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罗马圆形剧场
希腊雅典卫城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单元概述
时限: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4世纪
主要内容: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完善的罗马法体系
学习线索:
雅典民主制的孕育、发展
罗马法的创立、完善和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辉煌的希腊文明
三洲要冲
希腊文明
尼罗河文明
古埃及
两河文明
古巴比伦
尼罗河文明
古埃及
希腊文明
两河文明
古巴比伦
三洲要冲
山岭沟壑
“We live around the sea like frogs around a pond.”
“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海岸曲折、港湾众多
地中海气候
探究: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请分析这四大自然地理特征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有哪些影响?
地理环境和文明之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为各地区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区文明的发展。
前者与后者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如东南亚各国的海洋资源同古希腊相似,但却没有产生像古希腊那样的文化。可见,各地区文明产生与发展还同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特定历史条件有关。
有利于
有利于
迫使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希腊比有何不同?适宜哪一种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
商业活动
思考: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各有何影响?
中央集权
民主政治
希腊的地理环境(多山靠海)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
内陆广阔,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对比分析
中国与古希腊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它们的政治各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中国是大河文明,适宜进行农业活动,为了治水等活动要求中央集权;而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适宜进行商业活动,因为商业交易要求公平,倾向于民主政治。
1.从城邦的概念中你能归纳出城邦的特点是什么吗?
2.古代希腊为什么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而是形成众多城邦呢?
3.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分别是什么?
依据课本第103页,回答: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
城邦的特点有哪些?
⑵独立自治(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
⑶民主政治(君主专制难以发展)
⑷商品经济发达( 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
⑸文化繁荣(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
⑴小国寡民(提供了公民直接参政的可能性)
古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有何不同?
古希腊的城邦 中国的诸侯国
地位 始终拥有独立的政治地位 有统管的宗主,并走向统一的帝国
政治 普遍实行共和政体,民主政治比较发达 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
经济 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 自然农业经济,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三、优秀素质的希腊公民
1、公民的构成:
是由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 (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不属于公民),
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公民的权利:
参加公共活动、参与行政与司法事务
3、公民的素质:
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
结论
希腊公民为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城邦公民从小就接受城邦的培养,为其参加城邦的各种活动奠定了基础。
公民大都参加城邦政治,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把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你怎样理解?
希腊公民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⑶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⑵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⑴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自然条件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
城邦制度
重要保障
希腊公民
因为在小国寡民的形势下,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由于十分珍惜自身的政治权利,在保卫城邦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公民的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
思考1:
为什么古希腊公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它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思考2:
城邦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考三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
——黑格尔:《历史哲学》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生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1)归纳黑格尔和梁启超对海洋民族与大陆民族特性的表述。
开放、冒险、富于探索、乐于挑战; 依赖、封闭、不够进取。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文明的类型。
可取:意识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不足:过高估计自然环境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的作用。
促进、加速、延缓、决定;肯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但人类文明并非完全受制于自然;人类不断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人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黑格尔和梁启超对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类型的关系持什么观点?
(3)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有哪些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4)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议一议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区域文明有何关系 ?
苏格拉底
(BC469—BC399)
“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柏拉图
(BC427—BC348)
“知识是精神食粮”
“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