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8 17:29: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孙权劝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督濡须①;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以泰寒门,不服。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权把其臂流涕曰:“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思,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坐罢,住驾,使泰以兵马道从,鸣鼓角作鼓吹而出。于是盛等乃服。
(有删改)
(注释)①满须:三国时古城,现安徽省无为县城北边。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2)但当涉猎
(3)非复吴下阿蒙
(4)即更刮目相待
(5)使复服
(6)权把其臂流涕曰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
B.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
C.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
D.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
3.翻译下面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4.(乙)文中孙权是怎样使徐盛等人心悦诚服的?请联系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1.谓,对。但,只是。复,再。更,另外。服,穿衣服。涕,眼泪。
2.D
3.(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2)我又怎么忍心不把你看作亲骨肉,委以统帅兵马的重任!
4.孙权在酒席让周泰当众解开衣服,介绍受伤经过和战斗地点,并且表明自己重用周泰的原因。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权谓吕蒙曰”意思是:孙权对吕蒙说,由此可判断:谓,对;“但当涉猎”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由此可判断:但,只是;“非复吴下阿蒙”意思是: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由此可判断:复,再;“即更刮目相待”意思是: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由此可判断:更,另外;“使复服”意思是:要他重新穿好衣服,由此可判断:服,穿衣服;“权把其臂流涕曰”意思是:孙权拉着他的手臂,淌着泪说,由此可判断:涕,眼泪。
点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的意思是:孙权召集各位将领,大摆酒宴,奏乐畅饮。在酒席上孙权让周泰解开衣服,用手指着他身上的伤痕,询问受伤经过,“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各自独立表达一个意思,应停顿为: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故选D。
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1)重点词语: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句(2)重点词语:骨肉之恩,亲骨肉;兵马之重,统帅兵马的重任。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权会诸将,大为酣乐,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表明孙权在酒席上让周泰当众解开衣服,介绍受伤经过和战斗地点。“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是说孙权告诉众将自己重用周泰的原因。


出处:《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朝代:北宋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出处:《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朝代:北宋
参考译文:
孙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统领濡须守军,朱然、徐盛等人都成了周泰的部下,他们认为周泰出身寒微,心中不服。孙权召集各位将领,大摆酒宴,奏乐畅饮。在酒席上孙权让周泰解开衣服,用手指着他身上的伤痕,询问受伤经过,周泰对那些战斗地点全都记得,依次回答。讲完,孙权要他重新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臂,淌着泪说:”周泰,你为了我孙氏兄弟,像熊和虎一样勇猛作战,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性命,受伤数十处,肌肤像刀刻划过一样,我又怎么忍心不把你看作亲骨肉,委以统帅兵马的重任!”宴席散后,孙权暂留,让周泰以兵马开路、护卫,擂鼓鸣号,奏起军乐,走出了军营。于是,徐盛等人才服从周泰指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5.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
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___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
5. (1)研究儒家经典 (2)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3)来 (4)振奋精神
6.(1)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许多益处。
(2)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有所成就。
7.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方面谈自己受到启发或教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5.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意思是“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治经”的意思是“研究儒家经典”;“淫慢则不能励精”的意思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精”的意思是“振奋精神”。
6.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务(事务)”“益(益处)”“广才(增长才干)”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围绕“学习”“目标”等某一个角度回答即可。如:我们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光。
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选自《诸葛亮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文言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同“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同“曝”,晒干。 ④参:同“叁”,多次。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3) 即更刮目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学不可以已
9.翻译下面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甲)文注重运用_________描写表现人物,笔墨生动。(乙)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
11.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启示。

【答案】
8.(1)当权,当道(2)粗略地阅读(3)另,另外(4)知晓事情(5)止,停止
9.(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吗?
(2)冰,是水凝结成的,而又比水寒冷。
10. 对话(或:语言) 议论
11.围绕“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结合学习生活来谈即可。
【解析】
8.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1)你现在当权管事。当涂:对话。
(2)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涉猎:粗略地阅读。
(3)就用新的眼光看待。更:另,另外。
(4)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见事:知晓事情。
(5)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已:停止。
9.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吗?岂:难道。治,研究。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冰,是水凝结成的,而又比水寒冷。为:凝结。于:比。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叙述方式的分析。《孙权劝学》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1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这两篇文章都是讲了学习可使人增长才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所以学生应该围绕“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示例:学习可以使人明慧,不轻易收到别人的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应该多学习,才不会轻易的任一些不正当的言论的影响。
【点睛】
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吕蒙入吴,王①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②,与我论世祚③兴亡之事,日月广明④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⑤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王:指孙权。②伏羲、文王、周公:伏羲、文王,古代有名的贤德君王。周公,西周辅佐周王的贤臣。③世祚:指国运。④日月广明:指天地宇宙。⑤政:只,仅仅。
1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当世无双 B.莫不穷精极妙 悲守穷庐
C.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D.众人皆问之 以我酌油知之
13.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中的“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书。
B.(乙)文画波浪线断句划分为: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
C.(甲)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乙)文的“常”是古今异义词,文中的意思是“有一次”。与(甲)中的“孤常读书”的“常”意思相同。
1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的“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乙)文主要通过举吕蒙“博览群籍”和“梦中诵书”来表现吕蒙的好学。
C.(甲)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5.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答案】
12.C
13.D
14.C
15.(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2)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解析】
1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当:掌管∕当前;
B.穷:极∕贫苦,穷困;
C.但:只∕只;
D.之: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个道理。
故选C。
13.D.表述错误。【乙】文的“常”是通假字,通“尝”,“曾经”的意思。【甲】中的“孤常读书”的“常”意思是“常常、经常”。故选D。
14.C.表述错误。【甲】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故选C。
15.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成为;皆,都;呓,说梦话。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选自《太平广记》 作者:不详 年代:宋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吕蒙到吴国,吴主孙权奉劝他学习文化。吕蒙于是博览群书,以《周易》作为主攻方向。曾有一次,他在先主公孙策的聚会上,喝得酩酊大醉,很快沉沉睡去,在梦中背诵《周易》一部。大家被他的梦话惊醒,于是便问他,吕蒙说:“我梦见伏羲、周文王、周公和我讨论世间兴衰之事,日月天象地理的规律,没有不精彩绝伦,没有领会其中的精妙,所以朗诵文章。”因此大家都知道吕蒙梦中读懂了《周易》。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晩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6.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钱币乞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归来见天子
C.忽啼求之 水陆草木之花
D.蒙乃始就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乞之。
18.(甲)文中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
19.(甲)(乙)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从选文角度来看。分别有什么特点?但是,两文段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20.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根据两文给人的启示,任选一个对象(对家长对学生对老师),写出你的建议。

【答案】
16.A
17.(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
18.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又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自己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熟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19.【甲】文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乙】文是幼年不学,泯然众人。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0.示例一:(对家长)不应该目光短浅,贪图小利而不让孩子上学。
示例二:(对学生)无论自己天资怎样都不能放松学习,因为后天的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解析】
16.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项,前句句意为: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的诗。以:用。后句句意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以:用。
B项,前句句意为: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见:认识。后句句意为:回来后拜见天子。见:拜见。
C项,前句句意为: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之:代词,指代书具。后句句意为: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之:的。
D项,前句句意为: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就:开始。后句句意为: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就:完成。
故选:A。
1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岂(难道)、治(研究)、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见(了解)”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奇(感到惊奇)、稍稍(渐渐)、或(有人)、乞(乞求)”几个词是赋分点。
18.考查对文言文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作答。孙权开始劝吕蒙“卿今当涂拿事,不可不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辞。接着孙权又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又用“卿言多务,熟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采用现身说法的方法,劝说的语气坚定而又循循善诱。最终,使得“蒙乃始就学”。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9.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孙权劝学》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伤仲永》讲述了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不学习,最终沦落“泯然众人矣”的故事,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据此可知,两篇文章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从材料选择来看,却是一正一反的事例:一个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是幼年不学,最后是泯然众人。但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0.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既指要确定需解决的问题,也指提出建议的对象。从两篇文章内容看,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本题回答,无论是针对家长、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围绕学习的重要性这一角度来提建议。如:对家长可提出要有远见,不可目光短浅,只为眼前的利益而不让孩子学习。对老师可提出要引导孩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答案是多元的。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2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掌权)
B.但当涉猎(涉猎:认真读书)
C.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
D.康肃忿然曰(忿然:气愤的样子)
2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释担而立 而钱不湿
C.以钱覆其口 以我酌油知之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见往事耳
23.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A.因此(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B.所以(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C.于是(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
D.于是(卖油的老头)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2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B.《孙权劝学》开篇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可揣测吕蒙曾无才略,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转变。
C.《卖油翁》运用了对比手法,用陈康肃公的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的骄傲自信。
D.《卖油翁》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答案】
21.B
22.A
23.D
24.C
【解析】
2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B.错误。涉猎:粗略地阅读。
2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A.乃:于是,就∕于是,就;
B.而:表示顺承∕表示转折;
C.以:用∕凭;
D.见:看见∕了解。
故选A。
2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这句话关键字的意思:因,于是;亦,也;无他,没有别的(奥妙);惟,只;耳,罢了。据此翻译,应选D。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阅读两文,理解大意,逐项辨析作答。C.表述错误。陈康肃公有些骄傲自矜,卖油翁自信自谦,但没有骄傲。故选C。
(甲)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①为博士②耶!但当涉猎③,见往事④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①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②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③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粗略的阅读。④见往事:了解历史。
(乙)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5.解释下列的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
③静以修身 静:_________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_________
26.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7.两文劝说的内容有什么异同?
异:
同:
28.读了这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
25. ①到 ②另外 ③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④励,振奋。
26.①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②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意对即可)
27.异:甲:孙权劝说吕蒙身处要职应多学习。乙: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同:两文都劝说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意对即可)
28.言之成理即可(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解析】
25.考查重点字词。①及鲁肃过寻阳: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
②即更刮目相待:就重新另眼看待了。更:重新,另外。
③静以修身: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励:振奋,振作。
26.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孰:谁。广:增长。
27.考查内容理解。相同点:甲文的内容是:吴主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学习的故事。乙文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用意是希望儿子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所以共同点都是劝说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同点:甲文写了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8.考查内容理解甲文侧重谈学习,乙文侧重谈品行。所以,我们可以从学习的角度谈体会,也可以从养成良好品德的方面谈体会。例如从吕蒙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要热爱学习、珍惜时间、虚心听取他人建议的启示。乙文启示我们节俭,修身养性,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志存高远。例如:?我们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3)
【点睛】
译文:
甲: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古诗文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炳烛夜读》
[注] ①炳烛:点燃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权谓吕蒙曰________
②晋平公问于师旷曰________
3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尔安敢轻吾射/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B.以我酌油知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公亦以此自矜/蒙辞以军中多务
D.而钱不湿/结友而别
31.把(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32.写出(甲)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结合内容,分别写出(甲)(乙)两文给你带来的启示。

【答案】
29. 告诉,对……说 向
30.A
31.(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
32. 刮目相待(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
3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才能够不断进步。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
【解析】
29.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谓:告诉,对……说。“于”是重要的虚词,这里是“向”。
30.A怎么。B代词,代前面说的道理/结构助词,此处无实际意义。C凭借/以……为由。D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3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2.考查对成语的理解。由文中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可知两个成语,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现指才识尚浅的人。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
33.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即可。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或者是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点睛】
译文
甲文,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经常读书,我认为有天大的好处。"吕蒙才开始求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
乙文,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龄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作为别人的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君主的呀?”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我的君主呀!我是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的明亮。点燃蜡烛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的好啊!”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蒙乃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3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当余之从师也
D.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36.(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7.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 ,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 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38.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答案】
34.(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35.C
36.(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37.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共2分)
38.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解析】
34.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诶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的能力。
A.结友而别 (表顺承)足肤皲裂而不知 (表转折)
B.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慕圣贤之道(更加)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无意义) 当余之从师也 (助词,无意思)
D.蒙辞以军中多务 (告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3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时,注意“岂、为”等字,翻译(2)句时注意“以是、以、假“等字。
3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分析即可。
38.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来谈悟出的学习道理即可。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
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
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39.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
(3)及为郢州 (_________) (4)母恐其以劳生疾 (________)
4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昼之所读,夜辄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甲文中孙权告诉了吕蒙哪两种读书方法?这两种读书方法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42.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43.在社会上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他们认为读不读书一个样,反正都是出去打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39. 到 重新; 等到 担心
40.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沈约)白天所读过的文章,晚上就能够背诵。
41.精读(研究)、略读(涉猎);前者是为了出成果,后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闻。
42.笃志好学
43.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解析】
【分析】
甲文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南史》 作者:李延寿 年代:唐
甲文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文译文:
沈约年幼丧父,家境贫寒,志向坚定而且热爱学习,日日夜夜不放下书卷(不知疲劳)。他的母亲担心他因为太劳累而生出疾病,时常让他少添灯油(熄灯)。而(沈约)白天所诵读过的文章,晚上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众多典籍,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济阳蔡兴宗听说了他的才能很赏识他。蔡兴宗时为郢州刺史,引荐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官名)。蔡兴宗曾经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沈约的为人堪称师表,你们应该好好地向他学习。”
39.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及:到,等到。
4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涉猎:粗略地阅读。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4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笃志好学。
42.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读书方法是:精读(研究)是为了出成果,略读(涉猎)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闻。
4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本题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4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
(3)然今遣汝者(__________)
(4)力改故习(__________)
4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46.(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47.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写作目的:__________
写法上:(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答案】
44. 用 经过 派 旧,原来的
45.1)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2)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46. 甲文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全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经验教训。 乙文朱熹因为自己不能常陪儿子学习,就让他拜师求学,也劝儿子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47. 都是劝说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 甲文既有委婉劝说,也有侧面描写。 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劝说。
【解析】
【分析】
甲文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与长子受之》 作者:朱熹 年代:南宋
4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故:旧的,原来的。
4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更:重新。汝:你。
46.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群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三是在家没有朋友、没有见识。
47.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两文都是在劝谏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甲文既有委婉的劝谏,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
甲文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文译文: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吗?”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③卿今当涂掌事 ④蒙乃始就学
49.下面加点字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屠自后断其股
C.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当涉猎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学而时习之
5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5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
48.① 推托;②知晓事情;③ 当道,当权;④于是
49.C
50.(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托。
(2)我难道是想要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吗?
51.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解析】
48.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蒙辞以军中多务”翻译为“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辞”意思是“推托”。“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为“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见事”意思是“知晓事情”。“卿今当涂掌事”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当涂”意思是“当权,当道”。“蒙乃始就学”翻译为“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乃”意思是“于是”。
49.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
A.表承接 / 表转折;
B.自己 / 从;
C.都是“只是”的意思;
D.这 / 代词,代学过的知识;
故选C。
50.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1)“蒙辞以军中多务”句中“辞”意思是“推托”,“以”意思是“用”,该句属于倒装,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中“岂”意思是“难道”,“治经”意思是“研究儒家经典”,“博士”指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据此翻译即可。
5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孙权首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却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脱,接着孙权向吕蒙讲清学习的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
【点睛】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5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见往事耳。 (4)及鲁肃过寻阳
5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4.朱熹提倡读书须熟读精思,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
52.(1)用 (2)另,另外 (3)历史 (4)到,等到
53.(1)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你现在的才能干略,不再是当年在吴县时的那个阿蒙了!
54.观点粗读、细读或二者结合,只要明确皆可;结合观点有针对性表达;表达顺畅明白
【解析】
5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以”,介词,用;“往事”,古今异义,历史。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5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岂,难道;博士,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2)才略,才能干略;非复,不再。
54.本题考查发散思维。根据题意,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来谈即可。朱熹提倡的读书须熟读精思,是指精读,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是指粗读,认可哪一种读书方法都是可以的,甚至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说明理由时,可以抓住精读的特点(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和粗读的特点(总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情节、系统以及作者所使用的方法)来谈。
【点睛】
参考译文:
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吕蒙才开始求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习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5.《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是_____(朝代)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文中“治经”中的“经”指《易》《书》《____》《____》《春秋》等书。
56.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7.结合实际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55. 《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诗》 《礼》
56.(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2)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7.示例:吕蒙的变化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也不算晚,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要善于听取别人好的意见,刻苦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解析】
55.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孙权劝学》选自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其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据此填写作答。
5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研究经常的学官)”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57.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据此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启示即可。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5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①结友而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5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60.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答案】
58.C
59.:(1)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来推托。(2)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60.C
【解析】
58.A.①当:当道,当权;②当:应当。
B. ①以:用;②以:认为。
C. ①见:了解。②见:了解。
D. ①而:表承接;②而:但是,表转折。
故选C。
59.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1)重点翻译:辞:推托;以:用。
(2)重点翻译: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0.C.“正面”不正确,应为“侧面”。故选C。
【点睛】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
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蒙/乃始就学
D.肃遂/拜蒙母
6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D.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65.“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学习这篇课文后,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启示?请结合课文谈谈。

【答案】
61.(1)语气助词,表示反诘,吗。(2)粗略地阅读
62.(1)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由推辞。(2)读书人分別了一些时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

63.D
64.D
65.我认识到只要肯学,心存勤奋,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挤出时间去学习,就会学有所成,大有收获。
【解析】
6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邪:通 “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涉猎:涉猎:古今异义词,粗略地阅读。
6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1)辞:推托;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2)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更:重新;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
63.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肃遂拜蒙母”翻译: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故断句:肃/遂拜蒙母。故D错误。
64.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写鲁肃、吕蒙的对话,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故D错误。
65.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感悟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主旨作答。开始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辞以军中多务”,经过孙权有力的劝学,“蒙乃始就学”,在鲁肃与蒙议论,有惊人的发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经过学习后才略大长。据此我们得出启示:我们要后天努力学习,多读书,珍惜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和阅读,大有收获,并学有所成。
【点睛】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6.解释加点的词。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8.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称谓,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
69.孙权劝吕蒙学习,感情真挚,心情急切,请从孙权“劝”的语气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70.《资治通鉴》叙事生动,人物鲜活。《孙权劝学》中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他们三个人,你最欣赏谁?请说说理由。

【答案】
66.⑴推脱 ⑵只,只是 ⑶不再是
67.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⑵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68.B
69.“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两句为祈使、感叹语气,“劝”的感情真挚、强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陈述语气,舒缓平和,语重心长。“孰若孤?”反问语气,言出由衷,以身示范,心情急切。(能答对两种语气,略作品析,意思到即可。)
70.示例:欣赏孙权。理由:孙权身为一方霸主,能够立足长远,以身作则,引导下属吕蒙读书学习,让其成为文武全才;而且孙权“劝学”有方,恩威并用,感情真挚,效果良好。(意思到即可。)
【解析】
6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古今异义词,推脱;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句意: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但:古今异义词,只,只是;
⑶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句意: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非复:不再是。
67.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重点词: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点词:三日:几天;即:就;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句意:与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68.考查文化常识文言称谓的掌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不属于对他人爱称、敬称。故选B。
69.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文意,找到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从语气特点分析。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运用反问语气,接着孙权摆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
70.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对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进行分析,选择一个你最欣赏的,并说明理由。如:孙权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在鲁肃“与蒙议论”他指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惜才敬才的英雄,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蒙乃始就学”,吕蒙知错能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见吕蒙的坦诚好爽。
【点睛】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舟·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日: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1.解释下面的加下划线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
(4)及鲁肃过寻阳
7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71.(4分)当道,当权; 推托; 研究儒家经典; 到了……的时候
72.(1)只(觉得你)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2分)(2)读书人多天不见,就应用新的眼光看待他。(2分)
73.(2分)开放题,不设统一答案。示例: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学习,就一定能学到东西。 读书能提高人的才能。
【解析】
7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当涂”不是地名,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但”“涉猎”“见”“往事”“三”“刮”“待”,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3.试题分析:本故事内容简单,内容浅显,从“学习求知”方面谈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③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④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缘:攀援。④张辽:曹军将领。
74.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________)
(3)权从之??(________) (4)闻城已拔(_________)
75.下面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
B.但当涉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诸将欲作土山????将以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