产了大量枪炮、坦克、飞机等常规武器;反法西斯战争中,装备了火箭炮、强击机等新式武器;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了核武器。(4分) (3)使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实力(或为俄罗斯拥有强国地位奠定了基础,3分) 材料分析题答题要求: 1.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坚持“问什么答什么”,扣问简答,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按问按分列点,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多罗列些答案要点;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3.书面语言答题: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考试须知先做选择题:不能把握的题目先在答题卡上涂好最佳答案,然后在试卷上作标记,试卷全部完成后再思考修改。
后做非选择题:先读题目后读材料,将问题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圈出;明确每个问题的要求,先答最关键的句子,无法取舍时遵循多答原则;开放性题目(认识、启发)尽量用书上或资料上答案,实在找不到的情况下,自己组织答案注意“贴合主题、观点正确、言之有理”
小结:做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特别提醒:
不要追求历史单科满分,要追求的是政史两科的最高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