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技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小说阅读技巧[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8-17 14: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说阅读技巧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初中阶段小说内容。
2、通过对已学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阅读小说的技巧。
3、利用所探讨的技巧理解分析小说人物,把握主题。
二、教学重点:阅读小说时如何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主题。
三、教学难点:比较阅读中对人物的性格把握。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五、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和方式 时间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爱看小说,但有时会觉得看不懂,难理解,我们中考又会碰到记叙文或小说的阅读理解题。这节复习课我们就通过一些事例探讨阅读小说的技巧。 打出幻灯:题目 1分
二、课程步骤:1、回忆初中阶段小说篇目,好小说往往在文学艺术长廊中留下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闰土,祥子,孔乙己等,《水浒》中108将各有各的性格。因此,让我们就来关注人物的塑造,把握人物形象,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2、打出幻灯:副标题 及三个阅读步骤3、幻灯:《榆钱儿》片段设问①说说本段对丫姑采用什么描写?②评述丫姑的性格,注意她有多大了。③把丫姑的年龄定位在二三十岁,你还会认同她这样的性格吗?④所以对人物的关注首先要抓什么?幻灯:方法一抓人物年龄4、阅读语段一:设问①同样的年龄性格也千差万别,《小桔灯》中的小姑娘年龄与丫姑差不多,但性格完全不一致,文中作者认为小姑娘性格:镇定,勇敢,乐观。从那里可看出?②能说说观察人物表现还需要注意什么?幻灯:方法二抓场合背景。5、阅读语段二:设问①比较初到城里时的祥子的外貌给人的印象及选段中祥子给人的印象。 学生:有四大古典小说中的选段《龙宫索宝》,《刘姥姥游赏大观园》等,还有如《变色龙》,《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及鲁迅的作品《孔乙己》,《故乡》等。 学生:看幻灯①采用外貌,动作描写②年纪较小,性格大胆,豪爽③不会这么认为。④要抓年龄特征学生:看语段①从陌生人“我”与小姑娘的接触中可看出,因其在乡公所初见“我”时的应对及在“我”拜访她时的所见所闻。②注意人物所处的背景场合学生比较阅读幻灯及语段二①初到城里的祥子壮实,选文中的祥子在风雨的打击下“成了一片哆嗦着的树叶” 2分5分8分8分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和方式 时间
②说说祥子形象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那里可以体会到?③写烈日暴雨的作用是什么?幻灯:若要论文……提示:我们去审视一个人,领悟一篇文章的主题,还要总观全篇,联系前前后后,一个人既会因场合背景变化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更会因遭遇不同而使性格发生巨大变化,。幻灯:方法三抓遭遇背景幻灯:闰土二十年前后对比设问:①联系全文,指出闰土的前后不同性格。②闰土性格为什么发生变化?③从哪里知道他的遭遇经历。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什么主题?幻灯:杨二嫂与闰土的对照设问:①同样的受侮辱受压迫的人,为什么呈现不同的性格结局。②杨二嫂是什么阶层的人?③从两者的比较中可发现人物形象把握还须抓取什么?④作者塑造杨二嫂的形象是否有必要?幻灯:方法四抓人物身份 ②痛苦的拉车生活。从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感受可体会。③是人物活动的特殊场合,是展示人物心理个性的重要依据。学生:看表格对比①少年闰土:活泼热情淳朴勇敢 中年闰土:麻木迟钝胆小怕事②因为他的遭遇③从他的话中以及母亲的话: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作者借闰土这一农民的形象控诉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辛亥革命的失败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表达对闰土的同情①因为遭遇会有所不同②是小市民阶层,性格符合她的身份。③还须把握人物的身份。④是为和闰土加以比较,也为表现城镇经济的衰败。 1分5分5分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结合已学的知识,探讨了如何综合的看待一个人的表现,可从以上的几个角度:抓人物年龄,抓人物所处场合,抓人物遭遇经历,抓人物身份。 2分
四、练习:幻灯 孔乙己的出场段落设问①可利用所学的哪几种方法分析。②说说孔的性格特点。 ①可利用抓人物年龄,抓身份,抓场合的方法。②孔的性格展现:年龄较老,有点知识,自命清高,好吃懒做,无钱可又不愿与短衣班一样靠劳力赚钱,常受人讥笑。 6分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和方式 时间
③如何理解作者写周围人的“笑” ③这是讥笑,是对弱者的笑,是揭别人伤疤的笑,显示了孔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控诉这一社会。
五、作业:分析郑屠的形象。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